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门都是木制的。战争期间为什么不打他们放火烧他们?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0 04:00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城门是木头做的,但是在很多电视剧里,有很多战争中使用的攻城器械,比如弹弓,梯子。但是,既然古代的城门都是木制的,为什么很少考虑烧毁城门呢?如果烧了直取城门,攻城岂不是容易很多?但是为什么古人还在安装城门而不是放火呢?为什么?

1.为什么不放火烧城?

古人一定知道木怕火这个简单的道理,攻城不用火烧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城门是由坚硬的实木制成的。因为城门在古代非常重要,所以制作城门的木材往往会被砍到深山里去做那些百年巨树,木头比较硬的,比如枣树、榆木也是采来的,豪华的用铁桦做原料。这种木材耐火性非常强,城门一般比较厚,即使烧起来也要很久才能烧穿。有了这个时间,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

第二,防火措施非常严格。城门建成后要经过防火的程序,城门上盖着铁皮,钉着厚厚的铜钉。而且城门前一般都有护城河。想靠近城门,必须经过吊桥,城门洞有预留洞,用来灭火。经过这样的处理,即使大门里堆满了柴火,一时半会儿也烧不起来。如果敌人着火了,门口会灌满水灭火。

五代十国时期,为了更好的保护城门,瓮城开始兴起。翁城就是在城门外修建一个半圆形或长方形的城镇,保护城门。翁城的防守能力很强。即使敌人进入翁城,也会360度射击,城墙上无死角。简直是瓮中之鳖。别想靠近星门。

第三,烧城门不一定有用。在古代,一般防御者都是弱势一方。守军为了更好的防守城池,会用沙石将城门填满,这样即使城门真的被烧穿,后面也会被沙石堵住。城门上方一般都有城楼,所以攻城的时候守军会占据很高的位置,在下面进攻。上面的箭雨对下面的攻城方威胁很大。而且用巨木砸门比用火砸门效率高得多,所以敌人在攻城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砸门。

历史上也有烧毁城门的例子,但都是失败的案例。公元1561年,李思官印太监曹吉祥联合忠诚的护国公石亨在首都造反,意图谋杀明英宗。由于叛乱的意外败露,曹石夫妇不得不连夜仓促起义。攻打东安门时,石亨放火烧门,企图破门而入。但他没想到的是,东安门守军不但不灭火,反而火上浇油,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成功阻挡叛军进入。

综上所述,古人攻城的时候并没有用火烧门,因为城门的防护非常严密。除了包铁皮,钉铜钉,还会有一个用来灌溉的水槽,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所以用火烧门不是最好的办法。

2.烧城门有用吗?

现代人能想到的,古人当然也能想到。他们不采用这种方法肯定有原因。进攻方能想到的办法,防守方当然也能想到。不使用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古城门的位置。古代的城门在城墙里面,城墙外面有护城河,所以进攻者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靠近城门。每个人都听说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有水就不怕火。

第二个原因是城门埋在土里很深。在古代,没有打火机和汽油是不可能一下子点燃城门的,如果浇水也很难让火一直烧下去。而且如果战事非常激烈,守军会用巨石和铁水封住城门,即使内外出不来,烧了木质城门也没用。

另一方面,对于战争的守军来说,能否守住城门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城门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如果你想正面攻击星门,你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对攻击者来说是非常不值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都有木柱撞开城门或搭梯子翻越城墙攻城的。

3.用火攻城的方法

有时候城池的守军防守的太好了,根本无法直接攻下城池。这时,他们必须依靠火力攻击。攻城战中使用的火攻,主要是为了引起敌人的火灾,烧毁敌人的武器或熏倒敌人。《武学概论》中有以下几种攻城用的火攻装备:

首先,麻雀杏

雀杏是从城里捉鸟,然后用medium 空杏放入燃烧的艾草(火)中,黄昏回巢把火带到敌人粮仓。

第二,抽烟

据《武要》记载,如果围城超过十天,可以准备一万捆左右易燃的干草或柴火,其中一捆以人的容量为准,然后到城的上风处使其易燃,以干草为中心,周围铺湿草,使其冒烟。鉴于生火地点不能离城太远,一定要注意准备好皮笆或边牌,以防敌人用箭射来。因为潮湿,这些草料会散发出浓浓的烟雾,可以熏走城中的守军。

三。烟球和毒烟球

这两种武器都是由弹射器(加农炮车)发射出城的。烟雾弹由三公斤火药包裹一公斤黄花蒿制成。投弹时用烧红的锥子刺破点燃火药的厚纸层,放在炮车上发射,计算距离和燃烧速度。球落到敌营,正好点燃火药,引起爆炸。毒烟弹成分复杂,重约五斤,可使敌兵口鼻出血。

第四,垃圾车

尘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赶走守城的敌兵。其目的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化学战,但尘的目的不是杀死敌人,而是撒石灰使敌人的嘴和眼睛睁不开,或者向敌阵中吹入有毒的烟雾。攻城部队离开防守岗位时,利用云梯蜂拥而上。使用垃圾车时,必须同时使用20或30辆车。当风向合适或有鼓风设备时,将卡车移至逆风方向。理论上应该用加农炮车对他们进行几次轰炸,然后把除尘车推到城市边缘进行除尘作业。

另一方面,如果守军使用化学药剂作战,攻城部队也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此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尘车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