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什么不让后人学习帝王之术?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4 17:52

说到刘伯温,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朱元璋手下最厉害的军事家,非常擅长掐指算命,甚至预测未来。对于这样的大师,他劝诫子孙不要学帝王之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前军事家诸葛亮,后军事家刘伯温"这句话。从这个民间传闻中,

不难看出刘伯温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与诸葛亮同级别的厉害人物。也有传言"刘伯温",凸显了刘伯温的勇猛,甚至略胜一筹,毕竟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三国统一大业,而刘伯温辅佐朱登基,足以证明他的勇猛。

刘伯温临终时留给后人的话是:"之后就不准你学帝王之术"这样的警告语。那么,是什么让他给后人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呢?他的后代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探索。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他出生于元末,考上了元顺朝的进士。后来在朱元璋的邀请下,于1359年成为起义军的军师,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出身书香门第,祖上一直是朝廷的高官,这让他从小所学的东西变得复杂,也可以说是"博学"投靠朱元璋后,他写了一封信,陈述时事十八策,都击中了起义军的弊病,受到朱元璋的高度宠信。

他不仅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还为他治理天下出谋划策,朱元璋称之为"我的卵巢"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他是一个很厉害的"预言大师"。

据说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是刘炼,次子是刘晶。兄弟二人都因父亲的传记而备受推崇,在朝中为官也很受重视。他们虽然把父亲的告诫放在心上,但追求做出成绩盖过了父亲的告诫,于是继续在朝为官,用一生所学造福百姓。

主持考试,并试图监督建议的刘炼是江西省的首席秘书,他参与了政治。元璋经常想重用他,但被胡党阻止,最后他被迫跳井自杀。他死后,留下一个儿子柳高。

刘晶:我从小就渴望学习。经典我都懂,喜欢讲兵,研究谋略,还会讲英语和侃。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授门使,授“杀敌"铁剑,百官违法,故纠之”。后来的谷宫留下了很长的历史,提到苏、辽、燕、赵、清、宁六宫的事务,是对的。朱元璋非常器重他。他的大哥死后,他继承了"诚意"一个标题。后来,朱迪发起了"京南之变"刘晶威胁南京,求见惠帝,提出十六条策略,但没有一条被采纳。后来又被派下去跟随李景隆军事北伐。战争中,李景隆不听劝告,结果一败涂地。明文健二年(1400年),刘晶带病进京,进入“卢文建”,以数万言述军务。刘晶没有听从,放弃了他的官职,退休到他的家乡南天。

去朱迪"京南"成功登上王位后,出于对刘晶才能的喜爱,他命令他回来做官。刘晶拒绝服从,恼羞成怒的朱迪下令将他逮捕并带到北京,试图当面恐吓他。见到朱迪后,他仍然坚决不接受官印,也没有对朱迪喊“万岁”,仍然称“殿下”,并说:“殿下永远死去后,你逃不出一& # 39;篡夺& # 39;词。"他称朱迪为无耻的篡位者。他因此入狱,当晚在狱中上吊自杀。

此后,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朝鲜。现在回想朱元璋的告诫,他们不学帝王之术,远离朝廷,也许是对的。他们不能非富即贵,至少能保命。顾名思义,帝王之术就是帝王治理国家,维护统治,权衡用人利弊的艺术!陪君子如陪虎。一步走错,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