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讲话也是用文言文吗?为什么不能统一?(古代讲话都是文言文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1 15:00

我们现在对古人的了解都是记录在一些古汉语里的,而这些古书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和我们所说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所以需要一些翻译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是,古人是用文言文写书的,那么他们平时说话也是用文言文吗?如果不一样,那为什么不能统一说话和书写的

语言方式呢?这样说话不累吗?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

1.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到底是什么?大部分人大概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我们祖先用的古汉语。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完整的。其实从古到今,中国用文言文的人很少。大多数人说什么中文?

文言文的语法看似不规范,但也有一般规律。如今,我国教育部门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本阅读能力。毕竟这是中国文学的语境。

这个你不需要好奇。其实根本不需要研究。我们看看明清通俗小说,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看看这里的写作句法。你觉得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可能有些区别,但是比文言文好理解多了吗?整体阅读没有问题。

没错。其实古代人大多用这种语法,明清以后差不多就成型了。这种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雏形。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很少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大部分人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统一的,即使是最正式的公文,除了少数书写规则外,也和普通汉语没有什么区别。

2.古人通常在演讲中会说些什么?

然而,在古代并非如此。比如明清时期,一些散文家写的通俗小说和杂文,显然没有使用一套语法。现在我们会把归有光的《山脊志》当成文言文,但不可能把《水浒传》当成文言文。

文言文其实不能说是古代汉语,其实只是中国文学的一种文体。它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古汉语)。根据胡适的研究,到了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所以书面语向复古和口语两个方向发展。

这两个流派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唐宋时期,形成了三个体系。一种书面语模仿中国古代的书面文件,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另一类是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汉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即今天的汉语,如西汉的《史记》、东汉的佛经翻译、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有通俗的汉语,比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楷书。前两种属于文言文,第三种属于白话文。

明清时期也是这样,有模仿古代的书面语,比如桐城派的散文,有所谓的文言文(比如明史、清史稿),有所谓的现代白话,比如水浒、西游记。

今天前两个基本都死了,只剩下白话文了。这是辛亥革命后,一些知识分子从事"新文化运动",才形成了这种现象。

而且文言文的风格也不能完全说是中国风,但是"跨语言"汉字的风格很特别。比如古代朝鲜、越南、日本都有大量的文言文作品。这是因为古代汉字属于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是用汉字把流行的作品表达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都有自己的语言。

但对于古代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完全理解文人墨客的文言文是一个梦想。我不说我能不能读,就是人家给你读文言文。大多数普通人大概都很疑惑:你在说什么?这种情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二战结束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广播,日本称之为"玉音广播"当然,皇室的文章是传统风格的,结果一堆日本人听完根本听不懂天皇在说什么。

然而,为什么汉语中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一种语言出现两套语法!

3.为什么说和写不一样?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这种现象出现在很多语言中并不奇怪,尤其是在一些宗教领域。神职人员讲一套,普通人讲另一套。一般来说,前者的语法比后者复杂得多,但同时使用的词汇却简单得多。

因为对于政府和神职人员来说,他们所说的话通常具有很大的信息价值和时效性,通常需要书面记录,所以他们使用的语法必须是"省字",提高信息熵,因为那时候保存信息太难了,刻在石头和竹子上也很辛苦,所以"高熵风格"是的。

"古人无笔墨纸砚,常铸金刻石,始流传久远;作者的简单策略也有拿刀画书的工作。现在的人写几千字都不容易。徐说:“说得直白,说得难;:《左传》曰:“无字,不在远;“这是什么?在古代,用简单的策略来说事的人少,用嘴来说事的人多,用眼来治事的人少,用口来治事的人多。所以,如果我们说的是同一个字,就会有错误,一定要缺字,协调它们的音,用它们的字,使人容易记住,无法添加或改变;况且没有方言俗语,只有和它混在一起,才能表达思想,才能走得远"——《文言文》阮元

要提高语言的熵,自然要把语法复杂化,所以文言文、拉丁文等文字的语法相当难。

至于普通人,基本不需要通过文字来保存信息,大部分都不认识汉字,自然说自己的"简约风格"是的。

到了宋代,印刷技术出现,造纸成本降低,导致明清通俗文学繁荣。不然一本叫《水浒传》的书有1000多万字,施耐庵写了几十年,你要想大量出版还得手抄。太可怕了。让我们打印。

所以宋代以后,也是白话文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白话文还没有取代文言文呢?这和知识垄断有关。知识界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人高人一等"思潮根深蒂固,"知识体系"放弃世界上的优势是不可能的。这种思潮不仅中国有,外国人也有。世宗大王发明了朝鲜民族自己的文字"谚语"遭到朝鲜儒家阶层的一致抵制。

这种思潮使得文言文必须保留,也必须是正式的公文文体。于是,知识分子的书面语开始从基础汉语中分离出来,形成"文言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