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丕不派人刺杀司马昭,而是与他正面交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5 01:13

曹茂是继曹睿之后,魏国又一位血性君主。曹丕即位时才13岁,但已经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当曹长大后,他的权力日益下降,所以他有一个计划摆脱司马昭。但曹茂的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曹茂并没有派人刺杀司马昭,而是想直接与司马昭对抗,这无异于最后一搏

,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最后曹茂兵败身亡,死时不到20岁。也许是因为曹茂太年轻,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他能再忍几年,他可能真的有机会除掉司马昭。

魏国皇帝曹茂带着几个卫兵,想冲进司马昭的房子杀死司马昭。现在看来,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曹茂,也就是几个警卫员,还在这么大张旗鼓的做事。你怎么能杀死司马昭?

说起来,曹茂虽然很年轻,被杀的时候才20岁,但是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其实是一个精明谨慎的人。司马师要废掉曹芳,以郭太后的名义召曹太祖入京为帝时,一路上非常谨慎。当别人要向他跪拜时,他回礼。有人告诉他,你是皇帝,不用还礼。但他说,太后叫他来北京,又没说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也没说他一定要当皇帝,他不敢逾越。他被要求住在钱坫,他说钱坫属于已故的皇帝,所以他不敢住在那里。让他上车坐轿子,他就得走。

这一切都说明了曹茂的精明和谨慎。但是,这么聪明谨慎的人,他为什么带几个警卫直接去刺杀司马昭呢?这怎么一点都不像曹茂的风格?

换句话说,刚当上皇帝的曹茂是个精明谨慎的人。为什么他后来变成了一个鲁莽愚蠢的人?

曹茂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才14岁。他一当上皇帝,就派了很多身边的侍从四处巡视,了解世情,体恤民情,考察官绩。曹茂为什么要这么做?无非是联系地方官员,增进感情,让他们支持自己。

曹茂这一点,和刘贺到北京时所做的完全一样。刘贺做了这样的事,引起了霍光的高度警惕,霍光及时把他赶下台。曹丕这样做,虽然没有被司马师赶下台,但也引起了司马师的高度警惕,对他非常警惕。所以他联系当地官员的行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

第一次手术失败后,曹茂马上迎来了第二次手术。当时,镇东将军吴和扬州刺史文钦以司马氏家族连累朝廷为由,揭竿而起。司马师率军平叛。在此过程中,司马师眼部受伤,惊吓过度而死。临死前,他派人通知司马昭接管兵权。

曹丕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他命令司马昭不要去,并要求高级部长傅拓把军队带回来。曹太祖以为只要付伟把军队带回来,兵权回到自己手里,就可以镇压司马家。不过,司马昭也很清楚其中的得失,并没有听曹茂的话,而是直接去了,回来见曹茂带着军队。结果,曹茂的夺权欲望落到了空。

更严重的是,司马昭对曹十分警惕。一切基本都是我自己决定,根本不向曹茂汇报请示。司马昭有一个理由,曹茂还年轻,他的根本任务是读书,所以先把书读完。

当司马昭不把政务交给曹茂,只让他读书的时候,曹茂接触到的人就只有那些当老师教他书的大臣们了。

史料详细记录了曹茂读书时与老师关于《尚书》、《易经》的讨论。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曹茂与老师关于《尚书》、《易经》的讨论,其实就是曹茂的第三招。

在讨论《尚书》时,夏朝的邵康是曹茂非常推崇的人。但是他的老师们都很崇拜汉高祖刘邦。当时,曹茂和他的老师们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曹茂认为,邵康的复出意义重大。然而,他的老师说,虽然邵康繁荣,但它仍然是基于他的祖先于霞,夏柒,太康和中康。而刘邦是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是曹茂的第三次手术?因为曹茂要做的是像邵康推翻掌管国家大事的后羿一样推翻司马昭,从而振兴夏朝。他想引起那些老师的共鸣,然而,那些老师实际上是司马昭送给曹茂的,他们根本不听曹茂的提议。当他们称赞开国皇帝刘邦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为司马昭的篡权做准备。

那些老师在讨论易经的时候,还把尧舜之道告诉了曹茂,其实是在暗示曹茂,希望他能把皇位"适度"为了司马昭。

可以说,当时的曹茂没有自己的房间空完全被司马昭包围了。一般来说,师徒关系是最深的。然而,没有一个老师同意曹茂的观点。这样的曹茂当然陷入了绝望。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曹茂才会孤注一掷。在那一刻,他应该拿着一个"宁死不屈"这个想法。所以,他做了这么一件看似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