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靠烽火传播能传播多远?刮风下雨的时候该怎么办?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9 15:52

古代没有即时通讯设备,前线发生的事情都要靠篝火召唤。士兵点燃烽火台,后方知道前方可能有危机,可以及时支援。但是信标通信的有效距离是多少呢?而如果遇到大风大雨,信标还能正常使用吗?其实这些问题古人早就想到了。这次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烽火台的

通信是如何完成的。让我们来看看。

众所周知,汉朝的军事实力极其强大,强大的军事能力背后,其实有发达的通讯系统作为支撑。总的来说,汉军与邮局的通信一般是合二为一的,但很多人对如何利用信标传递信息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汉代先进的烽火通信。

汉代的烽火通信设施有多发达,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就可以看出来。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亭垒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汉代的北方地区,长达两万多里,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北方城防。历史学家简伯赞曾经说过:"到了汉代,长城沿线从西到罗布泊沙漠,一直到克鲁库特格山脚下,都设置了堡垒,也就是《汉书》中所谓的亭障。"

所谓"冯""隋",是点燃易燃物发光的通信标志。汉朝时规定边境五里有烽火,十里有炖肉,三十里有碉堡,一百里有碉堡。烽火台是汉军众多军事设施中最基本的单位。一般来说,烽火台的位置往往是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便于观察的危险地方。

汉朝对军士用篝火报敌有严格的规定。"冯"它指的是在50多英尺高的土壤平台上放置一个灯塔杆,末端包裹着易燃的纺织品,全身都是醒目的白色。平日里把烽火台放下,一遇敌情就立刻举起点燃,这叫"冯"。一般情况下,汉军也会在烽火台旁堆积积欠的工钱或秀烟。据现存汉简记载,当时的烽火信号等级是按敌军数量划分的,一人或多人烧一捆工资,卡壳时升起两个烽火;如果有10支以上的敌军入侵,除了放火,守台部队还必须"冯"高高举起,让"五英里外;丰泰"看到了;如果几百个敌人进攻,除了烧工资,还要举三面旗。

这些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可以让汉军快速准确地了解敌情,以便调动兵力进行作战准备。除了上述规定,史料还记载了其他关于敌人入侵领土的规定。例如,当敌人进入要塞并升起篝火时,所有负责边防亭的军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以便及时向上级杜威办公室报告入侵者的人数和入侵的部位。遇有暴风雨天气,燃放烟花失败,报亭必须及时派快马向上级报告。"急讣告,人去马迟"。如果敌情危急或者敌人攻占了烽火台屏障,亭子不能按时升火作为警告,必须点亮相邻亭子依次通知其他烽火台。

汉武帝时期,"帝国的两件宝物"卫青和霍去病率军抵抗匈奴时,以篝火为行军令。在高效便捷的篝火传输下,汉军可以在一昼夜之间将河西的军事情报信号传播到辽东,达到千里之外,令人惊叹。诗歌"等着骑到甘泉,篝火通向长安"这不是玩笑。甘泉在今天的陕北,距离汉朝都城长安大约300公里。烽火通信能快速到达,说明当时军事通信的效率极高。边境火警无疑是驻站官兵的最高军令,汉军"军令如山"体现在这一点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边郡的百姓,听到拿着燔祭的消息,都拉着弓,跟着士兵跑了,汗流浃背,生怕掉队。触白刃,取流矢,义无反顾,计不从众。"当敌情严重时,边防军通常会彻夜不眠,保持警惕,随时等待军令。

当然,在汉军广泛使用篝火进行军事通信的同时,朝廷也大力发展邮政。毕竟邮政对于军事通信也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兵站之间的通讯使者只能由守备兵担任,后者往往是对烽火兵的补充。下雨刮风,篝火不能一下子点燃的时候,路边的亭子就会派飞骑或者命令人快跑,向对方的烽火台传递信息,就像汉代留下的《塞上救火盟约》中提到的那样。匈奴入寨,刮风下雨,篝火不燃,急告,人疾奔",生动地写出了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