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改造是如何进行的(中国三大改造的意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6 20:52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中国的三大转型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话说回来,这三大转型是怎么运作的?很多朋友还是很好奇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1.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道路把个体

手工业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个体手工业是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从事商品生产的个体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952年,手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1%,农村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大部分来自手工业。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决定逐步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种转变采取合作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团体和手工业供销合作社过渡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1.7%,基本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具有两面性,对国计民生有利,对其不利。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救赎政策。到1956年底,经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从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固定利息法,即按照公私合营的私人股份(合计23亿多元),每年向资本家分红5%,共10年。这就把私人股份和生产资料使用权分开了,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管理和使用。停止固定利率后,企业将彻底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成分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化"。在老解放区,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卖地和两级分化的现象。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农民拿到土地后,下一步该怎么办?按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进一步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土地改革后,农村地区成立了互助合作小组。由于卖地和两级分化,一些地区的许多互助组已经瘫痪。1950年7月,山西省委组织调查组到武乡县考察,撰写了《山西省武乡农村调查报告》。同年,山西省长治地委也写出了《关于组织和问题的报告》。这两份报告持相同的观点,认为为了解决互助组的萧条和解体问题,必须给互助组增加新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增加生产。那么山西提到的新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把互助组变成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山西省委在写给华北局的《改进老区互助组》的报告中,也主张通过增加公共积累和扩大初级合作社按劳分配比例来限制富农的发展,以逐步克服农民自发的倾向,逐步动摇、削弱甚至否定私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