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后西方媒体是怎么报道的?(慈禧去世之后发生了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8 00:13

慈禧可以说是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后。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慈禧在这些事情中经历了很多事情。现在关于慈禧的一切,似乎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她的死。那么,你知道慈禧太后去世的时候,西方媒体是怎么报道这件事的吗?西

方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件事的,慈禧太后在他们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西方关于慈禧太后去世的报道

光绪皇帝死于1908年11月14日,慈禧死于次日,相隔一天。在故宫,玉龙为慈禧和光绪举行了一场奇怪的葬礼。首先,为了方便精神,大厅使用电灯。其次,葬礼上不仅有花圈,还有身着西方军装的士兵和四匹欧洲产的魁梧马。最后,允许有西方特色的鞠躬和鞠躬仪式。礼炮队里有很多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

这张图片发表在1908年的一份法国报纸上,展示的场景与当时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事件的书面报道相呼应:

"光绪和慈禧的遗体被一起供奉在一个香烟缭绕的房间里,两张狰狞的面孔。遗体两侧站着持刀的清廷侍卫,几名丧亲大臣跪或跪拜在前面。"这段话出自1908年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新闻报道。

"流传了三千年的传统丧葬仪式,宣告了皇帝陛下和皇太后的死亡。在弥留之际,他们虽然被一群地位低下的守护者簇拥着,却孤独而不为人知地死去,因为这些看护者无法靠近他们神圣的君主,与他们的主人保持着十几尺的距离。"

"清朝皇帝的直接死因据说是神经衰弱。临死的时候,陛下不让别人把他搬到长寿宫,违反了大清国的先例。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每次死了,都被分配放在这个宫殿里。最后,他还没穿上这种场合应该穿的寿衣就死了。慈禧太后于下午两点去世...清政府正式宣布慈禧太后的死讯,官方刚刚宣布光绪皇帝的死讯...但这里的人们认为,在官方宣布讣告之前,皇帝和皇太后已经去世很久了。"

2.为什么光绪皇帝的死首先被美国媒体报道?

1908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布消息,清朝光绪皇帝于当天下午5时逝世。《纽约时报》发消息的时候,其实中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皇帝已经死了,宫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秘密。

当然,慈禧太后在此之前可能已经知道了,因为一直有光绪被慈禧太后所杀的说法。但慈禧身边的人后来回忆,慈禧太后得知光绪皇帝去世的消息时,伤心欲绝,整个人几乎崩溃。不知道这是慈禧的肺腑之言,还是猫哭耗子假惺惺?我想,也许大部分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难过吧。毕竟光绪从小跟着慈禧,不是母子不如母子。

对于清朝的王公大臣来说,得知光绪皇帝去世的消息,应该不会感到意外。因为1907年秋,光绪皇帝老是生病,以至于精神恍惚,晚上睡不着,经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1908年8月,宫里传来消息,光绪皇帝已经疯了!

对于光绪皇帝的死,除了有人怀疑是慈禧太后所为,也有人怀疑与袁世凯有关。尤其是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一直坚信是袁世凯派人做了什么事要刺杀光绪皇帝。众所周知,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期间对袁世凯怀恨在心。如果不是老袁造反,也许慈禧就被软禁了,光绪皇帝就真正成了大清国的主人,戊戌变法可能就成功了...

一直有一种说法,光绪皇帝在遗言中写了两个字"杀袁"。这个桥段被很多电影、电视剧、小说借鉴,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近年来,有科学家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了检验,发现其中含有水银,这种水银是有毒的,说明光绪皇帝确实是被毒死的。但究竟是谁派人下毒,可能会成为一个永恒的谜。

光绪皇帝死后,西方媒体炸开了锅,动用各种关系确认清朝皇帝是否真的死了。但当时清廷并没有公布光绪的死讯,外交部也断然否认皇帝的死讯。但这让西方媒体更加确信中国皇帝已经去世了。清廷所有的否认都是这里没有银子。

西方国家一直对光绪皇帝有好感。在他们看来,光绪皇帝是一个推进改革失败的可悲人物,国际社会都同情光绪。但是大家都知道,光绪皇帝的死对大清国的政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光绪对大清王朝几乎没有影响,真正的影响者是慈禧太后。

对于清朝的百姓来说,光绪皇帝的去世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光绪皇帝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傀儡,任慈禧太后摆布。尤其是光绪变法失败后,长期被囚禁在瀛台,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大清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3.国外对慈禧太后的评价

有几个见过王太后的人形容她是个身材挺拔、面容姣好的高个女人。她有一双鹰眼,有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的态度高贵而傲慢,声音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伊莱扎·鲁哈玛·西德莫尔,中国,长寿帝国

作为一个满族女性,掌握军事知识的机会很渺茫,但她和只懂针线活的皇太后完全不同。在处理重大事务时,她总是镇定自若。中国的大门从来没有向敌对势力敞开过,这在中国半威权统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要找原因的话,我觉得只能说统治者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和天赋。

——阿瑟·H·斯密的《动荡中的中国》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最有趣的名人无疑是我们称之为皇太后的那位女士。太后在听政时期处于每一次变法运动的前沿,其统治的性质只能从这一时期的性质来判断。外交失败是因为意志和感情缺乏一个明确的遵循中心。它的杠杆找不到支点。所以,在中国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军事力量。对付太后这样的女人真的不行吗?

-布莱克伍德的杂志

在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几乎倾家荡产,大权在握,但她也从戊戌变法中收获良多,她开始成为一个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实上,她远胜于她的侄子光绪皇帝。"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基的!"在她的一生中,人们都指望她不断推进她非常热衷于支持的目标。她牢牢掌握着权力,她汹涌澎湃的国家说,敢于带领国家的战车走向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由她亲自任命的州长和州长们的支持。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经传遍了这片土地,人民会发自内心地支持她。

——w·a·p·马丁《中国的觉醒》

慈禧太后第一次会见外交使团的七位女士,是在外交大臣的努力和监督下实现的。1900年动乱后,朝廷回京,慈禧太后的态度大变。她主动邀请了很多次见面,大家自然接受一起吃午饭。在私人会议中,这位伟大的女性将展示她的智慧和女性魅力,以及作为女主人的光彩和吸引力。她会握着客人的手,用最关心的语气问我们宫中之行累不累;她会抱怨夏天天气冷;只要食物不合我们的口味,她就很焦虑;她会用最亲切的语气告诉我们,她很幸运能见到我们。她能迷倒所有的客人,即使之前有偏见,她也能照顾好每一位客人,这也显示了她作为女主人的老练能力。

——康格夫人(美国驻华大使夫人)《来自中国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