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蜀汉国力不强,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上?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5 18:13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但不等于三分,尤其是三国中最弱的蜀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蜀汉基本上都不如其他两个国家。但是,诸葛亮也很熟悉这些情况。然而,尽管他与他们非常熟悉,他仍然坚持北伐。多年的战斗不会让蜀汉更加疲惫吗?诸葛亮为什么还会做出这样的选

择?他不间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出川入川,直指北方。当时各地区都慌了。就连魏明帝也害怕失去关中地区,不得不亲自带兵镇守长安。但可惜的是,突如其来的入侵蜀汉被张合将军击退,而正是因为张合在街亭打败了马谡,才导致街亭失守,最终导致了北伐的瞬间失败。

就在6年后,诸葛亮最后一次领兵亲征,但是司马懿始终坚持不下来,最终把诸葛亮拖死,最终导致诸葛亮发起的北伐失败。后来姜维继承诸葛亮衣钵,出兵十余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蜀汉的国力只有一州,与曹魏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等人为什么一直主张北伐?答案如下。

总之,诸葛亮等人如此重视北伐,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是内外压力积压所致。外部压力是川内川外只有益州,但益州相对疲惫。东吴收复荆州后,益州的形式很不一样,也很乐观,而曹魏此时在北方不断给蜀汉施加一定的压力,所以蜀汉只能用北伐换取蜀汉的生存空。内部矛盾是蜀汉地区的大家族已经开始对汉家不满。如果北伐不能早日完成,蜀汉迟早会内部瓦解。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蜀汉政权内部矛盾完全是空穴来风,但这种残酷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就在姜维北伐失败后,司马昭下令18万大军伐蜀,而邓艾却过了川蜀天险,直接杀了成都。打败诸葛瞻父子后,蜀汉明明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能力,但当时益州一些大家族退出,于是乔舟劝说刘禅开门投降,最后蜀汉死了。因此,诸葛亮和姜维都很清楚,只有不断北伐,蜀汉才不会被自己瓦解。

最重要的是,从国家经济实力来看,蜀汉确实差了一点,但胜负并不是国家经济实力可以衡量的唯一标准。否则官渡之战,袁绍不会败得这么惨,刘秀也不可能打败王莽,建立自己的王朝。但如果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种植,那么曹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益州。诸葛亮和姜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极力主张北伐,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进攻。

边肖觉得,从诸葛亮多次北伐的经历来看,这次北伐真的不是没有希望。如果诸葛亮没有死得那么早,而是多活几年,那么他的第五次北伐也不一定会失败,三国的局势可能会不一样。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