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杜甫在唐代也只能租房?唐代官员%都没房子(白居易杜甫生活年代)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8 20:13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人担心房子,古代人也有同样的烦恼。比如唐代,像白居易、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只能租房子住。当时,多达60%的官员没有自己的房子。当然,官员们有公共住房。但是如果你被降职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房子就再也不是你的了。但是唐朝被认为是最

开放的封建时期,所以人们自然不会把心思放在房子上,古人几乎几代人都住在同一个家里。一般来说,他们不会选择轻易搬家或需要新房子。

长安月下,处处灯火阑珊,车水马龙,大唐古代气象已上升为盛世气象。帝都周边的人都在努力生活在长安。无论西方、东方、南方,都到长安旅游,有的是科举,有的是经商。总之,繁盛的人口给唐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恩惠。

但是,大唐也开始患了"城市病"住房成了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普通人,就连唐朝的官员也为住房困难而焦虑。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四月:"在内务部,有4681-8名官员负责高质量的产品。除了1696名官员,其余都是穷人,没房住。每个家庭有半份温饱是合适的。"《旧唐书·宪宗传》90中的这段话指出,当时的宦官中,只有36.7%有房,其余63.3%...没有自己的房子。

高房价一直是唐朝的主要"城市病"长期以来,一些官员一直试图解决"Live "担心问题。

贞元三年,16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北京长安,带着自己写的诗去拜访大名鼎鼎的顾况,希望得到他的肯定,提高自己的名声。顾况在手稿上看到"白居易"他开玩笑说,这个名字是长安大米贵,生活不易!"等你看完稿子再看"长草是如此的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颜色变浓。野火从未完全吞噬它们,它们在春风中又重新长高了"(《告别古草》),他马上欢呼道:"好诗!有这样的天赋,活着有什么难的!"

但顾况还真以为白居易的才华可以立足长安。很长一段时间,白居易靠租房子生活。他之前在长安流浪了17年,担任礼部主宾,即阆中和知止专署,类似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在诗中,他描述了这种无家可归的生活。游历京都二十年,穷无处穷。与其羡慕蜗牛,不如躲起来。让我们站在一个圆锥体上,避免像一个流浪的木偶。"这首诗可谓是白居易在长安租房岁月的辛酸。

白居易只是唐代千千万万佃农中的一员,包括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长安更显凄凉。35岁来长安赶考,在长安城南租了个地方住,被迫迁居长安"八环"去别的地方生活。在破旧的房子里,看到自己的妻儿和自己一起受苦,他发自内心地发出"安得有几千万豪宅,天下穷人都幸福"这个的声音"那些贫穷的人。他虽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却冷得瑟瑟发抖,实在令人生怜。

是什么让大唐的房子如此稀缺?无非是当时的有钱人把房子都占了,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两套房以上,或者更多。除了有宽敞的房子,长安好地段的房子都被囤积起来了,还在郊区建了别墅,所谓"东都位于蓟县"、"你在吴桥建了一座别墅。诸如此类。其次,由于民居短缺,加上好的区域都被寺庙占据,唐代的房屋租赁开始走火。在长安,租房是普遍现象,很多人都习以为常,并不以此为耻。唐穆宗时期的高官郑权,为官清廉"几百个家庭成员,无数亩的房子,租房子住"。出身贫寒的韩愈对此非常推崇,曾说"可以说,穷则贵,仁者不富也有效。"

从此,租房成为没钱但需要长期在长安居住的官员的基本选择。按照白居易的收支水平,他"6000块的工资,每个月给绰绰有余"一个月可以赚16000便士。如果把当时的100便士兑换成现在的20元,一个月可以赚3200元。对于这个收入,白居易说可以出租,有一点结余,说明他对自己后期的生活水平很满意。当时出租行业的火是什么?甚至当时的王公们都亲自参与了这些商业活动"顺宗在东宫,给了三十万,做了唐朝和翟舍影后昌黎(贾)的主子。他还设了一个外层,过着流浪的生活,拿提成。"是太子给一个叫贾昌的人盖了一个大房子,并留出很大一部分作为出租屋收租金。

安史之乱后,随着唐朝经济实力的下降和社会的逐渐动荡,一度火热的租房逐渐降温,离乡、大面积迁徙开始充斥当时的诗词。由此可见,租房还是买房,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