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要杀永历帝康熙不是说放过吗(吴三桂如果不杀永历)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8 17:00

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在山海关战争中击败李自成,被册封为平西王。之后带领八旗战士南下,横扫江南半壁江山。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带兵入缅,逼迫缅甸国王交出南明皇帝朱由朗,也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杀

李咏,南明灭亡。同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太子,他被称为"与福建靖南王耿、广东平南王尚可喜;旧金山"。

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将军。自清朝以来,他多次升官封爵。但每一次复活,他都差点成就了对抗南明的壮举。南明帝朱由朗之后,吴三桂也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他不仅征服了自己的领土,而且他的儿子吴也成为了一名官员,吴家在一段时间内印象深刻。

当吴三桂杀死李咏时,康熙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入侵云南,李咏皇帝朱幼郎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甸国王收留。后来吴三桂在康熙元年,也就是1662年1月22日,侵缅王,把李咏皇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的帝制彻底被摧毁;1662年6月1日,李咏的父亲、儿子和25名家人在昆明碧子坡被弓弦勒死,年仅40岁。

此时康熙皇帝刚刚登基,年仅八岁。朝鲜的一切事务都由索尼、鳌拜、苏克沙哈和齐巴毕隆四位侍郎处理。因此,在这个时候,康熙没有说任何关于杀死李咏皇帝的事情。

吴三桂很清楚李咏皇帝必须死,这是他必须向朝廷缴纳的"军阀"。

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屈指可数,亡国之君和前朝执政家族都能得到大团圆结局。除了秦始皇留下的六国贵族,只有曹丕在汉献帝称帝后救了他。但在更换前朝统治者之前,还是要象征性地模仿一下尧舜,做出让步。

但是,清朝取代明朝的情况很特殊。正统的明朝不是被大清灭了,而是被李自成灭了。吴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带领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就是为了给崇祯报仇。这个时候,只有除掉明朝所有的皇族,清朝才能继承明朝,才能正统,所以李咏皇帝必须死,不管是被吴三桂杀死,还是真的押解回京,最后除掉。

但是,对于吴三桂来说,亲自处决李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吴三桂向朝廷表明与明朝断绝关系的决心。

纵观中国古代史,半招君一直是皇家统治者所忌惮的,尤其是半招王,手里握着兵权,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与其他三位招安王孔有德、尚可喜、平南、靖南王耿仲晶不同,吴三桂是最后一个投降的,甚至"强行"投降,而吴三桂在投降前后也是一再坚持,投降只是为了给崇祯报仇,而且还是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带领清兵入关,这不得不让统治者怀疑吴三桂对满清朝廷的忠诚。

而吴三桂这么说,李咏皇帝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他切断与明朝的联系,是忠于清朝,也是让朝廷看到自己的忠诚,然后可以让朝廷放心,保住他的爵位和财富,就算不考虑这些,他的儿子被北京当成人质,但也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

其次,吴三桂必须携带"叛徒"耻辱,这是法院希望看到的。

在传统忠孝观念的影响下,汉区民众和士大夫阶层虽然表面上屈从于吴三桂的影响,但内心深处却对吴三桂"向主寻求荣耀"行为肯定很被鄙视,害死了李咏,也让吴三桂彻底背上了"叛徒""叛徒"耻辱。这样吴三桂就会彻底失去南方的民心,把自己置于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就算吴三桂真的有二心,也得不到支持,这也让清朝对吴三桂放心不少。而这也成为了吴三桂想要向朝廷示好的原因"军阀"。

第三,吴三桂杀了李咏皇帝,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也算是朝廷"用刀杀人"。

如果李咏被护送到北京,别说长途跋涉,他可能会在路上遇到意外而功亏一篑。更重要的是,即使李咏皇帝去了北京,他也成了清廷的一份子"烫手山芋。,在"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歧视"还有"朱明血统"在你面前,无论你怎么处理,都会引起骚动。

而吴三桂在昆明率先处死李咏,可以说是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仅消灭了南明朝廷的末代皇帝,也铲除了南明的皇族血脉。更重要的是,不是满清朝廷自己做的,不会引起民族矛盾,不会影响自己统治的继承性和合法性,所以对吴三桂会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