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一生中有哪三大遗憾?(曼施坦因最后绝唱)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8 07:26

众所周知,曼斯坦因是二战时期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在战后众多军事专家的评价中,曼施泰因被公认为当时德军最具战略眼光的战略家。在古德里安将军的记忆中,说得很清楚:我们当中最有战略眼光的人是曼施泰因"。北非战役失败后,隆美尔希望能在曼斯坦因手下工作。

当曼斯坦因还是一名中将时,他就研究出了"曼斯坦因计划"正是由于这一计划,德军在与欧洲军队排名第一的法国的战争中,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就达到了最终目的,法国的军备、军队和人民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德国军队能够接受法国的坦克、飞机等装备,并且没有与法国人民形成仇恨,最终获得了与俄罗斯这个欧洲800年噩梦抗衡的实力。

战后,曼施泰因写下了《失去的胜利》,作为他在二战期间得失的总结,也被称为《曼施泰因战争回忆录》。在他的二战履历中,他先是以指挥官的身份参加了对列宁格勒的战争,然后指挥德军第11军攻克克里米亚并被授予元帅军衔,之后又率军再次进攻列宁格勒。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受挫后,德军重返南方军,接任A集团军群总司令。

后来斯大林格勒第六军救援失败。1943年,哈尔科夫的反攻以少胜多,在反攻中击败了苏军南方军,军事生涯达到顶峰。1943年下半年的库尔斯克会战,在德军几乎全部沦陷的情况下,曼施泰因被朱可夫元帅率领的苏军击败,纳粹德国遭到毁灭性打击,曼施泰因的战争生涯很快走到了尽头。

为什么曼斯坦因称回忆录为"失去的胜利"?他在陈述中认为德军有机会赢得苏德战争,而这些胜利的机会已经真实地出现在他面前。很多机会和惨重的损失被他视为巨大的遗憾。在他的回忆录中,有三件事最困扰他:

1.1942年奉命离开南方战场,错过了围剿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的机会。

1942年春,苏军最高统帅部误判形势,认为在莫斯科损失惨重的德军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于是发动了全面反攻。因为1941年苏联老元帅季莫申科失去了基辅,他主张他的军队应该反击,夺回基辅。德军最强的第六装甲军突然出现,打败了苏联。第6装甲军顺势进攻斯大林格勒,几乎完成了对苏联的致命一击。

但当时的战争未能完成对第一次基辅战役的包围,导致苏军主力撤退,为后来坚守斯大林格勒和苏军反攻埋下伏笔。曼施泰因率领的第11集团军当时刚刚攻占克里米亚。如果能越过刻赤海峡,肯定能包围苏军,然后进攻斯大林格勒。苏联的有效军事实力甚至不会是后一个的一半,其灭亡几乎没有悬念。

然而,沃尔芬斯坦堡盲目高估了第六集团军的实力,迷信列宁格勒的象征意义。他调动曼施泰因军队1000多公里,进攻列宁格勒。德国人离军事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2.1942年,德军在列宁格勒围城战中损失惨重,曼施泰因的长子被杀。

1942年苏联和德国打了多远?关于列宁格勒的悲惨情况,已经提供了很多信息。城内的苏军每天只吃6个混有树叶和黑麦的面包,连孩子最后也不存一个,几乎成为空 city。

然而,德国人的消费量也很大。曼施泰因元帅的长子格罗当时是第51集团军的少尉,在曼施泰因即将被调离列宁格勒的三天前去世。大量士兵损失,导致纳粹总部开设,组建17万精锐空陆军成为野战军。要知道训练a 空士兵的成本是很高的。与此同时,日本向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发射,而空士兵的数量只有几万。历史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从陆军中选拔空陆军,而这种情况下几十万空陆军被改编为陆军是绝无仅有的。

相比之下,列宁格勒一代环境恶劣,战争条件对德军非常不利,获胜成本巨大,军事和经济意义相当有限。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列宁格勒陷落后苏联会失去精神支柱。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失败了。

第6装甲军是德军的王牌。利用它的机动性,苏联军队永远无法对它造成伤害。只能让这支军队不断的复制增援,打乱苏军的军事部署,却因为坚持要攻占斯大林格勒而被围困。德军几乎所有最先进的坦克都投入了第6集团军。曼斯坦因奉命救援,却被百万苏军阻挡。眼看就要被包围,他只好迅速冲上前去,要求第六军在距斯大林格勒50公里处自行突围。

但此时希特勒仍然没有放弃攻克斯大林格勒,在派往斯大林格勒监视保卢斯的使者的影响下,第六集团军拒绝主动突围。曼斯坦因最终率军逃跑,第六军30万大军全军覆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曼施泰因提到,A集团军群的前任司令是德国元帅李斯特,但因为与希特勒意见相左而被解职,希特勒亲自担任该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接任集团军群司令时,希特勒已经指挥了一段时间的集团军群,曼施泰因继任的隐含条件是服从。

战争的损失和牺牲是巨大的,而战斗机却转瞬即逝。我们常常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历史可以假设,以此来验证我们的想法。作为当时的亲历者,难免带着一颗沉痛的心回首。但是,谁能保证你一开始就真的能做出改变,但外界不会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