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怎样的?司马光从缸里救出的人是谁?(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8 04:39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说过司马光罐子的故事。哄孩子睡觉是父母必读的故事。但是司马光之后你知道过什么吗?而司马光从坛子里救出来的人是谁?这也算是救命之恩吧。不知道被救的人有没有还过司马光。其实这两个人后来真的有过交集,只不过他们的生活差了很多,

差一点就遭殃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后来的故事。

小时候看过赵的素描,印象最深。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大家对司马光砸罐子的故事非常熟悉。千百年来,作为优秀的儿童启蒙教育,无数人口口相传司马光砸罐子的故事,也让司马光流芳百世,家喻户晓。

那么问题来了。被司马光救下,掉进罐子里的孩子是谁?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吗?作为一个故事,男二号吃苦,但和司马光的知名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司马光砸坛子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河南光山县。司马光的父亲当时是光山县令,司马光就出生在这里,所以取名广。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他找到了那个掉进罐子里的孩子的名字。他就是上官,上官广。

上官和司马光是青梅竹马,名字都有一个轻字。想必是两个家长在取名字的时候有过讨论。据《宋史》记载,司马光从小就是神童,七岁就能读《左氏春秋》。

砸缸事件发生在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具体过程我就不赘述了。当然大家都知道,上官上官广的名字这里就不提了。很多现代人,包括一些学者,也怀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

一个七岁的孩子,就算能想到砸大桶救人,他真的有力气砸一个能装小孩的大桶吗?很多人肯定也有类似的疑问。其实司马光的砸缸确实有虚构的成分。准确的说,他砸的那个东西其实叫骨灰盒。

我们现在所记得的大桶非常厚和坚固。在宋代,还没有制造这些缸的技术。这些大桶的技术是在清朝才改进的。这些材料与铁等金属混合在一起,所以非常坚固。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打破它们真的很难。

根据史书记载的话,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坛子的话。不同的是,瓮口小,坛子口大。习语的“请入瓮”指的就是这个。当时骨灰盒的材质很可能是陶器或者瓷器,比现在的罐子易碎很多。

既然骨灰盒砸了,为什么说司马光砸了坛子?主要是押韵的问题。是司马光砸灯还是司马光砸坛子押韵。司马光砸罐子就觉得别扭。坛子和坛子勉强算是一个东西,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坛子。

也就是说,砸坛子是后人因为押韵而改的称谓。标题党和砸骨灰盒才是真实情况。这个故事还是很真实的。司马光救过的古人尚光,长大后做生意赚了不少钱,还专门建了一个亭子,叫感恩亭。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

但司马光考上科举后,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比起司马光一生的成就,砸罐子其实是小事一桩。一开始并不是砸罐子让司马光出名,而是司马光出名后发扬光大。

正因为如此,没有社会地位的上官上官广才默默无闻。如果上官上官也当了官,那么这个故事绝对会成为司马光和上官上官的双主角,古代社会也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