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浅谈明朝的内阁制度)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7 13:52

内阁是明朝建立的,这个机构和皇帝有很多接触,基本上是皇帝直接授权的。而且这种内阁制对明朝的政治生活影响很大,甚至取代了以前的宰相制度。那么明朝的这种内阁制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1.发芽期

洪武和文健时期,还没有内阁的名称,但

内阁的形状已经萌芽。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毛废中书省,去罢丞相后,每天要亲自处理大量政事,于是在当年九月,设四品侍郎。所谓四辅,是根据古代三公四辅的说法设置的。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废除四辅官。这一时期前后,在辅助政府的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除了设立"翰林院断然驳斥各部门的文章"除了这个机构,还有大学在盖华厅,武英厅,文华厅,文远馆和东阁。

2、建国时期

永乐皇帝登基后,对洪武、文健时期的辅政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确立了内阁制。具体做法是恢复洪武时翰林院的设置,继续使用翰林官员辅佐政府,并使之制度化、固定化,辅佐地点为文远馆。文远阁位于午门内的内院,文华殿的南面,入朝的人都要在内院吃饭,所以叫内阁。

这个文远馆指的是南京故宫的文远馆。迁都北京后,文远馆在北京宫廷中的位置与南京相同。今天紫禁城里的文远馆,不是明朝的文远馆,是在乾隆年间建造的。起初,内阁不是一个正式的签名,而是一个常见的名称进入文远馆。后来,它成为文远馆的代名词,并演变成一个官方标志。

3.开发期

洪熙、宣德和正统初年,这一时期,内阁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任、宣之后,内阁中的侍郎、大臣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内阁大臣级别的提高,内阁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郑德时期。

4、鼎盛时期

嘉靖、隆庆、万历初年,内阁的权力渗透到四面八方。内阁一般由五至七人组成,少则一次九人,多则两三人。内阁中一人独大的情况极为罕见。内阁人数众多,必须有一人主持内阁事务,形成记录。一般来说,记录是由入阁顺序、资历深浅和皇帝信任度决定的。随着内阁地位的提高,记录的地位自然更高。弘治、郑德之后,只有首辅能写状元,其地位和声誉与二辅、团辅有天壤之别。嘉靖以后,一批记录扩大权力,成为有权有势的大臣。

5.衰落周期

万历中后期,以及泰昌、天启、崇祯三个朝代,内阁权力从巅峰走向衰落。鼎盛时期内阁尤其是内阁首辅权力过大,给明朝高层权力运行带来了新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决定了内阁权力必然衰落。

明初已经消除的皇权与相对权力的矛盾,有重新抬头的迹象。《天府广记》引用何的话说:"当丈夫的权威越来越大时,他会诋毁天;如果诽谤日积月累,灾难就会加深。所以从世宗开始,宰相就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全身。"何梁军说"总理",指内阁记录。杨廷和、张聪被迫离职。夏衍实际上是在西城被杀的。严嵩被罢官后财产被没收。高拱在一片混乱中被踢出了朝鲜。张死后被取消资格。总之,前一阶段权力过大的记录几乎都以悲惨告终。此外,内阁内部争夺记录职位的内讧日益突出,内阁大臣之间勾心斗角。

始于万历中期的林东党代会,与皇权与内阁权力的关系、内阁权力与内阁部的纷争密切相关。此后,内阁的荣誉地位逐渐消失。天启年间,内阁大臣倒在颜泉魏忠贤的门下,成了宦官的附庸。崇祯年间,内阁大臣的人生经历都是难以预料的。17年,50位内阁大臣从政表现,大部分成为皇权的牺牲品,内阁走到了衰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