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写手的稿费有多高?(写宋朝的书哪本比较好)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1 21:26

我们知道现代作家和作家需要一笔稿费来写东西,尽管目前国内的稿费标准如此之低,以至于许多作家不得不做其他工作来赚取工资,许多人将很难仅靠写作谋生。所以在古代,有一些类似稿费的费用。今天我们来看看宋代的稿费。

《隋书郑易传》中有个故事:郑翻译成圣

旨,有人谥号他"这支笔是干的。,阿正:"一分钱都拿不到,怎么跑笔?"之后,会有报酬"运行笔"的标题。

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到长门宫,在以泪洗面度过了一生。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她的心腹拿一千斤黄金,向司马相如要一篇文章。司马相如得知了这个故事,写了一千字,写了《长门赋》,讲了一个深宫和永祥的女人的惆怅和悲伤的思念。汉武帝深受感动,陈皇后受宠。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到了唐代,点缀书法已成为文人既定的写作收入。初唐四杰之首王波,文章写得又快又华丽,很多人请他代笔。因此,在家里"黄金和丝绸盈余"。

唐代书法家李咏曾任北海知府,也写得一等一的文章。朝廷和全国各地寺庙里的达官贵人都拿钱请他写文章。李咏一生写了八百篇这样的文章。接受遗产,也是为了巨人"。但他忠心耿耿,爱惜人才,经常用这些家庭资产来拯救自己的孤独。《新唐书》说,从古到今,写文章多钱多,谁也比不上李咏。

唐宪宗时,苏俪在一个雪夜出兵攻打蔡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西战役。淮西成功后,韩愈为淮西题词“平淮西贝”,但把功劳记在另一位将军韩红身上。韩红喜出望外,送给韩愈500匹丝绸。部将石气得冒着生命危险拆掉了朝鲜碑。虽然韩愈题词的表彰对象有争议,但这篇文章确实很精彩,可谓"写着写着,烟就飞了,纸就落回凤凰"。

据《中国物价史》记载,唐朝在开元盛世的价格是一匹绢马200元,一斗米13元。500帛,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据《中国度量衡考》记载,当时一斗米月重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要26元左右,买7690斗要199940元。也就是说,韩愈为这幅碑文拿了近20万元。这个碑文只有1505字,换句话说,每个字至少132元。

《容斋续》还记载了与韩愈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作家皇甫石。他在抚仙寺的碑上给裴度题字,裴度送了他很多车马,皇甫适还是不满意地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需要三匹马。你给的太少了!"裴度笑了笑,给了他九千帛。九千帛,折合三百六十万,一字一千二百,今天绝对让媒体捏一把汗。

晚唐著名诗人元稹去世,白居易为元稹写了墓志铭。元稹的儿子毫不犹豫地拿出银鞍、玉带、马车、绸缎,还有丫环给白居易的这个墓志铭配了一把像样的毛笔,相当于六七十万铜钱。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记载,他多次拒绝作为墓志铭的报酬,后将其捐赠,用于修香山寺。

据宋代户部园所言,宋太宗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宫廷文人"润币",还有"在舍人的医院里刻一块石头"。宋代官俸薄,皇室有此设置,也算是对文人的一种人文关怀。《玉琮考辨》中还记载,宋王于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二十一日一夜写了四篇文章,宋徽宗赏赐了他许多价值连城的御器。

翰林学士孙坚写了《大赦李太后》,宋仁宗读过"为月亮哭泣。除了明确的礼物,我得知我在东宫和老秘玩"。皇帝让秘书写公文还有礼物,按法律给臣下还有礼物,不言而喻。北宋名臣寇准祭奠丞相时,杨仪写了一本书,寇准"能破大事,不计细节",寇准认为"我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破例给一百金"。

明代润笔早期是个别现象,中后期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明代中期以后,润笔为文化作品的商业化做出了贡献。明中叶以后,严嵩、海瑞、张、汪道昆、王士禛等官员的文集。,充斥着社会文章,不管他们向权贵、清官、士绅倾斜,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偿的。也就是像海瑞一样,住在家里,有四十多亩薄地,也给人写稿,收礼物。

到了清代,点缀之风更盛。清初,病危的钱利用黄宗羲的文笔和他的名气,他的《墓志铭》、《诗序》、《庄子序》三篇文章,就赚了3200两银子。

清代郑板桥晚年写下的精彩散文《板桥润格》,明码标价的是自己的作品。他制定了自己的符文费标准,拒绝礼物,并写了一首诗说:"画竹不止买竹,纸有六尺高三千米高。让旧话重提,一如秋风掠过。"他的六个亲戚都不承认,只认现金,真的很让人震惊。据考证,郑板桥《板桥润格》作于乾隆中期。每两银子约值五百字,每斗米值六十字。也就是说,郑每次大动作,可以买50斗米,也就是10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