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为什么不重用董仲舒(为什么汉武帝会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3 13:52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西汉推行的一项思想政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儒术才真正成为影响汉民族两千多年的主要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来只有儒家脱颖而出,延续了几千年。不得不说,提出这一思想的董仲舒影响相当大。然而,汉武帝虽然接受了他的提议,却没

有重视董仲舒本人。为什么?

董仲舒,儒学大老板,在儒学发展中绝对是承上启下的。汉武帝正是从董仲舒的理论中认识到儒家思想更适合汉朝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的。

1.Be "霸凌"儒家学说

儒家只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在合并频繁的战国时代已经不合时宜,这也是孔孟这两位儒家巨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的原因。

秦国通过农业和战争迅速增强了国力,成为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客观地说,孔子的治国三条件"足够的食物,足够的士兵,还有人民的信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当这三个条件中有一两个必须去掉的时候,孔孟先去掉了"去当兵"、"去吃饭",只保留"人们相信它。。在他们看来,只要人民信任统治者,没有粮食和军备也能建国。这种观点是迂腐的,别说在兼并频繁的战国时期,就算在任何时期都是如此。

春秋时期不同于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兼并频繁,政治、外交、军事已经具备了后世百家争鸣的理论雏形,已经"在孔子的眼里;礼崩乐坏"况且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快速融合期。为了满足兼并或自保的需要,各国都把农业战争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对策。此时儒家反其道而行之,主张放弃农战,严重不符合现实需要。所以,直到秦朝和汉初,儒家思想并没有被发扬光大,反而被压制了。

2.儒家思想终于入了汉武帝的法眼。

汉朝建立后,刘邦推崇"黄老论"意在休养生息,恢复人民力量,以缓和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文景统治后,国家实力大大提高。所以汉朝的统治阶级和贵族都信奉"黄老论"把它作为治国的标准。

汉武帝登基后,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匈奴的不断侵略;二是汉朝各地的诸侯。如果不限制匈奴,将危及汉朝的存亡。如果诸侯不加以限制,汉朝的实力就会被夺走空,自己的皇位也很可能会丢掉。

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割据诸侯,整合兵力;其次,举全国之力与匈奴决战。此时,汉初黄老智推行的清静之道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策。所以要彻底解决匈奴和诸侯两个问题,首先要统一思想,制定新的国策。

董仲舒"天人三策"第一个巩固统治的政策和第二个治理国家的政策完全符合汉武帝的需要,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全面推行儒学后,"大一统"理论和"三纲五常"成为梁武帝降藩的理论基础,后与中行燕"仁慈骑士团"汉朝通过这种手段逐步恢复地方统治,整合全国的力量,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随着国力的上升和对外战争的胜利,汉朝不断扩张疆域,国威远播。东连朝鲜,南吞百越,西征服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朝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的盛世局面。

3.想"天人感应"说服汉武帝

然而,面对巨大的成功,汉武帝开始得意忘形,逐渐喜出望外,穷兵黩武,不仅消耗了文景统治时期积累的国力,也让百姓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命。特别是后期发动的很多针对西域的战争,都不是正义的。比如为了让李光礼有军事功德,夺取天马,不惜出兵西域,损失惨重。虽然这些战争本来是为了提高汉朝马匹的质量,但是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汉武帝的倒戈,渐渐引起了董仲舒的焦虑。如果不加以控制,汉朝创造的大好局面很可能会夭折。因此,董仲舒决定进谏。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谏,就让董仲舒为难了。汉武帝是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如果不能说服他的理论,单纯的说教根本无济于事。董仲舒想了想之后,决定用"天人感应"谈谈作为说服汉武帝的突破口。

其实这一套所谓的"天人感应"理论是"天人三策"恐怕连董仲舒自己也未必相信。董仲舒认为,只要做到了前两点,国家自然强大,君主就有可能走上好战旺盛的道路。这时,第三个政策"天人感应",可以起到制约君主的作用。但是这个理论的理论基础根本不是原始的儒家,儒家是反对"怪力混沌神",还有"天人感应"这是两套互不相容的理论。那么,董仲舒为什么会有这一套东西呢?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荆"但是,还有一套"纬",不为世人所知。纬书在秦汉时期被视为禁书,起源于殷商时期的文物,大多是关于天人关系和纬卜的。

董仲舒博览群书,融汇战国诸子思想,将卜筮之道融入儒学,继承发扬"天人感应"理论。他利用汉武帝6年(前135年)发生在皇家陵园长陵和辽东高庙的两次火灾来宣扬"天人感应"这两把火被描述为上帝对汉武帝不满的警告,惹得汉武帝被砍头,但因为怜悯他的才华而免于一死。

其实汉武帝从一开始就有选择地使用儒家思想,只要对他的统治有利,比如"三纲五常"、"大一统"以此类推,他会采纳;反之则弃之。董仲舒传道"天人感应"是汉武帝头上的婆婆,是对汉武帝统治和权威的挑战,这是汉武帝绝不会容忍的。所以汉武帝用董仲舒完成权力重组后,董仲舒靠边站,坐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