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羽张飞面对徐庶和诸葛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为什么张飞关羽服徐庶不服诸葛亮)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4 22:39

说起来,古代的文官和武将之间似乎总是有隔阂的。即使他们能相处得很好,之前也可能会有一些摩擦。比如廉颇从一开始就看不起蔺相如,而三国时期的张飞、关羽都不喜欢诸葛亮。但他们对同为文官谋士的徐庶却态度迥异,让人不解。是武将们对文官的不屑还是自身对

诸葛亮的偏见?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让诸葛孔明先生出山。第二年,曹操派夏侯惇去杀新野。刘备把两兄弟叫到一起。问:两位好兄弟,当夏侯惇带兵时,我们该如何迎敌?张飞说:可以派孔明去迎敌。刘备说:智慧靠孔明,勇气是二哥。这段对话说明张飞和关羽对孔明心有不满。后来出现的孔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和张不肯听我的话。师傅,想当兵,求个假剑印。

其实关羽是个骄傲的人,张飞是个疯子。刘备三顾茅庐,两兄弟忍着孔明在下雪天在门外装腔作势,自然让老大不爽。因此,虽然诸葛亮后来通过几次战斗让张观知道了他的才能,但他始终无法说服他们。为了彻底说服关羽,赤壁之战到了,孔明特意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走。表面上看,是因为上天不能消灭曹操,卖了他一个人情。事实上,在所有士兵面前,关羽精神受挫。

即便如此,关羽也一直不认可诸葛亮。包括张飞在内,他们对孔明的军事战术深信不疑,但对孔明的生活方式不满。孔明做事太招摇,让人觉得不痛快。所以关羽和张飞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性情中人。事实上,关羽后来中了梦露的圈套,结果刘封和糜竺都没有救他,感觉诸葛隐隐约约在那里。关羽失去荆州后,糜竺莫名其妙地投降了吴国。说糜竺早年追随刘备是有道理的。他是刘备的妹夫,没有理由投降。也许这里面隐藏着什么。

诸葛亮来了以后,关羽和张飞对这个丞相总是有些隔阂。是因为武将天生鄙视文人吗?不是这样的。因为以前徐叔来的时候,他和张观能够很快地融合在一起。

1.

徐庶和诸葛亮性格完全不同。他从不拖泥带水,不为过渡铺路。而且,这个人出山以后,打了一个漂亮的"三连冠"。看诸葛亮打仗是什么感觉?它很重。每一场战斗都要先有计划,就像后人对他的评价,每一件大事都有禅定。这种冥想总给人一种大战即将来临的感觉。因此,诸葛亮战争的特点是"如果它是轻的,那它就是重的。。无论战斗是大是小,我们都必须小心谨慎。

在《许书》中却不是这样。他是"轻量级"。徐庶面对的敌人是曹仁和李典。曹仁是曹操阵营中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的将领。樊城之战,关羽被淹,但他能够自卫,一直等到来到黄旭,终于在汉寿亭打败了关羽,汉寿亭是当时中国的一座大城市。那我们就来看看徐庶是如何用笑声让曹仁的军队化为乌有的。巧合的是,主战场也是樊城。

首战,曹仁派吕旷、吕翔为先锋出战。探马飞报刘备。刘备找徐庶商量。徐叔说:"如果有敌兵,就不应该让他们入境。可以使关公率领一支军队从左翼出发,与敌人中间的军队会合;张飞引一军从右出,与敌来到后方;公孙子引赵云派兵迎于前路:敌可破。"我们看到,虚数排列的第一个原则是"在国外遇到敌人"。不要在自己的领土上与敌人作战,而要在国外。结果这一仗打得简单漂亮。赵云单挑吕旷,张飞单挑吕翔。

你看,当徐叔安排张照云和他们见面时,没有人不满和抱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严格来说,徐叔不仅能排兵布阵,还是个侠客。书中程羽介绍,此人年轻,渴望学习剑术;在钟平的最后几年里,他尝尽了替别人报仇杀人的滋味,脸上带着头发走了,被官员们获得;问其姓名,他不答,但官被绑在车上,在城中击鼓。今天,城里人都知道了。知道它的人虽然不敢说话,但同伴们还是偷偷把它救了出来。但他通过改名换姓逃离了学校,拜访了著名的老师,并试图与司马徽交谈。

这段话显示了许舒的三个特点。一是侠义(报仇杀人),二是积累人脉(别人认识他但不背叛他),三是水镜先生的朋友。这与诸葛亮、庞统等人不同。诸葛亮和水镜先生应该是师生之友,而徐庶和水镜先生是朋友。

徐叔直爽的性格很贴近两人的心意。他看到刘备骑的那匹卢马,马上说这匹马害了主公。刘备说,已经阻碍了。于是他讲述了马跃檀溪的故事。徐叔接着说,这就是救世主。这匹马最终会阻碍一个主人。为什么不找个仇人,把马给他骑,等这个人过去了,再骑,自然没事。刘备顿时变色,说刘先生没有教我正确的方法。许舒说,他一听国君仁政,不敢就信了,就用这种说法试了试耳朵。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徐叔做事很开心,基本上行动上直奔主题,言语上也很直。很快,他对刘备的诱惑就结束了。刘备拜他为军师。相对于诸葛亮对刘备的试探,徐庶的试探简单直接,其实体现了一种自信。不是诸葛亮不自信。诸葛亮太爱自己,更多的是提高刘备对自己重视的一种方式。

然后在与曹仁的第一战取得胜利之后,徐庶立刻开始准备第二战。曹仁虽然轻敌,但绝不是饕餮之徒。第二仗,曹仁给了徐庶一辆八门金锁阵。结果徐叔得了一瞥,破了阵。然后,徐叔看到了突然兴起的信风,把手指放在了上面。这是"敌军夜间抢劫了村庄。这个阶段。于是开始安排与曹仁的第三次战斗。这一仗,看似简单,就是先以火攻,后以水攻,最后派关羽取樊城。至此,曹仁彻底被徐庶击败。

2.

徐蜀山,没有任何排场依靠,没有任何豪言壮语,连环三战干净利落地拿下樊城。这自然是徐庶的责任,但张照云对徐庶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保证了三战的漂亮胜利。对于徐庶的才华,曹操阵营程昱说,徐庶的才华是昱的十倍。所以后来,曹操采取卑鄙的手段,劫持了徐庶的母亲,让徐庶来到曹颖。

徐庶因为刘备的仁义,主动为刘备效力。徐庶收到伪造的母亲信后,去找刘备说明情况。当时孙淦告诉刘备,徐庶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不如不放他走。曹操不肯去,就杀了他妈。当袁死的时候,他要为他的母亲报仇。攻击曹操。刘备说:使人杀母是无情,我却用我的儿子;留其不去,以杀其子母之道,是不义。我宁死也不做任何不仁慈和不公正的事。由此可见,刘备的仁义绝非虚情假意。徐叔走了,诸葛的举荐来了。而且,他把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他说,拿它和某一个比,就像夫妻耳和夫妻耳。

可见徐叔是很谦虚的。纵观诸葛的一生,没有这么谦虚的话。当然,诸葛亮确实很有才华。然而,正是因为他的谦虚,周瑜一次又一次地想杀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多次将自己置于险境,又多次凭借自己的伟大将自己从险境中解救出来。诸葛亮的人生经历,有时也是蜀国经历的缩影。很多时候,他其实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马苏失街亭为例。与其说是马谡的错,不如说是诸葛亮的调度错。如果没有街亭,怎么会有空城市计划?就算是借草船之箭,也是不得不逼出来的妙招。

所以,比起徐庶,诸葛亮善于未雨绸缪,诸葛亮善于救人。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

作为徐庶,他最后一次露面是在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大营。徐叔这次出场是道袍加竹冠。他一把抓住童悦,说"你怎么敢!黄盖用了苦果,阚泽发了假投降,你来献上一系列招数:恐怕要永烧了!你要瞒着曹操,也要瞒着我!庞统的这个电话吓坏了凤雏。一看徐叔就放心了。最后,他给徐叔出了个主意。烧军舰前,徐叔逃离战场,从此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