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夏侯玄为什么不敢抵抗司马懿?如果夏侯玄起兵司马懿还能成功么?(夏侯玄为什么被司马懿杀)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4 11:26

也许司马懿没想到平陵会发生政变,但曹爽根本没反抗,直接双手投降了。曹爽当时不是还有机会吗?其实是曹爽自己放弃了反抗的机会。如果能暂时退守后方,从城南和洛阳调兵遣将,或许还能和司马懿一战,但曹爽当时已经没有斗志了。但是夏侯玄手中有数万兵马,他

为什么还不敢反抗司马懿呢?夏侯玄作为曹植的亲戚,与司马懿是姻亲,但是在司马懿杀妻之后,按理说夏侯玄应该是非常想为妹妹报仇的。他失去斗志了吗?

当司马懿在平陵发动政变时,夏侯玄一直没有这样做,这真让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曹爽对夏侯玄很好。夏侯玄和曹爽是堂兄弟(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儿子),当夏侯玄还是曹操的皇帝时,因为得罪了曹操,曹操把他从黄门侍郎贬为羽林监。后来曹操死了,曹爽当了辅政大臣,就被提拔了。先是当了正式的仆人,然后保护军队,再后来当了西部的将军。

第二,司马懿和夏侯玄的关系不好。夏侯玄曾经向另一位侍郎司马懿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司马懿也认为这些建议是好的,但他认为已经来不及实施了。显然,由于夏侯玄的威望很高,司马懿害怕夏侯玄,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说,夏侯玄也应该帮助曹爽。

第三,夏侯玄有能力阻止平岭政变。夏侯玄当时是西征的将军,永州和凉州的军事指挥官。他全副武装在前线。其实带兵对抗司马懿很容易,也很成功。因为夏侯玄作为皇族成员(夏侯家族和曹家族是一个家族),只要站出来喊一声,就准备拿下司马懿,这很容易。

然而,夏侯玄最终没有这样做。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把他从边境调回来,让郭淮接替他的位置,他就尽职尽责地交出兵权,回到长安。被任命为大鸿胪、太常等闲职。后来司马懿死了,司马师当政,他还在"李锋政变"在事件中,他被无辜杀害,三个家庭被消灭。

夏侯玄的最终结局可以说是由他造成的。那么,他为什么不那么做呢?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曹爽的态度让夏侯玄不主动。曹爽没有听从桓范的建议,在平陵政变中反对司马懿,而是选择了轻易屈服,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夏侯玄的判断。

事实上,高平陵事件后,曹爽是有能力对抗司马懿的。按照桓范给他的分析,一是他手里有天子,可以对天下发号施令;第二,他到了许昌之后,许昌不仅有兵工厂,还有足够的兵力;第三,桓范作为大农,还可以调配天下粮草。曹爽条件这么好,不选择和司马懿对抗。毕竟,夏侯玄是一个没有直接利益的人。他为什么要出现?

第二,夏侯玄高度重视国家大局。为什么我说夏侯玄以国家大局为重?因为当司马懿召唤夏侯玄去北京时,夏侯玄的叔叔夏侯霸建议不要去北京,同时建议他干脆投降蜀。当时,夏侯玄说:"我住在库鲁吗?"我是说,我怎么能向敌人投降来拯救自己呢?显然,夏侯玄非常重视国家的大局。他知道一旦造反或者投奔蜀国,就会引起魏国的动荡和分裂,对魏国肯定是不利的。

第三,夏侯玄有名人的风范。夏侯玄是一个著名的人,他是玄学的代表人物,他是"思聪"一个。作为当时的名人,他讲究一种风度(魏晋风度),就是面对大灾大难不畏艰险。当年,夏侯玄靠在一根柱子上写作。雨下得很大,雷声打在柱子上,把他的衣服都烧焦了。但是,他还是笑着继续写。这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名人的风范。一个有名人风范的人,应该是心平气和,光明正大的,绝不会做出兵变之类的事情。

夏侯玄实际上对一切都看得很清楚,但他不想找到一种方法来避免它。司马懿死时,有人对夏侯玄说:好了,威胁解除了。夏侯玄摇摇头说,你错了。司马懿还活着,凭我和他多年的交情,你还能不杀我。他的两个儿子肯定不会放过我。果然,他最后被司马师杀死了

直到去世,夏侯玄仍然是一个名人。三国志:"在我即将割东市场的时候,我色不变,行动自足。"这是夏侯玄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