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吗)
说起五丈原,相信了解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朋友都不会感到陌生。公元234年期间,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军北伐,最后因积劳成疾死在五丈原,也让五丈原为很多人所知。然而,五丈原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被困在这里,进退不得,最后只能带着一颗苦涩的心死去?
一
、五丈原的地理位置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上,北依黄土高原,南依秦岭,中有渭河,形成了“千里锦城,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因此,长安城的南侧被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地平原所环绕,如白鹿原、红谷园、乐游园风景名胜区、五丈原等。
从蜀的汉中到魏的长安,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秦岭。从汉中到长安如果要翻越秦岭,自古以来只有四条路线可以选择,分别是陈仓路、斜斜路、罗罗路和子午路。这四条路虽然都可以直达关中,但由于要翻越秦岭,崎岖险要,行军难度很大。我们今天谈论的是五丈原,它位于斜斜路(又名顾颉)的最北出口。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张武原本位于秦岭北麓,北有渭河横贯关中平原,东有渭河支流石头河。所以五丈原正好在斜谷出口处,南有秦岭,北有渭水,东有石头河,形成军事封闭空室。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从关中出发,最后到达五丈原。其实五丈原到长安只有200多里。当时诸葛亮在这里驻军,离他想征服的长安很近。
那么,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走斜谷的路线?
二、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说起诸葛亮北伐,我们通常说他“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只有三次走了岐山方向,另外两次,一次走了陈仓路,一次走了斜谷。
所谓祁山方向,其实就是避开秦岭四大崎岖山路,从古祁山路拐一个大弯,再往陇西方向自西向东进入关中平原。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次行军虽然绕了很远的路,但避开了秦岭四条崎岖的山路,有利于军队的行军和后方粮草的供应。
那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不取祁山,而选兵出斜谷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1.曹魏已经加强了祁山方向的戒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从岐山绕道而来。他在迂回的同时,还安排赵云带领一支军队从斜谷行军,让曹魏误以为这是蜀军的主力。其实诸葛亮出现在祁山附近是为了声东击西,让曹魏措手不及。可惜由于马谡的大意,蜀军失去了牵制曹魏援军的战略地位,曹魏援军源源不断,迫使诸葛亮放弃了之前的一切努力,退回汉中。
自北伐以来,曹魏加强了陇西地区的战略防御力量,牢牢守卫街亭关隘。所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还是从岐山发兵,但是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公元234年,53岁的诸葛亮知道时间不多了,决心在战斗中拼尽全力,于是选择从顾颉出兵。
2.诸葛亮为这次远征做了充分的战略准备。
从顾颉派兵最大的缺点在于粮草的运输和供应。由于秦岭山路崎岖,用马车车轮行进的运粮部队很难高效通过。
面对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他在汉中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劝农政策,鼓励民众务农;另一方面,他沿着斜谷修建了许多粮仓来储存粮草。同时,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即人力驱动的木制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山路运输粮草。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从斜谷出兵,在保证后方粮草供应充足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关中平原,对曹魏实施军事威胁。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比以往任何一次北伐都要好。可见他是想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间为蜀国争取最大的战略优势。
第三,蜀军为何止步于五丈原?
那么,诸葛亮既然准备得这么充分,为什么一出斜谷就止步于五丈原呢?原因还包括两点:
首先和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有关。刚才我们说了,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背靠秦岭,北依渭水,东临石头河,处于山水环绕的地理空室中。诸葛亮要想东征长安,必须设法渡河。
此时,魏国这边的司马懿早已在渭河边扎起了长长的营寨,等待蜀军的到来。同时也不让诸葛亮偷偷摸摸渡河,于是安排郭淮将军在渭河北岸进行机动防守,日夜巡逻。如你所见,诸葛亮一进入关中地区就遭遇了魏军的迎头拦截。双方在渭河沿岸对峙,一时无法决定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选择在五丈原驻军。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的防守策略。司马懿准确地分析到,蜀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问题和诸葛亮的健康问题,所以拖得越久,对蜀军越不利。基于此,司马懿采取了“立场坚定,拒不防守”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他就是坚持不了他的战术。诸葛亮为了激励对手作战,甚至送了一套女装给司马懿,从而嘲讽他是个胆小的女人。但即使这样,司马懿依然无动于衷。
可以想象,诸葛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想要前进,却被司马懿截住了。他想和司马懿决一死战,但对方坚持不下来;如果绕过司马懿的营寨偷偷过河,会在渡江途中被郭淮截住。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张武是诸葛亮最后被困的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司马懿“坚守拒守,坐等发功”的策略导致了他最终无法前进半步的窘境。
四、既然不能前进,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撤退?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诸葛亮不能前进,身体越来越差,为什么不选择退兵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诸葛亮当时的心态。在这次入侵之前,诸葛亮已经发动过四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在第五次北伐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利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利用与魏的战争,尽可能地为争取领土和战略上的优势。现在,他又一次没有一个成功的开始。面对余生时日无多,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部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打魏呢?双方和平相处不是很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曾经在《后例》中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蜀国只有一个州,要想和拥有九州之地的魏国抗衡,就必须尽快北上,尽可能占据领土优势。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差距会越拉越大,蜀国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诸葛亮曾说:“我斩贼,才能敌弱我强。如果不斩贼,王业会死。但是坐以待毙,到底是哪个?"意思是:我现在攻魏,以弱对强,胜算不高。但如果不进行北伐,蜀国迟早要灭亡。与其等死,不如集中力量向魏发起进攻,赢回一些优势。
这句话大体概括了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他打出了“王业不偏,中国贼不相让”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曹魏的旗帜以近乎军国主义的方式年复一年地发动北伐。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死了,就没有人能对付魏了,他只能面临灭亡的结局。
所以53岁的诸葛亮被困在五丈原。虽然他不能前进,但他仍然不愿意撤军。他宁愿派兵在五丈原开荒,以减少后方军粮的损失,也要一直与司马懿对抗。
最后,234年8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此时,他已经在这里和曹魏对峙了一百多天。
结论:
《三国演义》第113章,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时候,罗贯中写过这样一首诗:
凡事不由人,难以一心与人生抗衡。
的确,纵观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在与命运、与天道、与一个注定的结局抗争。他用一种“做你知道你做不到的事”的精神,实践着那句“尽你所能,至死不渝”的承诺。
然而,历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毕竟蜀国和魏国实力相差甚远,天下一统的大趋势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即使他有很大的天赋,也无法逆转历史车轮的方向。只能留下一句话"你怎么可能比我瘦"叹息声永远回荡在五丈原的山山水水中。
最新留言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