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万大军为何被孙武万人歼灭?(楚国百万大军)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5 03:52

孙武一直被认为是军事战略的鼻祖,军事战略是最神圣的。孙子写的孙子兵法不仅可以用在战场上,还可以用在现在很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孙吴也曾经有过以三万人歼灭二十万楚军的记录。以少胜多,真是历史上的奇迹。能够做到这一点,孙武真不愧为最神圣的军事家

。那为什么后来孙吴没能灭了楚国呢?

战争一直是人类最害怕的,因为那是血和生命的代价。一场战争的发生,代表了无数的牺牲。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幸运的,但在古代,战争几乎每天都有。特别是大国分崩离析的时候,诸侯国都会争地盘。春秋时期,吴国与楚国展开白刃战,吴国三战三胜,以三万大军击败楚国。

白驹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率领的吴军打的。孙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被尊为兵圣和孙子,是东方军事科学的鼻祖。

白居易之战也是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孙吴战斗记录。白居易之战是因为楚王的一次失误,酿成大祸。吴国的军队也从一开始就突袭了楚国的领土。楚国的将领离开军队后,因为鲁莽而落入孙武的圈套,战败的楚国从一开始就接二连三地失败。在孙吴的带领下,吴国只用三万兵力就打败了楚国的二十万大军,这场战役成为春秋时期最大的一场战争。

白驹之战直接打击了楚国在各诸侯国的地位,是一个大国被一个小国彻底打败的非常重要的事件。这让吴国名声大燥,过去看不起吴国的诸侯国都开始增加与吴国的贸易,为吴国之后的霸权奠定了基础。不得不说,孙武真是一个军事奇才。

楚国(公元前1115-223)是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是糜和熊。在周成王时期,楚人的首领熊逸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楚国。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楚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尤其是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的争霸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在春秋末期,楚国在新崛起的吴国手中遭受了灾难性的失败,这就是白驹之战。白驹之战,吴国出动了三万军队。结果不仅打败了楚国的20万大军,甚至差点灭了楚国。为什么?

首先,白驹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十四年)的一次远程攻势,当时吴王阖闾率领三万吴军深入楚国,在白驹(今湖北麻城市,后占领楚国都城)大败二十万楚军。据《史记》、《春秋》等史书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等诸侯国叫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加入联盟,商议讨伐楚国。对此,楚国选择了攻打蔡,以回应晋国与其他诸侯国的结盟。当楚国攻打蔡国时,一直虎视眈眈的吴国决定以援救蔡国为借口,出兵平定楚国。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将,阖闾弟弟为先锋,率领三万吴军攻打楚国。

吴军出动后,和也选择了加入。三国军队来到淮安(今河南潢川、安徽凤台)后,孙吴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先锋,迅速越过楚北的大隧道、致远、明月关(均在河南信阳市以南,豫鄂两省交界处),实现对楚的战略奇袭。当吴军突然深入楚腹地时,楚昭王自然十分慌乱,于是调集二十万大军,派凌子长、萨吉马申银旭去打吴军,看到楚军主动进攻,吴国君臣采取退敌之策,寻找机会决战,以退三家来达到以待功的目的,从而实现对楚军的打击。

战败后,楚军选择在白驹(今湖北麻城、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就在两军对峙之际,吴王阖闾的妹夫,率领他的五千前锋部队来到了楚营前。果然,楚军濒临崩溃,很快就被吴军打败了。之后,孙武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很快包围了申银的驻军。最后,沈见大势已去,就命令部下砍下他们的脑袋,报答楚王。在此基础上,楚昭王因楚军接连败退,率先逃离了楚国都城。于是,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入侵楚国都城(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北)。

最后,虽然因为秦国的支持,很难完全占领楚国的庞大领土,但是楚国还是成功地恢复了祖国。然而,赢得白驹之战的吴国却差点灭了楚国。原因是吴国能够以三万之众,击败二十万之众。一方面,吴准备充分,有孙武、伍子胥、苻坚等名将。就伍子胥而言,他对楚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孙武的战略奇袭计划也成为了孙子兵法应用中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就楚国而言,与晋国的长期争霸战争导致其内功明显丧失,再加上楚昭王之父楚平王的荒谬残暴,奸臣的任用,也导致了楚国内部的混乱,从而为白居易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总的来说,白驹之战成就了春秋末期的楚国,而吴国则成功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