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姚崇用什么方法治理蝗虫?姚冲灭蝗故事简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11 16:00

蝗灾是一种非常棘手的自然灾害。大量蝗虫破坏食物,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发生饥荒。在古代,蝗灾是人民的噩梦。唐玄宗年间,河南、山东等地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民众面对大量的蝗虫束手无策。后来宰相姚崇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官民齐心,

终于把蝗虫赶走了。姚崇用什么方法控制蝗灾?让我们来看看这段历史。

据报道,一场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肆虐,据说是20多年来罕见的,目前已经蔓延到印度、巴基斯坦和南亚其他国家。2020年2月11日,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希望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短缺。

这场蝗灾与洪水、干旱并称为世界上经常发生的三大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不可低估。从古至今都令人震惊。它的始作俑者是蝗虫,又称蚱蜢,俗称"蚱蜢",是著名的药食两用昆虫之一。他们擅长飞行和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植物叶片为食,造成灾害。

在我国历史上,蝗虫造成的蝗灾并不多。唐代著名的蝗灾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唐玄宗开元三、四年和唐玄宗干福二年(875),达四次。

开元三、四年的蝗灾,也就是公元715、716年玄宗开元年间发生的蝗灾,主要爆发在山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这种连续两年的蝗灾,可谓是一片蝗云,铺天盖地,所到之处,一扫而光空。有些无助的人在受灾的农田旁烧香祈祷,有些人献上各种祭品,但就是不敢杀蝗虫。

以至于史书云:“开元三年,山东蝗虫;开元四年,山东蝗灾又起,百姓祭拜,不敢捉。"

这种情况震惊了唐朝朝野,唐玄宗更是忧心忡忡:长期下去怎么办?于是他召集朝臣商议。

危难之际,时任宰相的政治家姚崇冲破重重阻碍,力劝灭蝗,果断治理蝗灾,让老百姓“耕其田”。

这就是著名的“姚崇智黄”。

第一,姚崇本人

姚崇,字之,公元651年生于陕西。他从小洒脱,讲究气节,勤学习武。二十岁以后,他开始读诗、读书,燃烧的才华得到巩固,从而“名扬四海”,全唐诗现存《秋夜望月》、《夜渡江》等6首。《全唐文》载文二十四篇,文集十卷。

姚崇年轻时以孝敬皇帝(李弘饰)的身份步入仕途,后又靠自己的实力参加考试。不久,他被授予周浦司库参军,并因管理有方而被调到夏关当医生,后来又调到兵部当医生。

公元696年,武则天在位期间,契丹李忠心耿耿,孙万荣反叛,入侵河北。基于此,45岁的兵部尚书姚崇提出了自己的有序军务处置方案,得到了武则天的赞赏。

乱局平定后,武则天提拔48岁的姚崇为兵部侍郎,后又调任兵部,封为宰相,生活俭朴的姚崇如今已跻身唐朝重臣之列。

"龙政变”后,武则天仍位于其子唐中宗,姚崇被贬为中州刺史。景云元年,唐睿宗继位后,59岁的姚崇被召回朝鲜,重新担任宰相。他与著名人物宋景合作,先后登上皇位,颇有初唐"贞观之风",与宰相方、杜如晦并称大唐"四贤人"。

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姚崇再次受到尊重和重用,成为兵部尚书兼和平大臣。后来封梁国公,迁中书岭。

于是,阅历深厚的三朝元老姚崇充分发挥其辅政才能,提出十件事说,致力于社会改革和推行新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姚崇除蝗”就是这里的表现模式之一,为后来的“开元史圣”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由此,姚崇也被后人誉为“救丞相”。开元九年(721),姚崇病逝,享年71岁,被追封为太保、扬州刺史,谥号“文镇。

二,“姚崇治蝗”的困境

在那个时候,控制自然灾害,特别是灾难性的灾害是非常困难的。当时没有有效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武器来防治蝗虫,甚至思想认识也远远不正确。

由于古代人对蝗虫的敬畏,认为蝗虫是神,使得人们普遍质疑“灭蝗”的正确性。

即使在繁荣的唐朝,科技知识依然匮乏,唐朝人民深受其影响。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蝗灾"等天文现象,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果强行清除人们恐惧的蝗虫,不积功德就会受到上天的谴责,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为此,人们对“消灭蝗虫”没有多大热情。

即使是重量级的法院官员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大唐"山东蝗灾"发生后,最典型的就是并州刺史倪若水的拒捕。消灭蝗虫”而卢怀申总理对“消灭蝗虫”不愿承担责任。

三品使、时任汴州刺史的倪若水第一次接到朝廷“灭蝗”的命令,赵前皇帝刘聪以治蝗不力为由,对朝廷的命令提出质疑,并公然拒绝。消灭蝗虫”这个命令是不正确的。

这一点在《新唐书》中记载得很清楚:倪若水说:“除天灾,人要德。如果刘不消灭蝗虫,危害会更大。"

同为宰相的陆怀深更是不愿意承担责任,隔空呼应,面对蝗灾直言不讳。自然灾害",应该敬畏,这不是人类可以克服的,如果决心消灭蝗虫,将导致更大的灾难。

朝野议论纷纷,这让李隆基唐玄宗很担心:“谈判者一吵就起疑,然后要求拜”。

在空《姚冲之黄》之前的压力下,我们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包括皇帝的焦虑,礼仪的反对甚至阻碍,民众的不认同...

姚崇成功治理山东蝗灾的难度有多大?不言而喻,几乎不可能上天。

三、姚崇是如何成功应对蝗灾的?

困难并没有阻挡姚冲。这位不朽的圣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勇气,克服了每一个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控制了蝗灾。

面对人们对蝗虫的敬畏,质疑“消灭蝗虫”当最大的疑问是是否正确,姚崇果断采取“夜间掩埋”,派御史作为捕蝗员,带领百姓夜间烧了一把火,在田边挖了一个坑。因为蝗虫怕人,所以很容易抓到。抓到蝗虫后,用火烧,埋在附近的坑里。

此举不仅可以科学地“消灭蝗虫”,还体现了对蝗虫的人性化处理,得到了当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样处理蝗虫是恰当的。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也明白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导致自身不可避免的饥荒。

"晚上埋葬"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一旦"消灭蝗虫"在思想上理解为"解放"之后,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参与到应对光明灾难的行动中来。

所以“夜间掩埋”随着蝗虫防治的广泛实施,效果越来越明显。

面对汴州刺史倪若水和宰相卢怀申跳出来“泼冷水”,姚崇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对边州刺史倪若水给予正面回应,引导他带头灭蝗。

姚崇针对倪若水的反对,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肯定地指出自己比不上灭蝗失败的前赵皇帝刘聪:刘聪哥哥的优越地位是“伪主公”,& quot消灭蝗虫“明摆着,玄宗皇帝李隆基现在是太子的位置,理直气壮。”消灭蝗虫”怎么会失败呢?如果你不全心全意去做“消灭蝗虫”的工作,那么“消灭蝗虫”不就失败了“借古讽今”的罪名吗?

不是一般人的倪若水听出了姚崇玄学的声音,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再反对,于是带头积极配合“灭蝗”:& quot怕水就竖着抓,得14万石蝗虫。"

这是在全唐文的《报告倪若水的捕蝗计划》中姚崇对倪若水的质问所作的详细描述:

刘聪也是伪大师,德行无敌;今天的神圣王朝也是无敌的。古代戒备森严,蝗虫避境。如果修德可以被鼓励,那就没有美德了吗?今天坐看苗,忍而不救,就饿了。怎么才能安全?在宰相卢怀深得不到支持的时候,姚崇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自己的愤怒。

论陆怀深“凡天灾,安全可由人力控制,若杀多虫,必有敌意……”,姚崇当面“引经据典”反驳得明明白白:当年,楚王毫不犹豫地吞下水蛭,终于治好了顽疾;孙帅奥果断斩蛇,从而降低了加持。现在蝗虫还是可以赶走的。如果任由它们肆虐,山谷将会被吞噬。那时人们会做什么?灭蝗救人。如果有什么灾难,我在姚冲一个人承担,不会把责任推给你!

一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话语,表现出姚崇坚定有力的声音和负责任的精神,让卢怀申无言以对。

在唐玄宗犹豫不决、忧心忡忡的时候,姚崇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政治家的勇气、水平和成就。

山东发生蝗灾时,姚崇上奏玄宗:

《诗》说:抓贼,偿命。韩光武写道:勉励时局,劝农桑总督。"去别的地方吧,还有小偷。"这是除了蝗虫友谊。而且蝗虫怕人好赶,都是别人的,也不会怕劝他们救自己的地。晚上请生火,旁边,烧沸了,蝗虫也能排尽。古代没有赢家,特殊的人不用听。

由此“引经据典”,揭示“消灭蝗虫”的方法,有力地说服了唐玄宗,得到唐玄宗的批准,同意姚崇“消灭蝗虫”。

后来,面对唐玄宗的担心,姚崇及时耐心地报告和解释:过去曹魏时期山东发生蝗灾,蝗灾是隐忍的,以至于饥荒中人们互相吞食;后秦时期,蝗虫破坏了植被,以至于牛马无食可吃。

然后,分析了当前严峻的蝗灾形势:蝗虫无处不在,而且会反复繁衍。而且河南河北的家庭隔一天没有粮食储存,人民没有收成就会流离失所,这也是国家的安全。再说了,如果不是全部杀了蝗虫,总比留下来惹祸强。

一个比较好的建议,一个陈述不好的关系,让英明的玄宗在权衡利弊之后,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让姚崇使出浑身解数“灭蝗”。于是,在关键时刻,唐玄宗给姚崇“消灭蝗虫”,姚崇才得以顺利完成控制蝗灾的使命。

"姚崇治蝗”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记性。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70年代出生,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