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什么区别?历代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5 09:13

其实大多数人熟悉的诸葛亮,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的。但是《三国演义》只是小说,里面的故事不能算是正史,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看《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倒影可以让你认识最真实的诸葛亮,但光环褪去之后,诸葛亮与常人无异。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朝代

,他们对诸葛亮的评价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佩服的居多。诸葛亮形象在古人心目中的演变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来看看吧。

诸葛亮形象的演变是不同时代思潮的一面镜子。诸葛亮在一个时代的形象设定,往往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

被尊重的原因

魏晋时期的人开始崇拜诸葛亮。

诸葛亮受到后人的推崇,原因如下:

从政权性质看,三国时期的曹魏和蜀汉都属于平民中的地主,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与士绅势力争夺政权中的上升势力。根据诸葛亮的建议,崛起中的蜀汉所占据的益州、荆州,原本属于信奉儒家的宗室刘表和刘璋的领地。同为宗室后裔的刘备出身贫寒,刘备与诸葛亮的合作可以看作是没落宗室与寒门知识分子合作夺权的过程。以后西晋的大一统政权还是以士绅为主,而在南渡之后的东晋,出现了王马共治,士绅与君共治的局面。所以,诸葛亮造访寒舍的经历,自然成为了二等士绅和底层士人的理想,也成为了所有渴望改变命运的人的心理寄托。

其次,诸葛亮北伐曹魏。在这之间,有一支征服中国南方野蛮人的远征队。这些都有一个更直接的时代隐喻:复兴皇族,抗戎狄,是南朝维系民心,抗北夷的政治正确。

经历过永嘉之乱的文人,自然需要一种精神支撑。

金朝虽然是通过逼魏退位而获得的政权,但自认为继承了汉曹魏晋的退位顺序。但东晋时,他在桓温参加北伐,仰慕诸葛亮的史官。他甚至写了一本以蜀汉为正统的史书《汉书·春秋》,这是极不正确的政治。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北伐的期望。以后会被三国演义点缀,肆意演绎"七擒孟获"故事,原本出自这部史书,体现了汉族文人希望打败蛮夷,让外族回归内心的理想。

不仅民间汉人非常崇拜蜀汉,而且令人咋舌的是"尊重韩和刘"他的思想甚至影响了当时的外国政权。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最早与金作战。因为汉高祖的公主嫁给了,与西汉成了兄弟,所以改姓刘。迁入的匈奴后裔刘,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论证金朝的非法性,在汉朝时宣称自己是刘的侄子。可见百姓对刘氏家族的敬仰之心是非常广泛的。

刘渊的政治宣传在当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最后,底层平民在任何时代都活不了太好,他们渴望通过聪明睿智来自救。诸葛亮为了专心北伐,不给政敌把柄,节省开支。他死了,家里一点钱都不剩,自然受到底层民众的青睐。在严密的战时制度运作下,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民众一度被整肃,官民守法。这当然是保守无序的人们所期望的。

因此,魏晋时代是蜀汉英雄崇拜的初步形成和诸葛亮经典形象的定型。道家文化的兴起和时代的政治因素促成了对诸葛亮的推崇。如《襄阳纪》记载,诸葛亮死后,民间未经朝廷许可,就祭祀诸葛孔明。

魏晋士人与士绅

西晋——古典服饰的原型

诸葛亮的经典形象塑造于魏晋。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魏晋时期复兴的道教给诸葛亮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它们成为诸葛亮巧妙计算特点的来源,影响了后来的1000年。

诸葛亮本人也读过百家争鸣的著作,他的阅读观是粗略的、不拘一格的。但他在治国、统兵方面更倾向于法家、儒家,道家只是他研究的学派之一。只因为他在给张鲁的信中写道:只沉溺于感官享乐,如何得道?这为魏晋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东晋的风气也极大的影响了诸葛亮的造型。

诸葛亮骑着素玉,披着阿格巾,手持白毛扇子的经典形象出自东晋小说家裴琦的《林玉》。诸葛亮的经典造型就这样固定下来了,体现了晋朝对儒雅儒雅、坐而论道的文人形象的推崇。

著名的空城市规划场景,出现在西晋郭冲记载的诸葛亮轶事《五明之事》中。诸葛亮沉着吓退司马懿的一幕,成为神化诸葛亮的开端之一。

东晋的《杨进秋》中记载,有一颗彗星落在平原上诸葛亮的营地里,诸葛亮不久就死了。这样来比喻诸葛亮是星辰下凡,星辰陨落而死。这张唱片成了《孔明"星光继续活"原型之一。

诸葛亮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神人,他可以用羽毛扇一挥就粉碎敌人。

最后,神魔小说《搜神记》记载了孔明在汉中用巨石筑成的八卦阵。这就是后世民间戏剧、通俗文学、电脑游戏中频繁出现的"八阵图"技能的起源。

同时,与诸葛亮、刘备的形象相比,曹魏仍是官方公认的正统,但他在民间传说和文人笔记小说中的形象已偏向负面。《世说新语》中关于曹操、曹丕的条目有30多条。大部分都是小细节,体现了这对父子的凶狠和狡猾。比如曹操梦里杀人,曹操骗士兵看梅子解渴。

其实是讽刺曹操背信弃义,以梅花解渴。

唐朝——驰骋边疆的睿智将军

唐朝眼中的诸葛亮,更多的是军事因素。

在民风高涨的唐朝,诸葛亮被解读为"芷江"摆脱魏晋文人的儒雅形象。

唐代的诗词歌赋注释、《咏史诗——五注》和《唐史僧论》记载了唐代民间故事中的诸葛亮形象:五上,刘氏家族的“英明将军孔明”深得皇帝信任。但他知道时间不多了,自己就要死了,而魏强也很虚弱。所以我用道学来欺骗司马懿。看到灾星陨落后,他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司马懿也看到了这个征兆。于是他让部将七粒米和一些水放在他的嘴里,在他的胸前放一面镜子,在床边点一盏灯,在他死后在他的手里放一张纸和笔,表明他欺骗了司马懿,尽管他还活着。司马懿派人预测孔明的生死。由于司马懿的预言,孔明仍然有很长的寿命,所以魏军不敢进攻,蜀军能够平静地撤退。

随着时代的发展,诸葛亮身上的魔力越来越多。

这个故事是关于"诸葛的死吓跑了仲达的诞生"对情节的生动诠释。体现了唐代民间对生死观的理解和当时流行的巫术。

在唐诗中,诸葛亮继续以忠臣——圣人的身份反复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在《三国志》中把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比喻成一个鱼和水的比喻,成为唐诗中反复出现的典故。鱼原本是古代汉族生殖崇拜的图腾,鱼与水之间的性被用来形容男女之间酣畅淋漓的性爱。陈寿这样描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主要是为了体现君主对臣子的排他性信任,与男女感情关系的排他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主题成为唐代文人反复吟诵的典故。主要是说明臣子希望获得君主无条件的完全信任,以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特地位。这实质上是中国文人臣妾心态的体现。

理想的君臣关系永远只是一种理想。

宋代——知识分子态度的转变

说明盛世宋朝对诸葛亮的认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官员和高层文人的层面上,北宋和南宋对蜀汉和诸葛亮的评价略有不同。司马光在承认曹魏正统的同时,如实记录了诸葛亮治理四川、领导北伐的功绩。还参考了史书《汉书·春秋》,偏向蜀汉,整体很客观。

因为曹魏和北宋都是通过强行退位夺取政权的,欧阳修的正统认为曹魏才是正道。

外战的缺失,让宋朝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撑。

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如同东晋时期一样,蜀汉英雄逐渐成为汉人抵御外侮的精神支柱。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迫于辽金的压力,组织文化宣传活动,对不属于曹魏政权的李广、吴起、周瑜、孙武、诸葛亮等古代汉族的厄尔斯、侯爵进行封号。诸葛亮被封为顺兴侯,希望他在天之灵能保佑宋军中的将士,然而,谁也救不了和吴这位宋朝的君臣。

南宋时,诸子、朝臣、主战派学者大都推崇诸葛亮,尊与南宋处境相似的蜀汉为三国正统。因此,宋代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蜀汉的尴尬处境让南宋非常同情。

比如北宋时期,苏轼认为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荆州、益州等同宗之地是奸诈之举,与奸诈之人曹操并无本质区别。南宋朱认为刘备的是正统,曹魏是贼。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虽然是同宗,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恢复汉朝。即使德行有所欠缺,也可以理解。

两种评价虽有差异,但都是从不同的语境出发,维护专制皇权的义与生俱来的权利。

诸葛亮的每一个形象背后都有现实的因素。

民间钦佩

诸葛亮也是民间小说的常客。

在宋元民间文学中,历史题材是"小说"用"讲述历史"口头文学很受大众欢迎。

五代十国以来,胡汉矛盾加剧,尊、尊的倾向再次加强。诸葛亮征伐华南,被赋予了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孔明成了汉族民族主义的潜移默化的代言人。与此同时,周瑜作为被神化的诸葛亮的反面,开始消极平庸。

魔法的引入让诸葛亮的事迹更加传奇。

宋元时期的三国故事,最能体现在《三国志》中,这是一本口头文学的说唱本。这本书直接说诸葛亮是精通道教的神仙。他可以挥剑入河,撒豆子入兵。为了体现神通,诸葛亮计算了刘备三兄弟上山的日期。时间到了,他故意假装在床上睡觉,让孩子告诉他们改天再来。看来孔明是自重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把周瑜的功绩压在诸葛亮的头上,最典型的就是赤壁之战。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所做的主要是说服吴国统治者孙权联合孙、刘。整个战役是由名将周瑜策划指挥的,孙武是军队的主力。

赤壁之战的功劳完全归于诸葛亮。

但说唱艺人迎合了民间的口味,以魏晋时期孔明善用道术的经典形象为基础,编"借东风"。塑造了一个活的不死的诸葛亮,给人的印象是他决定了战役的胜利。而且他还预测了曹操战败后的逃跑路线,调兵遣将把曹操追到天上无处、地下无处,差点沦为阶下囚。只是因为曹操有五帝之尊,才得以在华容道与关羽对峙时,因突如其来的大雾而脱险。这顶王冠和戴笠成了后人贬低周瑜的开端。

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高大威猛。史书上没有直接提到他们心胸狭隘,报复他人的阴暗面。他们之间的矛盾只停留在战略层面。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占领荆州,攻占益州。周瑜还建议孙权溯河而上,占领益州地区,与马超结盟,北探曹魏。类似的战略部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北宋官方还追认了周瑜和孔明,可见官方对周瑜的认可。

然而,在一向尊崇刘的民众中,民间文人却把周瑜的功绩放在诸葛亮身上,这可以看作是瑜梁之争的起点。之后在小说和戏曲中,诸葛亮和周瑜会轮番使用各种光明正大的策略和下三招。不仅形象完美的周瑜名誉扫地,周瑜三齐战役成功的诸葛亮也像一个奸诈的小人,而不是史书上的君子。由于观众的口味和创作者视野的限制,给吴侯金的行为也成了败笔。

诸葛亮和周瑜在历史上其实是无私的,是歧视的。

平定华南的夸张

时代的需要也让诸葛亮的华南之战变得离奇。

由于宋朝在战场上多次抗击北方外敌,屡战屡败,民间学者开始寄希望于诸葛孔明能够施展法术,征服蛮夷。

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成为降伏蛮族,扩展伟人势力的神奇法师。当蜀汉的军队到达上海的水边时,诸葛亮弹了钢琴,沸腾的河水变凉了。当那南巫师顺风释放毒药时,诸葛亮立即跳下马背,一头长发跃上天空,改变风向,将毒药吹向敌阵。第五次和蛮王打仗,诸葛亮喊了三声,蛮王吓得从马上掉下来,跪拜。诸葛亮最后一次弹琴是在六月,雨下得很大。蛮王孟获终于认识到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神,所以他说他永远不会背叛蜀汉。这种描写借鉴了张飞饮死夏侯杰、六月飞雪等民间文学的母题,表现了诸葛亮非人的神性。

如果浪漫成真,南孟获可能不是普通人类的敌人。

诸葛亮发明馒头的传说也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济源》里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为了制止人祭的野蛮习俗,诸葛亮把人的头换成了包着牛羊肉的面团头,让蛮族祭祀。结合时代语境,这个传说本质上体现了在武力不如北方的情况下,汉人希望在南北对立中建立文化制高点,彰显文化优越感的心态。

当然,作为文化水平不高的观众的文化产品,三国故事化是把历史扁平化了。观众不会知道,南中蛮夷为蜀汉提供了精锐步兵,作为北伐的爪牙。更有甚者,我不知道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华南和华中地区不断发生叛乱,才使蜀汉的君主和大臣们放弃了在华南流亡建国的企图。这些讲故事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只能培养虚假的骄傲。

今天诸葛亮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馒头的发明者。

元明时期——诸葛亮形象的基本稳定

元曲把诸葛亮的地位推得更高。

到了元代,杂剧成为市民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三国众多人物中,诸葛亮作为一个法力很高的道士继续存在。与此同时,余与梁之间的矛盾又被杂剧作家进一步阐释。

除了《三顾茅庐》、《托孤白蒂》、《kloc-0/城计划》等广为流传的情节外,元杂剧也开始将刘备在博望坡之战中的胜利归功于诸葛亮。刘备制定了一个伏击夏侯惇胜利的计划,浪漫的是诸葛亮用灰尘干扰了曹骏的视野,然后放火。这个变化后来被罗贯中采用。这里的用意是为诸葛亮发挥更大的作用做铺垫,否则很难相信刘备这个46岁的枭雄会听命于一个27岁的年轻人。

空城市规划是元代的伟大创造。

此外,周瑜的形象也被进一步贬低。《刘玄德醉黄鹤楼》写周瑜赤壁之战后,在黄鹤楼设宴陷害刘备。结果被会掐会算的诸葛亮算计了,指挥关平、姜维等人帮助刘备逃跑。

另一个有趣的戏剧,玉清寺的诸葛伦公,讲述了宋太祖建造武寺以纪念古代十二名著名士兵的故事。在分发贡品时,前汉王朝的开国元勋韩信和韩吉王朝的宰相诸葛亮争夺座位。结果诸葛亮在辩论中彻底打败了韩信。这说明在民间,蜀汉文字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要高于汉代文字。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各种怪力有神论的中心。

到元末明初,曾经是张士诚幕僚、有实战经验的罗贯中开始撰写著名的《三国演义》。他把史书《三国志》和以前的元杂剧、《三国志平话》结合起来。他在保留了诸葛亮的道家色彩,能够发号施令的同时,合理化了许多过于离奇的孟获七擒。比如把诸葛亮的魔术换成烧藤甲兵等更合理的情节,减少了怪力迷茫的因素。

另外,虽然整部《三国演义》都是三分虚——七分实,但具体到诸葛亮身上,远比真实的历史元素要具体。罗贯中结合元末农民起义的战术,对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进行了具体的想象和模拟。

其中,孔明的谋略非常重要,蜀汉不用孔明就会失败。历史上诸葛亮单枪匹马登天的全能形象,是刘备死后才出现的。而且考虑到观众的认知水平,罗贯中几乎不提战场背后的经济因素和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给人一种蜀汉必胜,必死无疑的认知偏差。但无论如何,无所不知的诸葛亮已经深入了很多人的内心,他对诸葛亮的集体记忆也基本稳定下来了。

刘备死了,诸葛亮会从哪里出来指挥大局?

摘要

想象中的八阵图,其实是后来在一些正规的美术书上出现的。

在从历史人物到民间形象的演变中,诸葛亮是一位脚踏实地、谨小慎微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成为了一名魔法术士。很有心机又知人善任的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全职。但在文学作品中,听诸葛亮的话也是平庸的。至于和孔明没有太大关系,历史形象近乎完美的周瑜,则被黑化为心胸狭隘的代名词。

北伐中原的华南治安战,因为后来的胡汉战争,被后人赋予了太多的希望。这些担忧实际上与华南战役的历史作用不相称。孔明和蜀汉政权隐约成为中原学说的寄托,这是诸葛亮始料不及的。

可以说,经过人们的代代相传,一个历史人物越是出名,人们对他的集体记忆就离他的真实形象越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