唐太宗眼睛真的被射瞎了吗?(唐太宗的左眼打一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2 18:13

可能很多人在一部韩剧里看到过这样的情节,描写的是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被射瞎了一只眼睛,还在进攻高句丽的路上割让了很多土地。这个剧情可以说一直是热门话题。毕竟中国古代史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李世民攻打高句丽,但他的眼力一直很

好,更别说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很多人一直觉得这个故事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个故事从何而来?你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攻打高句丽的真相是什么?他真的被射瞎了一只眼睛吗?

1.李世民是怎么被射瞎的?

2011年的韩国电影《平壤之城》,我冲向在王国里表现出色的柳承龙,满怀期待地打开了电影。

当我进入电影时,我不仅看到了柳承龙,还看到了黄政民。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导演好像把唐军黑了个底朝天,我们唐朝的军队被包围了,还扬言要走。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退出这部电影,看了另一部推荐电影《安世成》。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不解了。5000人在守城,20万人攻城失败,人被打跑了。更可气的是,唐太宗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我怎么不记得唐太宗是一只眼睛瞎了?迷惑,于是决定好好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唐军,一座城市,确实失败了,但李世民并没有被射瞎。

2.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历史大概是这样的:唐军打高句丽战无不胜,一路高歌猛进,直到打到安史城,因为安史城易守难攻。

史书《子鉴》卷198十四中有一句话:安史之民见旗盖,需乘势造城,怒而不可遏。天下积而邀柯城,男女皆坑之,安史之人闻之,必固守之,久攻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安史公爵看到李世民的齐帅,他直接开始诅咒,拒绝投降。李世民很生气。他的《李门时讯》建议,如果我们占领了这座城市,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将被活埋。城里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如果知道投降必死,就会更加团结,这样就可以久攻不下了。

电影里唐太宗建了一座比城还高的土丘山,这也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事情是这样的:李世民的部下李道宗在安史城的东南修建了一座土丘山,比安史城的城墙还要高,安史城也把城墙抬高了,于是双方比对方高了60天。

有一天,李道宗那里的土山高到可以看到安史城的内部,他徒手爬到山顶。土山突然崩塌掉在安石城墙上,城墙直接倒塌。于是土山就成了安史的新城墙,攻城就能取胜。没想到这个时候付福爱突然跑了,擅离职守了。高句丽趁乱占领土山,唐军无法再攻。唐太宗一怒之下,直接处决了这个伏羲。李道宗也是聪明人,赤足向李世民请罪。本来也不能怪他,就原谅了他。但是冬天来了,唐骏的物资跟不上。

于是在公元645年9月18日,唐太宗下令撤退。唐太宗在这里被射瞎的事,我还没看到过。发生了什么事?

这发生在18世纪以后的一些朝鲜诗歌和笔记小说中,说玄宗皇帝眼睛受了箭伤。但是没有历史记载,只能算是野史,有点像三国演义,丰富了故事内容,在历史高句丽胜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补充,大家可以随便看看,玩玩。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节?

在中国的记录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李世民被射瞎的记录,无论是正史还是各种野史。那么,韩国的基础是什么?根据历史研究,李世民被射瞎的最早记录来自朝鲜的一本小说《三元记》。

《三元记》是李氏朝鲜小说家金昌明于1732年创作的作品。其中卷十一有诗,曰:朝鲜旧界远。凤城或云是一个城市。钱球是大胆的,杨万春。箭掉了它的眼睛。如果道路是南方的,中国形式将战胜弱者。黄文从何汝鸿开始说起。

高句丽以前疆域很大,凤城也叫安史。在这里,勇敢的杨万春将军用弓箭射校园。其中安石城是贞观十九年唐军与高句丽大战的遗址。这一次,由于天气原因和高句丽军队的顽强抵抗,唐军没能攻下这座城市。安史城直到671年才被唐军将领李记攻占,高句丽随即被摧毁。这里的虬髯指的是李世民,因为此时的朝鲜对中国还有敬畏之心,所以不敢直呼太宗的名字,只敢用代号代替。

高句丽将军杨万春,其诗《射瞎》最早出现在17世纪朝鲜作家尹根寿的《月亭杂记》中,书中首次记载了安史市长梁万春(后演变为杨万春)在城墙上与唐朝军队作战,但并未提及被射瞎。可以说,这个梗的整个故事来源于没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文学小说,其真实性远低于《三国演义》。

虽然不具备任何真实性,但谣言总是传播最快的。自从金昌明写完这部小说,被射瞎的故事就在朝鲜传开了。后世的韩国文人几乎不假思索地使用了这种说法,情节越来越荒诞露骨。金昌明只敢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提及李世民,但1855年,在《梦教室》的历史中,直接记载了唐太宗被杨万春射中左眼。

1911年的《桓谭太白古代史》详细描述了这一事件,包括以下内容:"天下人怒,敢决战。杨万春在呼吁鞠躬。世民出门,矢飘半空,于是为所欲为,左眼一片空白。世民无奈,逃离无间道"可以说,时代越往后,朝鲜对唐太宗的贬损就越大。从禁忌到太宗再到人民的名义,足以看出朝鲜态度的变化。

因痛恨清朝而迁怒于唐朝。

我们知道李氏朝鲜一直对中国有好感,尤其是在万历帮助朝鲜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朝鲜对明朝的感激之情达到了无界的程度。万历朝鲜战争后,朝鲜人专门建了一个大报坛,感谢明朝的救命之恩。后来在明朝和后金的战斗中,朝鲜坚定地站在明朝一边,派援军参加了萨尔浒之战,以至于后来后金为了稳定后方,特意入侵朝鲜,这就是丙子大意的原因。即使在明朝崩溃后,朝鲜仍然保留着旧衣服,使用明朝年号。可见,直到17世纪,朝鲜对于中国,仍然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尊重。

但随着李定国和郑成功军队的溃败,朝鲜发现明朝的覆灭已成事实,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也逐渐稳固,他们也就不得不接受存在"野蛮人"统治的事实。因为这是不可接受的。野蛮人"统治的现实,朝鲜人对中国的印象开始一落千丈。朝鲜人认为,中原文化在清朝的统治下已经彻底衰落,朝鲜是中国文化最后的传承者,名副其实"小中国"。

朝鲜人对清朝恨之入骨,却又说不清楚,只好把这种仇恨寄托在朝鲜以前的历史上,而上一次朝鲜和中国发生冲突恰好是唐朝。所以朝鲜人很自然的就把唐朝当成了清朝的替代品,当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朝鲜记录的演变正好印证了这一趋势。17世纪朝鲜关于梁万春抵抗唐军的记载只是陈述事实。不仅没有李世民被射瞎这件事,甚至连主观感受的表达也很少。

到了清代,这个事件被添油加醋,最后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当然,当时的朝鲜人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这段历史。比如朝鲜官员李德茂写道:"安史之主的名字叫杨万春。也用三元诗。不过,尹悦婷录下来了。已经和唐书演义区分开来了。不够可信。"可见当时韩国文人还是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的,对唐朝的丑化更多的是表达对清朝的愤怒和不屑。

为韩国现实政治服务的历史研究

如果说朝鲜人对清朝唐太宗的贬损言论更多是出于对清朝镇压的无奈,那么韩国在近代以后对这段错误历史的广播则是别有用心的有目的的。马克思说过,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点在韩国表现得尤为明显。韩国作为一个经济日益发达的半岛大国,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与其经济地位相符、可以向世界吹嘘的民族神话。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写道:"成功的经济发展给创造并受益于这种发展的国家带来了自信和自我扩展。财富和权力一样,也被视为优势的证明和道德文化优越感的展示。当东亚人取得更大的经济成就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强调自己文化的独特性。""物质上的成功带来文化的延伸,硬实力导致软实力。"亨廷顿认为,随着东亚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会重建对本国独特文化的信心,这一点在韩国最为明显。

相对于今天韩国的经济实力,朝鲜民族的历史是极其渺小和悲惨的。韩国人为了满足自己因经济增长而日益增长的民族自信心,势必要塑造一段与其身份相符的历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哪怕是编造,也在所不惜。打败当时的大唐朝,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拍成独眼巨人,无疑可以极大地满足朝鲜人民日益增长的虚荣心和傲慢。这样,真实的历史因为现实的政治需要而被牺牲了。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毕竟,毫无根据的捏造和错误信息只能让韩国人感到高兴。作为外人,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谣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韩国人自娱自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警醒自己,中华文明已经足够伟大,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东西太多了。绝不能像韩国人一样沉迷于一些不存在的荣耀,然后成为别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