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会有碎银?火耗银是什么意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2 13:39

在古代,用银锭消费是非常复杂的。例如,你带了12盎司的整块银锭去商店,买了价值6盎司的东西。一般店家要先用燕子秤,也就是专门称金银的小秤,来称是否满了十二两。确定重量后,再用剪刀把银锭从中间剪成两半,确保里面没有铅条之类的东西。

这是必要的一

步,因为在古代,并不是只有官员才能铸造银锭。官员们普遍发行通用铜币,任何人都可以铸造贵金属。《红楼梦》里,像贾这样的大户人家,过年都会自己铸金银币,也就是各种花里胡哨的小金元宝,作为压岁钱。因此,称重和检验是必要的。

然后,你在找零钱的时候,也要用小秤将若干小块的银锭称在一起,或者按照当天的银元和钱的价格兑换成铜币,才能找到零钱。

所以,大块的银锭在反复的交易中,迟早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零散银锭出现在市场上。

明朝以前,中国的白银量很少,大部分用于结算大宗货物和贵重商品。日常生活和交易中,基本不需要白银,使用官币。所以,如果你在饭店里看到一部关于明朝以前用钱吃喝的历史的电影,那只能是对作品的解读。从明朝开始,随着新的海运航线的发现和跨境贸易的增加,美洲发现了银矿,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入明朝境内,然后慢慢开始作为通用货币使用。所以,下面这个故事才是从明朝开始出现的。

由于白银在不断的流通和剪切中,碎银越来越多,朝廷收税时需要将这些碎银重新整合成银锭,便于统计和管理。"消防消耗"这个词诞生了。因为流通中的碎银纯度不同,冶炼时自然会燃烧掉一些杂质,所以如果你收集10块碎银,冶炼后可能只剩下8块银维持官银纯度,损失的2块银就是火耗。这个损失要算在老百姓身上,收税的时候会额外收取,这是"火耗银"。

这就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因为具体的收费是由地方官员决定的,明代一般是"火耗银"到了清朝就变成了5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80%。兄弟,你的银子80%的杂质都会被烧掉。你在收集银矿吗?

至此,百姓怨声载道,消息传到雍正耳中,四弟大怒。终于,在雍正二年(1724年),"还火消费于民"。大力整治腐败,缓解财政困局。

其实类似的事情早就有了,比如宋代的鸟鼠消费。当时政府税收可以直接收粮,粮在运输过程中自然会被老鼠麻雀吃掉,一部分可能会不小心洒出来,一部分可能会被雨水浸泡,自然会计入损耗。这也造就了一批腐败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