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为何先后两次拒绝英国加入到欧洲共同体?(戴高乐拒绝英国加入欧盟)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9 00:13

寻求欧洲的统一由来已久。有些人想用强力推动,但最终会失败。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虚弱的欧洲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用经济合作来解决欧洲统一的问题。随着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欧洲似乎即将出现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法国总统戴高乐于1963年和1967年两次拒绝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将英国挡在了欧洲统一的大门之外。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戴高乐有以下三个顾虑:

1.英国"光荣隔离"这一传统可能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建设

"光荣隔离"政策指的是英国有意维持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平衡,使它们相互制衡。1896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一次宴会演讲中提出:"英国不应该加入某个特定的联盟或集团,而应该保持行动自由,以操纵欧洲大陆的力量平衡",这标志着英国"光荣隔离"政策的全面发布。

表面上,"光荣隔离"在英伦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下,冷眼旁观欧洲霸权外的棋局。如果欧洲大陆上的混战势均力敌,英国会从容应对;但如果出现一个霸权,英国就会远征恢复旧秩序。但事实上,英国奉行"光荣隔离"它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只有在欧洲维持均势,英国才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权优势继续向外扩张,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霸权。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已经放弃了"光荣隔离"但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一直被继承,所以当二战后欧洲大陆出现联合的趋势时,英国表现出了深深的恐惧和警惕。因此,英国一方面主张建立更大的自由贸易区,以削弱欧共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拉拢瑞典、丹麦等国成立七国自由贸易区,以达到抗衡欧共体的目的。

所以当英国因为自身经济发展而选择加入欧共体时,戴高乐一直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虽然短期内有助于欧洲的团结,但长期来看是一个隐患。换句话说,提振经济现实主义"让英国主动嫁入欧共体,但维持欧洲的均势"传统主义;这也使得英国在欧洲共同体中成为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

2.对英美特殊关系的担忧

二战后失去巨额财富和显赫地位的英国,制定了依附美国的政策。因为在英国当局看来,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只有美国能与苏联抗衡,而不是一个被削弱的欧洲。因此,英国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后,可以实现在西欧谋求第一的想法;二是可以确保国际体系符合自身利益,使经济上最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处于西方的有效监控之下。

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国在核领域、军事领域和宣传领域的合作,以及对某些行动的公开支持。因此,戴高乐担心在英美特殊关系下,处于从属地位的英国会是美国"特洛伊木马"即美国将通过英国控制欧共体,所以戴高乐列出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条件,那就是与美国划清界限。但这是英国无法接受的,所以英国连续两次被欧共体拒绝。

3.担心法国的主导地位会被削弱

戴高乐创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后,为了响应民族复兴的号召,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立足点是使欧洲成为欧洲的欧洲,即实现欧洲联合。在戴高乐的欧盟构想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点,一是以法国为中心,二是法德结成紧密联盟。对此,戴高乐曾明确表示,法国文艺复兴应该先于欧洲文艺复兴,只有当一个无拘无束、完全独立的法国处于领导欧洲的地位时,欧洲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但当英国加入欧共体后,法国的主导地位会受到挑战,于是戴高乐设置了各种前提条件,多次拒绝了英国的申请。可以说,只要戴高乐还住在爱丽舍宫,英国就绝对不可能加入欧共体。戴高乐曾经说过:"英国总有一天会加入欧共体,但毫无疑问,那时我不会在任。"

1969年戴高乐辞职,英国加入欧共体的道路才真正变得平坦。接替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的蓬皮杜认为把英国挡在欧洲统一的大门之外是不明智的,所以在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改变农产品免税进口政策后,终于在1973年1月正式加入欧共体。

然而,英国在加入欧共体后的表现证实了戴高乐的一些担忧,比如在加入欧共体后的第三年举行脱欧公投,拒绝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拒绝建立财政稳定联盟,以及2016年英国选择公投脱欧。英国不仅想通过欧共体的帮助发展经济,还想换取美国的好感,显示自己作为法德抗衡力量的大国地位。可以说,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战略文化传统,将使英国在欧洲长期扮演团结阻击者的角色,如何整合一个撕裂的欧洲,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