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为什么安排两个人?他是不是不信任诸葛亮了?(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6 11:39

刘备托付孤儿的时候安排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但是还有一个李延。可能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诸葛亮才华出众,最受刘备信任。把这种事情托付给他,自然很让人放心。但是现实情况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李炎呢?是不是刘备并不真正信任诸葛亮?刘备托孤找

二人的理由是什么?让他们掌管异能者,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吗?

刘备一生征战,占领益州,天下三分。最后,他在与吴栋的战斗中失败,死在白帝城。临死前,他把协助刘禅的任务交给了诸葛亮。刘备一生善于伪装,临死也要伪装一段时间,所以"慷慨"平静地说:"继承人可以增补的,增补;如果他不称职,你可以自己承担。"必要时让诸葛亮代替刘禅自己当皇帝,并吓得诸葛亮跪在地上,说要尽全力辅佐刘禅,"忠诚的节日之后是死亡"!当然最后他也是这么做的,全身心投入,死了。

但是,刘备不仅仅是托孤给诸葛亮。当时还有一个大臣叫李严,也是孤儿大臣。反射记录,"我先主病重,独留诸葛亮一人,尚书命李严为其副手。"刘备明知道诸葛亮和李严关系不好。他为什么要同时把孤儿托付给这两个人?是因为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吗?

刘备之所以安排李延做孤臣,是因为刘备非常看重李延的能力。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统治的龙县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眼看起义规模越来越大,刘备忙于汉中军务,无暇顾及祁县。这时候正是李延,带着五千多士兵,打败了数万起义军,消灭了土匪高胜、马钦。

因李严谋反,刘备升为李严太守。李延辜负了刘备的重托。李严任犍为总督期间,兴修土木,兴修水利,整顿吏治,使当地经济繁荣,政局稳定。从官员到普通百姓,李炎的行为都受到了称赞。看着李延出色的完成任务,刘备自然没有亏待他。他从太守的位置上被提拔到朝廷中央,担任官文大臣、中卫之职,临终之际又选李严为托付孤儿的大臣。

同时,刘备选择李延为太守,也与当时蜀国的局势有关。刘备是益州外人。他要想在益州立足,就要得到地方势力的支持。诸葛亮随刘备进入益州,被称为"荆州学派"而李燕代表了当地"益州派"如果只任命诸葛亮为托孤大臣,那么益州派的人肯定会不满,甚至引起动乱。于是刘备任命李严为托管大臣,以稳定蜀汉局势,团结地方势力。

人总是会变的。当李延刚成为托孤大臣的时候,两人互相欣赏,都愿意一起复兴汉朝。可是后来李延开始堕落,"然而,据说和平在于荣誉和利润"(李炎后来改名李平),只想着荣华富贵。李严对诸葛亮的北伐也是消极应对。后来李炎也提出"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不合理的要求被诸葛亮拒绝了。

有一次诸葛亮北伐,李延负责运送军粮。由于天气恶劣,口粮没有按时送到前线。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错过小卖部是大错特错。但是,李严非但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想摆脱责任,把错误推到诸葛亮身上。"如果你想解除自己不做的责任,那就说明你不上进"。

更有甚者,李严还恶人先告状,给已故的刘禅写信说"军队以假道退,希望诱贼作战"也就是说,军队撤退是他们自己的计谋,为了引诱敌人进来!诸葛亮也生气了。两人撕破脸,直接将李延签发的所有信件呈交给刘禅。知道真相的刘禅把李延贬为平民。

如果诸葛亮和李严合作,可以更好地协调荆州派和益州派的势力,保证蜀国的稳定,说不定汉朝复兴还有希望呢!可惜李炎《欲盖弥彰》搞错了,想着掩盖。最终两人的明争暗斗也消耗了蜀国的国力,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