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阎锡山晚年阳明山的生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3 17:52

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但很难界定哪些选择会是对的,哪些会是错的。而这些选择都取决于人的心态。在我国近代史上,我国出现过很多军事将领,他们曾经称霸战场。然而,这些轰轰烈烈的生活过去后,有些人可能无法适应那些安逸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可以享受舒适,

过着没有食物的生活。

我的前半生。

锡山,1883年生于山西。当时80年代,国家对外开放,国家遭受如此屈辱,有志之士自然投身军营为国家保驾护航。也许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阎锡山从小就在五营读书。好像那个时候的人还有"士农工商"他的父亲很期待儿子做出的这个选择,希望有一天阎锡山能成为一名统帅。

求学之路并不难,但阎锡山信奉"我最怕做事情没有毅力,努力半天也做不完,而且懒。特别害怕做事没办法,整天忙忙碌碌没办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你就不会成功。"这句话在学术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因为成绩突出被选去日本留学。

作为所谓的志同道合者,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有志青年不在少数,孙中山先生也在此时成立了同盟会。阎锡山在有幸接触革命组织后,立即加入了革命组织。自然,这是他与革命组织的第一次接触。从学校回来后,阎锡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回到了家乡山西。

20世纪初,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这些困境只是在萌芽状态,其中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的血腥掠夺更是严厉地指向了人民。曾经接受革命精神的阎锡山等人认为改变这种局面最重要的是推翻清政府。

但事实是什么呢?清政府将其推翻,但国内矛盾仍在增加,一任又一任戴着帝国主义面具的刽子手屠杀国家臣民。"实业救国"这似乎也是一个好主意。阎锡山支持袁世凯继位,成为山西地方领袖。在此期间,他主张建立许多金融和军事企业。但最终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举动还是失败了。

当人民还在水深火热的时候,抗日战争来了,阎锡山选择了加入国民政府。从一个侧面说明阎锡山的心思很活跃。所谓"识时务者为英雄"阎锡山能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位置。首先是要能够看清形势,做出选择。

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蒋先生的身上,但是一开始两个人之间有些矛盾,但是通过努力,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被扼杀了。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来临时,国家并不统一。两队也曾见过几次面,蒋先生门下的阎锡山自然支持自己的阵营。

但很快,面对国内的大势,他开始有了合作的想法。八年抗日战争终于告一段落,但中国爆发了内战。阎锡山的各部为了自己也参加了战争,所以他从山西来到台湾省

乡愁是浅浅的海峡。

当时每个从大陆来到台湾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但台湾省和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两岸断交,受伤的不仅仅是从大陆来台湾省的阎锡山等人。台湾省和大陆作为祖国的一部分紧密相连,普通人的亲属也分布在两岸。

海湾海峡终于抵挡住了人们回家的步伐。阎锡山当了半辈子的武官,到了台湾省却主动请辞,开始了云里野鹤的生活。此时此刻,阎锡山不再是一个在战场上战斗的将军,而是一个有文化的作家。从1950年来台湾省到1960年的十年间,没有身份加持的阎锡山在门前被冷落。

但是一点差距都没有,他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一个人就写了20多本书,更不用说业余时间写的那些书法作品了。从舞剑到棋书画的转变,说明阎锡山是各方面的杰出人才。连江先生都称赞他,说仿效许多国家的榜样,还不如一个阎锡山管理的山西。

除了写书,阎锡山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乡。中国人心里都有这个坚持,就是落叶归根,即使是弥留之际,也要在故居。阎锡山有五个孩子,但都不在他身边。他们有的在国外,有的战死沙场。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难过,阎锡山也是如此。

为了减少自己的悲惨境遇和思乡之情,他自己建了一个山洞。可以想象,山西地处北方,北方的冬天很冷,所以当时大部分人都住在窑洞里,窑洞这种建筑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防寒。

也许住在窑洞里可以暂时减少一些思乡之情,但是台湾省处于湿热带,当地环境不适合建窑洞,最后的房子只是一个形象。

人们想象中的血性汉子多是大碗喝酒吃肉的形象,但阎锡山并非如此。来到台湾省后,他开始过简单的生活,每天都有蔬菜和馒头。

大多数人吃青菜,但馒头是北方人的特色。阎锡山经常吃馒头,因为他想念他的家乡。就这样,台湾省的简单生活只持续了十年,阎锡山就去世了。因为一些政治因素,当时很少有人去祭奠他,只有一两个老乡,就连他的儿子也远在国外,不能来看他。

虽然阎锡山的晚年看似凄凉,但这是他的选择。像他这样意志坚强的人,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感到委屈,所以这种看似简单的生活,正是他所乐见的。人很少有主动权,能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幸运的。

从后世的评论来看,阎锡山真是个全才它在中国引起了多大的变化还不明显,但对山西来说,他是个英雄,他能在抓军队的同时增加地方经济收入,这是很多带兵打仗的人做不到的。所以,抛开一切政治因素,阎锡山确实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