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古代县令和知县的区别)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4 20:13

"治安官""县长"这两个字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古代官职。听起来好像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县之长,以至于我们常常误以为县令其实就是知县,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可能不同而已。真的是这样吗?在现实历史中,县令和知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么两个官位?与知县

相比,哪个官位更大?

自春秋战国以来,秦等诸侯国逐渐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这时,县级首长已经叫"订单"是的,这是"县长"的起源。

秦汉时期,一般情况下,一万户以上人口的郡县长官一般称为"县长",不满一万户就叫"县长"。

南北朝时期,各个国家的领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在每个朝代和每个国家,郡长一般被称为"县长"。

当然,唐代也偶尔有县内其他官员临时代行县令职权的情况,这种官员称为"裁判官的事情",这是"治安官"这个词的起源。

总的来说,从秦汉到隋唐,主流的称呼是县令。

此时由于中原王朝是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度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在这些国家被称为一县之长的称号。

在宋代,"县长"这个称呼开始变了。

由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朝在宋太祖建立后,一方面武将因喝一杯酒而被剥夺军权,如何约束地方官员的权力也令人费解。

最后,唐朝的赵匡胤"裁判官的事情"受其职位的启发,他干脆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官员下来代表地方事务,这被称为"总督","知道"谐音是"Hold ",也就是掌管、主持的意思,相应的,历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头衔都得到了相应的"周知"、"治安官"、"治安官"等待"知道"前缀的名称。

这样,赵匡胤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刺史、太守和县令。从此,宋朝以后名义上没有正式的地方官,地方事务全由中央派出的官员代理。"县长"还有"治安官"一字之差的背后,是集权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你会发现在那些明清的电视剧里,州郡的高官都是"知道"前缀的标题。

但到了元代,郡守官改称郡尹,明清两朝,县令仍为郡守官,称为"七品芝麻官方"。

虽然知县的品级不高,但在明清时期做知县并不容易。很多读书人努力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却没有成为县太爷。

在清朝,一个人想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途径,要么通过其他买官推荐的方式。

在清代,一个秀才要过三关,即童子中考、乡试、进士,先后取得秀才、陪审员、秀才的功名,才有资格成为知县。每一关都不容易,竞争几乎是百里挑一。

而如果要买官,清末捐一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白银,相当于130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除非家境富裕,一般家庭根本捐不起。

但是,无论你是通过科举考试,还是买官,都只有做知县的资格。接下来,你要排队等候候选人。空缺"。

清朝时,中国有1500个知县职位,但每三年就有200多个候选人。再加上六年一次的大选考试和不定期的文科考试,即使在清初,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到了清末,买官之风盛行,甚至有更大规模的买官者被投入到这个候补池中。

只有现任知府去世或离任,才能补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的进士,在中国二甲排第88位。但他在北京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只好回到老家。五年后,他再次在京等候,恰好被沈骏郡的王运喜看重。在郧西的推荐下,郑板桥有机会去范县当知县。

郑板桥很幸运。有一个叫刘丽鸽的人等了26年。很多人等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圣旨。有一个叫王铸的人,等了20年,终于等到在靖西县上任的圣旨,但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半辈子,终于得到了这份工作,却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了财富,工作的地方往往与钱山相隔千里。为了走马上任,他们不得不借钱走马上任。上任后,为了偿还本息,他们只能搜索当地的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