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旗手待遇如何?你指的是谁?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8 12:13

众所周知,明朝的最终灭亡,与中央政府缺钱分不开,但也与不得不养活几十万人的皇室亲属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中国清朝时期,虽然王公贵族数量明显减少,但另一个特权阶层出现了,那就是旗手。入关后,清廷对八旗子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旗人的地位高于汉人

,只能担任御官,做一些镇守宫城的清闲工作,不允许从事其他卑微的职业。

在宫中工作的旗人可以时不时得到皇帝和嫔妃的赏赐,而出宫无业在家的旗人则可以享受"月钱",俗称"硬核作物"。久而久之,旗手过上了寄生腐败的生活,给国家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说白了,一个旗手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所有开销都由国家承担,享受的福利极其丰厚,不亚于今天的欧洲居民。在清朝,八旗子弟有着普通汉人不敢想象的幸福生活,但八旗人也是分等级的,他们享受的生活待遇是由他们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清初,顺治皇帝下令八旗实行俸禄制。按照这一制度,所有八旗前锋、家军、首领、勇士每月领2两,工匠役为1两。康熙年间,社会经济恢复稳定,八旗俸禄开始大幅上涨,还能领取"他们出兵打仗的时候。双薪",这就是所谓的"线纹"制度——八旗士兵在领取原饷银(原饷银来自京城)的同时,可以再领取一次饷银,即"线纹"。

此外,八旗兵的家属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福利,即"丁亮"还有"马淦"丁亮是朝廷给八旗官兵家属的口粮,马干是马饲料。此外,清廷入关后,还将大量世袭土地分给八旗士兵,即"弗拉格兰"即使是最普通的劣等兵,当时也分了十几亩地,占田多的达几十亩。不从事生产的旗人往往把土地租给中国佃农耕种,他们只需坐着收地租。

普通旗手待遇这么好,和皇室有关系的人待遇更是惊人。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有一个名为瑶占村的皇家村落,居住着努尔哈赤第三世祖父索昌五世的孙子艾辛吉奥尔罗·阿塔的后裔。他们可以算是正统满族皇族的后代。阿塔的后代之所以生活在这里,是因为祖先被皇室安排在龙兴镇守永陵。按照清朝的习俗,努尔哈赤之父塔克西的直系子孙都是宗室子弟,是黄带;另一个络系是络脉(即末梢支),是一条红带。阿塔支是清朝的旁支,享有"觉罗"待遇可以绑红带,所以腰站村有"腰间的红色腰带"的声誉。

据村民介绍,清朝时,村里每生一个男孩,村长都会派人到盛京(今沈阳)登记户籍,录入艾辛吉欧罗族谱,并获赠红丝带作为贵族的象征。直到他死了,他才把它交上来。每年年初,"觉罗"用红带可以从朝廷获得24两银俸禄和21石两斗粮食。男人结婚,朝廷会给他二十两银子,他死了,朝廷会拨三十两银子作为丧礼银。按照平均年龄60岁计算,一个皇室远亲一生能挣60×24+20+30=1490两白银,换算成人民币约1117500元。如果加上152640斤皇粮,按平均每斤2元计算,就是30.5万元。两者,清廷在一"觉罗"花费高达142万元。

这样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足以让今天的人羡慕,但也不过是"红丝带。儿童的福利水平,与"黄带"差距还是很大的。要知道,供养八旗子弟的银子,是从除旗人以外的所有人的赋税中提取的。为了养活这群日益壮大的八旗子弟,大清人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种通过牺牲普通人的利益来保证少数贵族享受的剥削制度,注定要遭到人民的抵制。正是由于八旗的侵蚀和庞大的开支,清朝越来越不得人心,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