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是怎么复仇的?有多狠?(孙膑复仇用了多长时间)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9 06:52

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天下大乱的时候,政敌很多。他们大多实力相当,为不同势力效力。他们互相争斗过多次,很难竞争。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例。这两个人多次交锋,在战场上为每一寸土地而战。然而私底下,两人互相欣赏,让人津津乐道。然后就是曹操和刘

备,也是一对宿敌。他们有过合作,也从心底里认可对方,但更多时候是乱世中的对手。

另外,孙膑和庞涓,战国时期一起学习兵法的师兄弟,分别为两国效力,也是一对著名的宿敌。虽然来自同一个家庭,却反目成仇,最终一个终身残疾,另一个战败被杀。

当时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迫害他,按照犯人的规格在他的脸上纹身,还挖出了他的膝盖骨,导致后者羞于在人前露面,所以想去哪里都要坐车。那么,孙膑是如何进行如此奇耻大辱的报复的,采取的手段又有多残忍呢?

起初,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而小说《东周史》表明他们的老师是著名的鬼谷子大师。总之一开始两人关系不错,师兄弟互相进步,也是一种乐趣。后来,庞涓以为自己完成了学业,就先走了,在魏国当了将军,不久孙膑也应邀来到了魏国。

孙膑欢天喜地的去找以前的同学,而庞涓的目的是不让才华横溢的孙膑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重用。为此,庞涓利用职务之便,诬陷孙膑犯罪,并在他的脸上纹上了代表罪犯的耻辱纹身。仅仅毁容是不够的。为了不让孙膑被别人发现,挖掘他的才能,庞涓很残忍,直接施以“鞭笞"”一种观点认为是去掉膝盖骨,但也有人认为孙膑的脚被砍掉了。

孙膑变得难伺候,不方便见人之后,庞涓彻底放心了,就让孙膑住在魏国。尽管被同学诬陷,沦落到人不像人的地步,但孙膑依然没有感到压抑。他和一个拜访魏的齐国使者取得了联系,并成功地说服他回到齐国。

孙膑来到齐国,首先用赛马的方式吸引了大将田忌以上宾相待,并得到了的信任和依靠。

之后的十几年,孙膑并没有主动向庞涓报仇,但正是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周宪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的一天,孙膑等人有了机会。这一年,魏国攻打南朝鲜,很快向齐国求援,而孙膑则用围魏救赵之计,直接指挥齐军向魏国首都进军。

作为曾经的师兄弟,孙膑还是知道庞涓的能力的,知道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招,对方可能不会轻易上钩。

因此,孙膑采用了“链计”。进入齐国境内的第一天,他就先让士兵埋下十万个土灶用来做饭。第二天,他让士兵把炉子减到五万;第三天,他甚至要求士兵只设置三万个炉子。得知齐军直奔大梁,庞涓当即决定率军回援,但又怕自己越来越早遭到齐人的伏击,所以一直小心翼翼,撤退的速度也是一慢再慢,力求稳妥。

结果当他看到齐军的土灶越来越少的时候,登天立刻认为这是齐军怕打仗,于是入关后就逃了。于是,庞涓立刻率少数精锐快速追击,士气低落的齐军措手不及。结果棋手孙膑早就在地形狭窄的马岭设下埋伏,估计好了等待庞涓到来的时间。

终于得到复仇机会的孙膑难掩激动之情。他派士兵砍掉一棵大树的树皮,露出白色的木头,并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的字样。

天黑了,庞涓率领精锐部队兴高采烈地来到这里。他一眼就看到了树上隐约的一个字。当他拿着火把去看的时候,齐军已经是箭无虚发,把身边的士兵都射死了。看到孙膑早已埋伏,庞涓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于是自杀身亡。临死前,他很不甘心地大喊:“成了竖子的名字!"。

综合来看,孙膑对庞涓的报复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孙膑逼死庞涓,以生命为代价让后者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属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其次,经过这场战争,庞涓名声扫地,而孙膑却成了人们眼中的大军事家,这让庞涓在社会评价中背负了孙膑的苦难;最后,孙膑有些恶趣味的“在树上题词”行为,正是从精神上、情感上,让庞涓也承受了他当年感受到的绝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