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忠心蜀汉为什么在后世还是很多人骂他?(蜀汉姜维厉害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3 13:00

虽然要根据历史事实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但其实很多时候人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比如对三国时期姜维的评价,如果说他是的忠臣,虽然原籍魏国,却还在为蜀国与魏国作战至死,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很正面?其实蒋薇的负面评论更多。为什么?

姜维本是西凉人,自古民风彪悍,却不曾想孕育出姜维这样文武双全的名将。姜维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十几岁的时候跟着母亲生活。他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理论。姜维的父亲姜炯曾经是天水郡的一名功曹。羌、戎造反时,姜炯挺身护都督,战死沙场。因此,姜维被授予上尉军衔,并在天水郡参军。

建兴六年(228),诸葛丞相出祁山。当时,蒋维和、徐良、尹尚、梁倩等。来自天水,参观了各个地方。马遵得知大军到来,各郡纷纷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不忠,于是丢下姜维等人,带着郭淮连夜逃往上官。姜维等人追不上他。回城时城门紧闭,便引兵至蓟县,蓟县不肯让姜维入城。姜维只好向诸葛亮投降。马谡大败街亭,诸葛亮将西郡千余家拉回蜀,导致姜维与母分离。

建兴七年(229),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髦,加冯异将军,任命当阳侯婷。诸葛亮上书蒋琬,说姜维是凉州的上士,有胆识,让姜维掌管五六千虎步。后来,姜维被提升为中国征西军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使姜维仅次于魏延。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督,傅汉将军,并密封侯祥的职位。

从上面的简历可以看出,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姜维是很受重视的。毕竟他得到了特别赏识他的总理的照顾。问题是诸葛亮死后,卧龙先生的弟子其实在蜀国并没有得到多少重用(这点和孔明是一样的"一人在万人以下"政治待遇,自然无与伦比)。原来,在此之前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已故统治者刘禅,利用孔明的倒台,加紧政治改革,废黜丞相,瓜分权力,以防止朝鲜"一次谈话"。姜伟原籍任伟。虽然得到了孔明的大力赞助,但仍需多次考察才能委以重任。所以,从那以后,姜维在朝鲜的政治排名一直落后于蒋琬和费祎。

连接胡强

颜夕元年(238),姜维与大将蒋琬驻守汉中。蒋琬以姜维为营司马,率领部分军队多次在羌作战。

颜夕六年(243),姜维调任镇西将军,任凉州刺史。

公元十年(247),姜将升为魏将军,与费祎同为会稽将军。同年,文山县平康县彝族起义,姜维领兵求和。很快,永州、凉州等地区的羌胡人把魏抬到了蜀中。姜维引兵出陇右迎敌,在桃溪与魏永州刺史郭淮、蜀守将夏侯霸交战。胡头领白、直五代引兵到蜀,姜维引兵到蜀。

颜夕十二年(249),蜀汉朝廷令姜维放假,姜维率军出西平,无力归还。姜维自以为熟悉西域风俗,想拉拢羌胡为所用,从而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养兵,都被费祎制裁,使他的军队不超过一万人。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姜维最失意的时期。蒋琬虽然死了,但还是受制于费祎。蒋琬和费义都是公务员。他们以前见过孔明六次去岐山的尴尬,但现在他们对战场上的事情不感兴趣。已故的统治者刘禅也是一个软弱的人。成都风和日丽,他在麻将桌"血战到底"如果不是一种乐趣,又何必动用一切刀枪棍棒收复中原呢?结果君臣一拍即合,魏蜀十几年鲜有争斗。然而,对于肩负孔明北伐遗志的姜维来说,这些和平的日子每天都如坐针毡。说得好听点,名字就是韬光养晦。如果长得丑,恐怕会消磨人的意志。

主持北伐战争

颜夕十六年(253)春,费祎遇刺身亡。(有人怀疑是姜维指使郭勋行刺他的。)夏,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魏永州刺史陈泰引一军前来救应,陈泰行军至洛门。然而,姜维早已因口粮耗尽而退伍。

颜夕十七年(254),蜀汉朝廷增设姜维,监管内外军务。姜维引军出陇西,狄自降简居。姜维进围攻吴象,打败魏将军徐治,斩了他。魏军撤退了。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下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郡民归蜀。

颜夕十八年(255),姜维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出滴道,在桃溪破魏国周勇刺史王靖。王京伤亡数万,投降了滴道城,姜维包围了滴道城进攻。魏派征西将军陈泰开道,姜维退兵驻守钟。

颜夕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提升为大将军。姜维重整兵马,与镇西将军胡姬一同出兵,约定在高珊会合,但胡姬没有来,导致姜维在端谷被魏国将军邓艾击败。姜维伤亡甚多,百姓怨姜维,陇西也不安分。姜维于是请求降级为后将军,做将军。

颜夕二十年(257),魏徵东将军诸葛诞起兵反叛司马氏家族,直捣淮南。姜维利用魏冠中空领兵出秦川,引万人出洛谷。魏国大将司马望驻守在邓艾的长城,姜维驻守在邙水,在山上扎营。姜维多次挑战,司马望和邓艾都坚持不住。

景尧元年(258),姜维听说诸葛诞兵败而亡,率军回成都,刘禅恢复了姜维的大将军地位。

景尧五年(262),姜维率军出汉、后河,被邓艾击败。姜维退到了栈中间。太监黄浩在搞政治的时候,想废掉姜维,培养右将军严羽。姜维要求将黄皓斩首,但刘禅拒绝了。姜维不敢回成都种麦。

景尧六年(263),姜维听说钟会统治关中,前往刘禅,派张仪和廖化分别到阳安关和尹平桥,防患于未然。然而,黄皓听鬼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了,蜀汉的官员不知道这件事。魏军兵分五路伐蜀,在钟会要去洛谷,邓艾要进垛中间的时候,派廖化支援垛中间,张仪、董爵支援阳安关。姜维被邓艾压住,退守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派大军攻关。蜀国与傅谦交战至死,而姜蜀在开城投降。钟议关已被攻陷,因此长驱直入,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与张仪和董珏会合,并投降剑阁。钟会上书劝姜维投降,姜维不回应,钟会久攻不下,于是商议准备撤回。

独揽军权的姜维每年都要举兵北上。如此高频率的战争,军需供应当然成了大问题。蜀汉国力已经很弱了。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前恢复保存的那点国力很快就被拿出来了空。况且姜维也没有孔明那么差,人格魅力自然差很多。成都人是和平的人,也乐于守护农村的一方。他们为什么要瞎喊着卖锅里的铁?从此,人们的怨气就不绝于耳。

就在蜀国外交陷入困境的时候,魏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经过一系列的暗流纷争,司马的政治地位逐渐巩固,终于找到了出招的机会,派钟会和邓艾西征。面对两支强大的侵略军,虚弱的蜀汉无力保护自己。没过几天,蜀主刘禅自缚,在开城投降。结果好战导致国破家亡,后世对姜维的恶评自然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