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献帝真的是傀儡皇帝吗?(汉献帝是谁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4 00:13

长期以来,东汉末年被曹操挟持的天子汉献帝一直有一个"傀儡皇帝"爵位,先是在董卓手里,后来董卓死后在曹操手里,被称为天子。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自由和权力。在之前的几十年里,他可能没有退位后被封山的日子过得舒服有价值。但是,这能说明汉献帝是个傀儡

般的皇帝吗?他真的那么弱吗?

汉献帝刘勰是汉朝最后一位君主。很多熟悉《三国演义》的人"三国迷"总的来说,他一定是个熟悉的人物。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个汉献帝与汉末浩如烟海的三国英雄相比,从来都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他有皇帝的贵族身份,但由于他手中没有军队,没有掌管天下的实际权力,他只是曹操手中握有的一个傀儡,一张操纵的政治王牌,自然在汉末三国的历史进程中起不到关键作用。

后来曹操死后,因为北方统一了,局势比较稳定,曹丕就轻而易举地把汉献帝这个无用的摆设赶了出去,然后换成了魏文帝。这不仅仅是小说里写的,历史书里也有,而且很多现代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怀疑。那么,这真的是历史事实吗?

首先,汉献帝不是一个懦弱无能无能的人物,而是一个知大事,识大局,关心天下,关心天下,有战略眼光,很有治国之道的皇帝。以前我们评价汉献帝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曹操批评汉献帝的一句话:"生在宫里,比女人的手还长"就是汉献帝出身深宫,娇生惯养,空有意志,没有和平治国的能力。其实恰恰相反,汉献帝从小就命运多舛。他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因宫廷斗争被皇后何毒死。因此,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母亲长什么样。他从小得不到母爱,生活应该很苦。

后来董卓入侵洛阳,废了少年皇帝刘辩,立刘协为帝,胁迫他到长安。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后,他的军阀在长安作乱,一片兵荒马乱的气氛。汉献帝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小年纪就要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被磨练无数次,非常不易。他怎么能先和那些纨绔子弟比呢?再者,汉献帝刘勰从小天资聪颖,处事得体。虽然董卓让他当皇帝是因为比较容易控制的原因,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他更"帝王风范";当董卓率领大军来到洛阳郊外,遇到刘辩和刘协时,刘辩立刻吓得哭了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年纪小一些的刘协却临危不惧,回答了董卓的问题。我在长安的时候,闹饥荒,汉献帝命令大臣开仓放粮。结果大臣自盗,饥荒依旧严重。

汉献帝通过宫廷煮饭实验揭露大臣的罪行,但没有下令按罪斩大臣,而是打了他几十板子,然后让他再处理此事。大臣自然不敢再耍花招,很快就把救荒的事处理了。

第二,汉献帝绝不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傀儡。虽然汉末军阀执政,局势混乱不安,但人们对皇权的认识与今天的人有很大不同。皇帝在他们心目中仍然有着非常神圣的权威,以至于他们虽然为叛乱而战,却从来不敢轻易染指皇权。就算是曹也不敢操纵整个朝廷的局势。他的很多决策和命令,都要经过汉献帝的批准,才能对外发布。

第三,献帝的所作所为影响深远,甚至扭转了汉末三国的历史潮流。为了摆脱长安西部军阀的控制,重新稳定世界局势,汉献帝做出了东归洛阳的决定。事实证明,汉献帝的这个计划是有战略眼光的。东汉故都洛阳,有君临天下的优势。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汉献帝不遗余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汉献帝的回归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局势。实力相对较弱的曹操,在建都汉献帝后,拥有了中央政府统率天下的优势。面对汉献帝的命令,地方军阀即使不愿意服从,至少也得装腔作势。

当时曹操北面有袁绍,南面有刘表、袁术,东面有吕布,都远比曹操强大。汉献帝的到来,加大了这三方的压力。吕布表示支持中央朝廷,立即解除了与袁术的良好同盟关系。袁术称帝,立刻遭到四面八方诸侯的声讨,很快就在众人的夹击下灭亡了;官渡之战中,刘表本与袁绍是盟友,但由于汉献帝的存在,不敢出兵进攻曹操后方,而是采取中立态度,让曹操与袁绍决一死战,解除了曹操与袁绍之战的一大隐患。

南方势力本来就很弱,依附于袁术势力的孙策因为支持汉朝,得到了汉献帝的大力支持。汉献帝给了他官衔和爵位,委以平定南方的重任,使他由弱变强,名声和权力大增。这样,他消灭了东南的一些割据势力,南方逐渐走向统一,为日后吴栋集团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汉献帝与曹操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胁迫与被胁迫的关系,而更类似于一种合作关系。在汉献帝的朝廷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隶属于曹操的集团,但也有很多臣子听命于皇帝。当时世界上很多有才能的人回到汉朝,仍然怀着支持汉朝,恢复天下统一,实现汉朝复兴的强烈野心和愿望。于是,他们来到曹操的帐下,目标是支持汉献帝,表面上是作为曹操的谋士,帮助他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实际上,他们是代表汉武帝与曹操合作的。最突出的代表是于迅。正是由于汉献帝的向心力,大量人才被吸引到许昌,为曹操集团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汉献帝离不开曹操,曹也离不开汉献帝。没有汉献帝,就不会有后来的曹操。

第五,汉献帝最终退位,不是因为被迫,而是为了顺应形势,保护李人民免受战争的屠杀而做出的选择。我们一直以为汉献帝没有实权,是个傀儡。曹操在世的时候没有换掉他,是因为他没有下定决心。他的儿子曹丕就有这个野心,所以曹操死后,曹丕就轻而易举地逼着汉献帝打坐。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汉献帝把皇位让给曹丕,不仅是在曹家最强大的时候,也是在形势对曹丕非常不利的时候。

曹操死后,原本依附于曹操的派系一时失去了主心骨,从团结走向分裂。弟弟曹彰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跑到洛阳夺取了魏王的位置。当时集结在洛阳附近的曹操最重要的嫡系青州兵也突然哗变,擅离岗位向东。面对这些情况,继承曹操位置的曹丕远没有足够的威望来威慑他。也就是说,北方的局势很可能再次分崩离析。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是政坛老将。如果他顺理成章的下结论,打击曹丕,肯定会被打倒。

然而汉献帝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把皇位让给了曹丕。为什么?其实此时的汉献帝很清楚,汉朝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天下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战争了。与其无谓的争斗,不如直接做个人感受,让世界快速走向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上真正的汉献帝,虽然不能说是一代英才,但也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掌权的一生中,他从未做出过错误的决定。如果说有什么不对,那就是他生在了这个动荡的时代。如果他能生在太平盛世,早就成了一个功勋卓著的好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