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后为什么把洛阳作为首都而不是长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6 09:39

唐朝时,原都城为长安,但武则天登基称帝后,迁都洛阳,并在洛阳打下基础。实际上,一方面,武则天建立武周实际上是夺取了唐力的政权,建立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她后来又重新掌权,所以武周只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但是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呢?出于什么原因

,或者像传言的那样,因为她害怕女王和萧淑妃的鬼魂,她不得不迁都吗?

1.洛阳及其首都的粮食问题。

地理上,长安城周边"八百里秦川",基本可以提供居民日常的食物需求。但实际上,由于长安城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富庶贵族和前来经商的欧亚商人,数百万外来人口所消耗的口粮是很难衡量的。陇西一带大部分是御马监的地盘,主要是朝廷用来养马,不用于农耕。

唐朝建立后,长安城的粮食储备日益萎缩。每逢荒年,皇帝都会带领妃嫔、大臣等各色人等前往洛阳"就吃"。武则天登基之前,有三四个这样的"乞讨食物"经历可能在武则天的脑海里留下了阴影:这样的行为和低等游牧民族类似"靠草生活"有什么区别?

相比之下,虽然洛阳罗易流域的粮食产量不及"八百里秦川"但是,它在当时有着无可比拟的便利交通优势——京杭大运河,始于杨迪统治时期的洛阳。借助水路运输,洛阳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东南的苏州、湖州获得粮食。

2.洛阳及其都城的政治问题。

长安城周围,陇西贵族、山东五姓七阀、江南士绅形成了稳固的权力中心,甚至强于皇室李,以娶名门女子为荣。以龙溪宗族为首的旧势力垄断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武则天推动变革的主要阻力。

东都洛阳距离政治中心相对较远,为武则天接触贫苦家庭的士人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武则天定都洛阳后,先后修改姓氏记录,用酷吏,开宫考试,加武艺,削弱士族势力,为贫寒士人入朝为官铺路。

放弃长安,定都洛阳,不过是武则天政治考量的结果。但在学术传家宝、书籍稀少的唐代,贵族控制教育文化仍是大势所趋,考上进士的人数也不多。韩愈考上了进士"龙虎榜"人数最多,只有23人。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

3.洛阳之所以被称为神都。

"沈度"名字来自"神舟"进化了。"神舟"它是中国的代名词。"神舟"“五德终始”一词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学家伊彦所写。

其中记载:李严曰"中国叫池县神州"。这意味着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被称为"神舟"。《鲁春秋十二代》载:"中央土壤,...它的皇帝,黄帝,它的神。""神舟"当指"中央委员之神"黄帝和后土居住的地方。

《孙楚文选〈为石钟嵘和孙好书〉》记载:"地球是中国的中山。"刘良注:"神州,洛阳也。"这说明"神舟"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从上元元年(674)起,武则天取"天后"自天授元年(690)起的16年间,吴为称帝做了大量的长期准备,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于684年改官名,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

广斋元年(684年)九月,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武则天在元朝改革中曾经这样解释过,洛阳之所以被改成神,是因为"镇星太小了,都录了好几年了。它反映了地球本质的美丽和坤游的象征。对皇帝感同身受,这个时候推荐是合适的。东都改为神都,行宫命名为太初宫。"

唐高宗死后,事情发生了"城镇之星太小了。零钱。在当时的人眼里,洛阳在划分上是对应天上的太尉院;洛水贯穿京城,对应天上银河。而镇星(木星)停得太小,是女性掌权的标志。

武则天认为洛阳是天造之城,有上天赋予的神力;她也是上天选择的统治者,她也有上天赋予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