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为什么要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诸葛亮有跟错人么?(为什么司马徽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7 11:52

罗贯中在《演义》中写道,司马徽把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当时诸葛亮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刘表也找过诸葛亮很多次,但都被拒绝了。其实诸葛亮还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显然跟着刘备走是有风险的,不一定能成功。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诸葛亮是不是跟错人了?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之间的斗争,严格来说是他们各自才能的比拼。刘备是最吃亏的,因为早期的刘备,人才太匮乏,太单一,武将关羽张飞都很棒,却没有谋士。

好在刘备在荆州刘表手下生活的时候,终于有了稳定的时间,开始搜罗人才。诸葛亮终于被刘备听到了。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风云际会,露玛纵身一跃,躲过了追杀。在荆州的乡下,他遇到了水镜先生,然后得到了徐庶。临行前,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才是真正的天才,让他邀请。

在正史中,很简单。徐庶直接让刘备邀请,然后刘备跑了三趟,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访草堂,或许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耀眼,但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最早是徐庶推荐的,刘备跑了三趟才成功请出了山。

但问题是,在《三国志》中,裴松之引用了襄阳的记载。曾经,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它变成了一个谜,因为水镜司马徽先生诞生了。刘备专门拜访他的时候第一个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当时刘备一定是让司马徽向他推荐人才,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和人才观,于是司马徽对刘备说:"儒生俗人,你们懂时事吗?了解时代的人关心接君。这里有龙符和凤雏。"

即普通平庸的儒生如何认清时代的方向?只有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这里有两个这样的人物,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熟悉成语典故的人都会清楚。了解时代的人关心接君",是出自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整句是"识时务者为英雄,改机者为英雄"。

很明显,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只说了第一句,没有说最后一句。是因为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没必要再说了,还是另有原因?

来自"识时务者为英雄"从这个习语来看,它被最广泛地用于劝说人们放弃他们原来的信仰,例如,当劝说另一个阵营的人投降时,它几乎总是会出现。说明你其实不是投降,而是一个认清了历史潮流的人。

关键是下面这句话"改变机器的人是英雄"就是这句话最完整最正确的表达其实是强调"灵活性"。

现在,如果你看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刘备找司马徽,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人才匮乏,一心一意,灵活变通,寻找足智多谋的人才。但是,司马徽只强调了前半句话,即能清楚了解时代潮流的人才,而完全没有提到后面"灵活性是英雄"意思——这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是的。

那么,司马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现在没人知道他的那句话:识时务者在乎接君。仔细研究,也有修改原句,改变原意的嫌疑。显然,如果司马徽敢于做出这样的修改,就一定有它的意义,后人只能揣摩。或许情况就是这样。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过另一句更著名的话。

当司马徽得知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遗憾地说:孔明虽得其师,却未得其时。

其实这是一个很直白的解释。为什么司马徽不敢说“改变机器的人是英雄”这七个字?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刘备虽然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霸主的人物,但并没有一统江湖的历史机遇,诸葛亮只是一个废物而已。

这大概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国演义》能成为名著是必然的,因为罗贯中可以说是读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所以他把这句经典台词加到了司马徽身上,这样就可以混淆视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