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品德不好的诗人有哪些?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6 23:26

小时候,我们相信听过很多关于古代诗人的故事,老师和父母都鼓励我们向古人学习。上学以后,历史课本一般都是黑白分明,好人坏人分的很清楚。可惜人无完人。传说和教科书中的光辉形象,不一定是高尚的人物,比如下面这种。

1.匡衡从墙上偷光。

出自西汉大文豪

匡衡的故事,他年轻时凿穿墙壁,吸引邻居烛光下读书,最终成为一代文豪。现在用来形容人穷,学习努力。我们要学习墙里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苦学习的毅力和恒心。

这没问题,但我们完全理解这个人。匡衡早年在汉元帝的陪伴下,汉元帝做太子时对匡衡非常宠爱。他登上王位后,从医生晋升为大臣。匡衡早年对汉儒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深受汉元帝的喜爱。

很快成为汉元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在处理政治事务时,匡衡总是用《诗经》中的语句来反驳他的敌对朝臣。因为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所以当他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他总是支持匡衡。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的。当匡衡被封为快乐侯时,他的土地已经有31万亩了。匡衡仍然感到不满足,所以他利用这个错误将他的封地扩大了4万多亩。

汉代重新核定了匡衡的封地,发现了匡衡利用职权非法占地的事实。然后他向汉成帝报告,汉成帝收回了匡衡的所有封地,并将匡衡贬为庶人。经历了人生的转折和仕途的沉浮,匡衡终于从故乡走来,回到了故乡。

2.本杰明·沈李

第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辛苦苦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空 空而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描写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在农民地里劳作的场景空,大体表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生活,最后取"谁知道中餐每一粒都是硬的"这句近似而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真挚同情。

你写这样的诗应该是个好官,但好诗不是好人。

据《郧西之友》记载,沈李发迹之前,经常去一个叫李元江的人家,每次见到李元江,都叫他“叔叔"。沈李发迹后,李渊会主动降低自己的辈分,因为他想巴结他,称自己为"兄弟",对"侄子",沈李很不高兴,直到李渊称自己为"孙子",沈李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叫崔的巡检员,他与有学者之谊。有一次他特地来看望他,刚住了一家旅馆,佣人就和一个市民打了起来。却说知是宣州府巡抚崔的仆人,即斩了仆人和百姓,命人去捉崔巡抚,说:“我认得你。既然我来了,你为什么不和我见面呢?"崔督察连忙磕头道歉,却被捆住打了二十下。巡官崔被送到秣陵时,吓得连哭都不敢哭。当时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沈李的叔叔反过来成了他的孙子,沈李的朋友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沈李是一个残暴的官员,当地人民经常受到惊吓,许多人甚至越过长江和淮河逃跑,他们的下属向他报告说:“当地人民逃跑了很多。"沈李道:“你见过手里拿着麦子的吗?满颗粒永远在下面,那些谷壳随风而去,不用报。"

沈李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处理的。吴襄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74岁的沈李出任淮南公使。当时扬州江都郡太守吴襄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娶了一个平民为妻。沈李接到报告后立即逮捕了吴湘,并判处他死刑。但此案上报朝廷后,谏官怀疑有冤情,朝廷派御史崔元藻到扬州复查。崔元早调查后发现,吴襄受贿是真的,但钱不多,一介平民逼婚不是真的,所以没有死。但是沈李一意孤行,把吴襄送上了断头台。

根据报纸上的说法,事情的起因是扬州的禹王想娶广陵的美女颜为妻。不料严的干娘悄悄把严嫁给了江都县尉吴襄。刘群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唆使他人举报吴襄挪用公款,并强迫他与一个平民结婚。《袁贵之家》一书中说,要夺取阿燕,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所以一心要杀吴襄这个绊脚石。

3.朱救正义,灭人欲。

朱创立了理学。

朱这样一个人,曾经勾引过一个尼姑和他的媳妇。有人说这是朱对的错误安排。有人说是真的,争议很大,那么是真的吗?《宋史》共三十七卷:"监军建议沈继祖瓦解朱,给的秘阁写了一封信,制止了宫观。"。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十二月,我督办建议沈继祖弹劾朱等十大罪状"对君主的不尊重"、"对国家不忠"、"玩侮辱朝廷"、"损害道德"、"私人财富"等等,包括"引诱尼姑们以为她们是嫔妃,每个官员都会跟她们走","没有丈夫的家庭主妇怀孕了"。意思是朱有一次引诱两个尼姑做小妾,出去做官的时候就带着她们在城里招摇过市;朱家的媳妇在丈夫死后怀孕了...最后,她最后一次主张对朱斩首。薛竹"。这就是著名的"清远党案",也就是说所谓的"纳尼是妾"不是空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