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安史之乱后大唐为何能续命150年)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0 20:39

说起古代的唐朝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朝是中国非常繁荣的时期。边肖刚刚看到很多人在谈论唐朝是如何在安史之乱后一步步衰落的。事实上,边肖认为这仍然很有趣。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很多的。具体的边肖也已经整理出来了。下面,我

们来看看!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安禄山、史思明组织发动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又称"天宝叛乱"。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把自己的领土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唐朝的国家。这是"大雁"。安禄山自称"大雁"皇上,不会听李隆基的命令。然而"大雁"在大唐眼里,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

安禄山和史思明会发动叛乱,就是看到唐朝当时的皇帝李隆基不顾国事,纵容杨贵妃,使国家大乱。最后,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没有来到这个国家,但他们也迫使李隆基杀死了他心爱的女人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只是一场战争。

755年,安禄山开始骚动。同年11月15日,唐玄宗得知安史之乱的消息。几经犹豫,他决定任命我安西使冯长青同时管理我使和平陆使,作为这次叛乱防御的初步准备,还任命荣帝六子王立万为元帅,当时的右金吾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

经过唐玄宗的准备,安禄山的军队遇到了一些障碍,但由于杨无能,安禄山于同年12月12日攻占了洛邑。当时留在东京的李炼和谏议中的艺鹭,因为不投降,被安禄山杀死。河南尹大燮没骨气投降安禄山。我想知道唐玄宗是否因为有人投降而失去了判断力。听信监军太监的诬告,用"失法失师"冯长卿、高仙芝两位将军被斩首。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衍帝,改名元。此时的大燕军所向披靡。很快就进入了长安。

看到这样的情况,唐玄宗立即选择逃离长安,逃到马尾坡。在逃跑的路上,士兵们又饿又累,他们不想再打了。于是,龙武将军陈让杀掉捣乱的杨父子和杨贵妃。杨其实已经被士兵砍死了。看到这种情况,唐玄宗打算为杨贵妃说情,士兵们并不买账。最终,唐玄宗给了杨贵妃一份礼物。这下士兵们士气高涨,立即进行了反击。叛乱很快就结束了。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安史之乱是唐朝盛衰的一个点,同时也造成了唐朝的割据。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零三个月。虽然叛乱最终被镇压,但唐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过这次灾难,大唐大不如前。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角度,都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司马光在《资同治鉴》中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后)灾难和混乱接踵而至,民不聊生,200多年来民不聊生。"从最直观的可以看出,当时的老百姓很穷,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生活。

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听从唐朝中央机关的命令。中央一声令下,他们就不服从,他们也不会完全正确地执行。更多的时候,圣旨被当成一张废纸。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统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说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

经济上,这次平定叛乱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中央财政状况感觉有点空。而且因为战争,人们不能安心种田。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没有和平的农耕环境,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据许多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后,民间发生了大饥荒。这可以证明这场战争对经济的打击有多大。

所以安史之乱就算被平定了,对唐朝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影响了后世。

安史之乱的影响

《旧唐书》里提到,黄河中下游几乎没有人。唐代诗人杜甫有句诗:"天宝后寂寞,园中是鲁但蒿,我家百余家,世间万物皆乱"。战后,人们流离失所,许多人无家可归。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旦被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边境不稳也是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后,唐朝无暇顾及边疆事务。唐玄宗为了镇压安史之乱,召回镇守边疆的士兵,造成了边防的虚拟状态/kloc-0。

西部的吐蕃人看到唐朝内乱,无暇顾及边境事务,于是和安史之乱的乱兵一起,取了河西走廊和陇右。公元790年前后,唐朝接连失去安西北庭,使得唐朝岌岌可危的政权逐渐危在旦夕。此外,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也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以及经济中心的南移,百姓赋税的增加,都是受安史之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