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主要成员来自哪里戚家军最后下场如何(戚家军的组成人员)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7 23:26

戚家军是戚继光亲自打造的一支军队,也是整个明朝最著名的军队之一。有人称齐家军是16、17世纪东亚最强的力量,因为齐家军不仅保持着全胜记录,而且斩首记录也很高。除了戚继光优秀的军事思想,良好的装备调配也是戚家军具备如此战斗力必不可少的。当时齐

家军装备了最先进的装备,如佛朗机枪、大口径机关炮等,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齐家军的主要成员来自哪里?关于这个问题,以及这个单元的最终归宿,我们来看一下。

"十室之城,必有忠;开全浙江,是不是没有勇气!"这句激动人心的话是明代著名抗日学者戚继光写的。这就意味着,一个小镇哪怕只有10户人家,也要有忠诚守信的人。浙江真的没有见义勇为的人吗?

戚继光决心要招兵买马。

戚继光说这句话是在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59年。四年前,时任邓州卫世袭局长的何,经巡抚胡宗宪推荐,调到敌情最严重的浙江当了一员。

戚继光到任后,指挥浙江守备部队,在岑岗、台州等地与敌激战。虽然最后成功击退了敌人,但是戚继光发现这些士兵临阵退缩不听命令,毫无章法。当他们遇到敌人时,他们常常在战争前感到害怕。战斗结束后,许多士兵临阵退缩,甚至丢下武器逃跑。

于是在1559年,戚继光上书总督胡宗宪,说要亲自招兵买马,训练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铁军。起初,胡宗宪拒绝了戚继光的募兵想法,因为在明朝开国之初,太祖就按照唐朝的府兵制度设置了卫所制度,武将不得私自募兵。

而胡宗宪也冷笑道:"整个浙江都被敌人吓坏了。如果我们招募新的士兵,我们就可以赢得这场战斗,以前的将军早就这样做了,敌人也不会如此猖獗。"胡宗宪的话点燃了戚继光的斗志,坚定了他在浙江招募新兵的决心,于是说出了开篇的那句话。

在戚继光的坚持下,胡宗宪终于同意让他招。戚继光调查后发现,浙江义乌民风彪悍,经常有人为争夺矿山而大规模作战。大家都很勇敢,也很无情,所以他在这里招募了3000多名新兵,组成了"它闻名于世。齐家军"。

齐家军最后去了哪里?

为了对付敌人,戚继光设计了著名的"鸳鸯阵",作为一个单位,以较高的个人素质与敌人作战。从此戚家军简直成了敌人的克星,短短几年时间,横扫东南各省的敌人。平定南方后,戚继光被调往冀州抵抗北方蒙古鞑靼部落。16年,蒙古部落不敢过长城。

戚继光的成功,除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外,还依赖于上级的支持,如嘉靖年间的胡宗宪、万历年间的张,都是戚继光长期执掌兵权的靠山。然而,这种情况在万历十年,也就是1582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首辅张死了,而戚继光也失去了他在朝廷的靠山。随即遭到官方弹劾,最后被调到广东当连长。三年后,他再次被弹劾,最后回到家乡抑郁而死。

戚继光死后,戚家军没有传给儿子。据史料记载,戚继光共有五个儿子。除了英年早逝的二儿子,其他四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亲优秀的指挥能力,过着平庸的生活。长子齐作国继承祖业,为登州卫主任;三子齐,父命锦衣卫,都督、府尹皆知。四儿子精忠报国,父亲有百家保安,送给古代的将军;五子齐兴国,父韦锦益,分付后事,呈与将军赵勇。

相比五个不成器的儿子,戚继光的侄子戚锦已经成长为大明星了。据《明史》记载,齐晋是戚继光的二哥齐纪明之子,常年跟随戚继光。戚继光死后,一支戚家军由他率领。天启元年浑河之战,齐晋率领的3000齐家军和秦良玉率领的4000四川白杆兵与努尔哈赤率领的数万八旗浴血奋战数日。虽然全军覆没,但重创八旗,被清史家评价为"辽佐征战以来的第一场血战。"齐晋也战死沙场,被朝廷谥号为同治总司令,并封为“武烈”,可谓史书。

除了齐晋率领一部,齐家军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还参加了万历时期的多次战争,如抗日、援朝等。以齐家军为队的浙江兵是主力。在攻克平壤的战斗中,戚家军老将吴伟忠率军率先上牡丹峰,立下了一等功。

1567年,戚继光调往冀州时,并没有带那三千义乌兵,而是从浙江招募新兵,所以从此戚家军开始泛指浙江兵。在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击后金的战争中,齐晋和吴为忠率领的是浙江兵,而不是自己的齐家军,因为真正的齐家军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