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袁绍是怎样一个人?(袁绍这个人)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5 02:13

说起袁绍,其实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个人有点草包。其实边肖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人不仅是个草包,还是个枭雄,所以被误解是因为看多了《三国演义》。那么真实历史中的袁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和边肖一起揭晓吧!

袁绍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他出生在所有的氏族里。董卓在汉室衰微作乱时,发起义勇军,成为诸侯之首。后来经过多年的经营,占据了四州之地,周围的良臣、谋士、猛将如云,是一个全盛时期,对当时的政局影响很大。

但袁绍由于刚愎自用、自负的致命弱点,最终被比他小很多的曹操所淘汰,未能成大事。归根结底还是袁绍自身能力不够,格局太低。

陈寿评《三国志》中的袁绍"外宽内讳,足智多谋,优柔寡断,有才不能用,善闻不能收","这个国家被推翻并不不幸"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令人信服的。

四世三公,灭宦官

袁绍原籍汝南汝阳县。他的曾祖父袁安,曾经是韩司徒。自元安以来,袁氏四世都占据了“三公之地”的位置,所以他们的权力在全世界都是令人敬畏的。

袁绍相貌英俊威严,又能自降身份结交贤士,所以很多文人都来依附他。曹操从少年时期就与他交往,两人关系密切。袁绍从将军晋升为帝国顾问,并逐步晋升为钟君上尉和官员到李思上尉。

汉灵帝死后,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将军和袁绍计划将宦官全部灭掉,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把董卓招到北京,希望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太监钟长实、黄门听说后,都去找刀锋道歉,说让他处理。当时袁绍劝何进趁此机会把这些太监处理掉。再三规劝后,刀锋始终不听。与此同时,何进命令袁绍从洛阳派一名诡计多端的武官监督宦官,并命令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挑选200名温厚老实的虎贲卫士,随时准备入宫,代替手中拿着武器的宦官把守各寺庙的大门。

因此,段桂等人经常奉皇太后圣旨,召何进入宫商议,并借机杀死何进,造成宫中混乱。

弟弟袁绍和袁术在危机中把太监都杀了。没有胡子的人不管年龄多大,也被当太监杀了,死了两千多人。袁绍领兵追击段贵等人,段贵等人都跳黄河自杀,汉少帝于是回宫。

逃避灾难,渤海将起。

董卓召来袁绍,在朝会上商议废除年轻的皇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时袁绍的叔叔魏源被任命为太傅,袁绍假装答应:"这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应该出去和老师讨论一下。"董卓说:"刘的种子不值得留下。"袁绍没有回答,举着马刀侧身施礼,袁绍出去了,逃往冀州洛阳。

侍郎周易、城门校尉吴琼、何清等人都是当时的名人。董卓很信任他们,他们却暗中为袁绍出力,于是劝董卓说:"废帝是常人做不到的大事。袁绍不知道一般的恐惧,所以逃跑,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别的想法。现在,如果你急着给他悬赏,肯定会出事的。袁四代人对你好,一个人的知心弟子和追随者遍天下。如果他们收英雄,收弟子,天下英雄再乘势而上,那干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就不是你的了。还不如赦免他,任命他为县令,那袁绍就乐得免罪了,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董卓认为他们说的很对,就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并封他为村乡侯。袁绍于是和渤海郡一起揭竿而起,准备用这支军队消灭董卓。

巨手之计,天下之主。

从事居首劝袁绍说:"将军,你二十岁入朝为官,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当君主被废除时,产生表现出的忠诚;从洛阳送纸条,是董卓的恐惧;北渡黄河,渤海诸郡皆服。调动一县之兵,掌握冀州百姓,在赫哲族-朔州地区大有名气。黄巾军虽奸诈,布拉克山军虽嚣张,但若出兵东进,青州可平定;李讨伐黑山,张炎可灭;如果把头转向北方,公孙瓒必定灭亡;如果兵锋威胁到容帝,匈奴肯定会跪拜。纵横大江以北,据四州之地,广纳天下英才,捧百万之众,赴西京长安迎回皇手,恢复洛阳皇家祠堂,号令天下讨伐尚未收复之地。有这样的资本,哪一个能和你抗衡?经过几年这样的运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不困难。"

袁绍听后高兴地说:"这正是我想要的。"袁绍立即前往朝廷,并呼吁巨寿作为军队监督和将军魏奋。

指挥世界,威慑世界。

董卓派吴金胡木班,大工匠吴休拿着狄咸的书信劝袁绍就范,袁绍让河内太守王匡杀了他们。董卓听说袁绍占领了关东,就杀了袁绍的老师魏源等人。

这时候天下英雄大多加入袁绍,都想为他报仇,各郡一拥而上,都是以袁绍的名义打仗。这时候,韩馥害怕了,去见袁绍,要他离开冀州,然后去依附张淼。

后来袁绍派了一个密使去找张淼,在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密使和张淼低声耳语。韩馥当时在场,以为他们在算计自己。不久,他起身在厕所自杀。

如果失去了机会,灾难就会早早隐藏。

当初废帝不是袁绍的本意。当在河东时,袁绍派颍川人郭图作为使者去见。郭图回来后,劝袁绍欢迎狄咸到叶县,袁绍不同意。就在这个时候,曹操迎合狄咸,建立徐县为首都,并恢复了黄河以南地区。所有的关中人都加入了。

袁绍后悔没有把狄咸控制在自己手里,想让曹操把狄咸迁到鄄城建都,以接近自己。曹操拒绝了袁绍的请求。于是任命袁绍为太尉,当上了将军,但是袁绍辞去了侯爵,没有接受。

不久袁绍在易经灭公孙瓒,吞并其部。长子袁谭被发配为青州刺史。沮授劝谏袁绍说:"这样做必然会造成灾难。"袁绍没听说:"我希望我的儿子们每人占据一个州。"于是,他任命袁的次子为幽州刺史,侄子为并州刺史。

有计而不破,错失良机。

此时袁绍已有数十万兵,以沈沛、掌管军事,田丰、荀子、为主要谋士,颜良、文丑为大将,精选数百兵万马,准备攻打徐县。

在此之前,曹操派刘备去徐州抵抗袁术。袁术死后,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率军驻守沛县。袁绍派出骑兵帮助他。毛派刘岱和王钟去攻打刘备,但是没有打赢。建安五年,曹操亲自向刘备进军。

这时,田丰劝袁绍进攻曹操后方。袁绍不肯说儿子有病,不同意。田丰举手敲着地说"遇到这么难得的机会,因为宝宝生病而失去,多可惜啊!"曹操在沛县大败刘备,刘备逃往袁绍处。

官渡出钱出兵,却非良策。

袁绍进军溧阳,派颜良去白马攻打柳岩。沮授谏袁绍曰:“汝等如何?阎良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虽然他很勇敢,但他不能独立。"袁绍不听。曹操率军来救柳岩,与颜良交战,打败了他的军队,杀死了颜良。

袁绍率军渡过黄河,在演金以南筑起屏障,派刘备和文丑去挑战。曹操打败了他们,杀死了文丑。曹操在两次战斗中杀死了将军袁绍,袁俊非常震惊。

曹操回官道口时,巨手建议袁绍说:"我军人数众多,但不如敌人强大。敌人缺粮,物资储备不如我军。敌有利于速决,我军有利于稳定持久。我们应该慢慢地和他僵持以拖延时间。"袁绍不听,于是袁俊连接营地,逐步前进,接近官渡。两军交战,曹大败,退回关内坚守。袁绍命令士兵建造城楼,推起土山,从制高点向敌营发射弓箭。所有在曹的士兵都用盾牌掩护,他们非常害怕。于是,曹操命令士兵制造石车,用石头攻击袁俊的建筑,将它们全部摧毁。袁俊称之为霹雳车。袁绍命令他的士兵挖地道,想从地下攻击曹操的军营。曹操命令士兵在营地挖长沟抵抗,并派奇兵袭击袁绍的运粮车队,击溃护送部队,烧毁所有粮食。

吴朝战败,独自逃亡。

曹操和袁绍长期不和,百姓又累又困。很多人背叛袁绍,军粮不足。就在这时,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等人带领一万多将士北上迎击运粮车队。沮授劝袁绍说:"可以派将军姜奇带领一支军队在运粮船队的外围守卫,以阻止曹操的抢劫。"袁绍还是不听。淳于琼加入了运粮船队,驻扎在吴超,离袁绍的军队有40英里。

曹操留下曹洪镇守大营,亲自率领五千步兵骑兵夜袭淳于琼。袁绍派骑兵去救他,曹操的军队打败了他,逃跑了。曹操打败了淳于琼等人的军队,把他们都杀了。曹操率军回来,还没到营地,袁绍大将高览、张合领兵投降。

袁绍大军大败,袁绍、袁谭骑马逃亡,渡过黄河。袁绍的残兵假装投降,曹操把他们都活埋了。沮授来不及和袁绍一起渡过黄河,就被曹曹骏抓住,送到曹操那里,曹操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居寿后来打算逃到袁绍那里,于是被曹操杀死。

田丰的死让袁绍之嫉妒。

袁绍率军南下时,田丰劝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用兵多变,无规律可循。他的兵虽然少,但也不可小觑。还不如跟他打持久战。将军,你占了山河之固,还有四州之人。外交上做天下英雄,国内发展农耕训练军队,然后挑选精兵分头组建骑兵,轮番攻击敌人的弱点来骚扰他的黄河以南地区。他救右边,就攻击他的左边,救左边就攻击他的右边,使敌人疲惫不堪,人民不能安居。我们没力气做这个,敌人已经累了,不到两年就能打赢。现在你不必放弃夺取神殿的安全策略。你想通过一场战斗来决定输赢。如果不能成功,后悔就来不及了。"

袁绍不听,田丰苦口婆心地规劝。袁绍大怒,认为他动摇了军心,就把田丰套上了酷刑绳。袁绍的军队被打败后,有人对田丰说:"现在你将被重用。"田丰苦笑道:"如果我们的军队赢了,我就能保住性命。现在我军失败了,我怕我会被杀。"

袁绍回来,对左右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所以被他嘲笑了。"所以他杀了田丰。袁绍表面宽容儒雅,才华横溢,宽容大度,喜怒哀乐都看不见,但内心十分多疑,就这样。

繁华难复,无止境。

冀州多城背叛袁绍,袁绍开拔进攻,平定。自官渡之败,袁绍患病七年,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