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提出的停战条件崇祯为何宁死也不答应?(李自成找崇祯和谈为啥崇祯拒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2 13:13

明朝末年,崇祯面临内忧外患。打仗对于这个时候的明朝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打不起仗,各种因素堆积在一起,导致崇祯无能为力。但面对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他向崇祯提出三个协议,崇祯坚决拒绝,宁愿最终自缢,明朝灭亡,也不愿答应他。条件是什么?

崇祯十七

年(1644年),李自成从Xi安一路进京,沿途两千多里几乎如入无人之境,除了在山西代州以西的宁武关,遇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

虽然经过一场血战,叛军终于消灭了守城的明军,但一辆小小的宁武关却拖住了叛军七天七夜。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更加坚定了崇祯不南移的决心。他相信在层层险阻的帮助下,可以抵挡住叛军的攻势,从容等待各路王者之师的到来。崇祯没想到的是"真理的关键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人心"其他军事城镇不战而降。

3月17日,李自成来到北京城下的西直门,用大炮轰击城墙。王朝初期,没有人敢说话,有的人只是站在那里默默流泪。崇祯皇帝似乎有点神经质。他不时在桌子上写几个字。写完后,他马上让太监王执信擦掉。

有一句话是崇祯反复写的"所有大臣都是亡国大臣","每个公务员都可以被杀"这一刻,他显然忘记了一个事实,这些臣子都是在他执政的十七年里,被培养训练成这个样子的。

此时,首都的防御已经失效。在朱迪时代,为了加强首都的防御,在首都设立了三个营:五个兵营、三千营和姬神营。然而,多年来,军营早已成为官僚们游手好闲的孩子们的庇护所。这个时候,硬朗的早就不见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打到张艺城下,派人喊进城。快投降,否则就攻城。杜荀是李自成派往北京谈判的人。杜荀曾经是朱由检宫的太监,掌权的奴隶往往比他们以前的主人更加傲慢。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力的人,不能指望面子。

杜荀带着几分得意,大摇大摆地转述了李自成的条件:

把西北割让给李自成,分了国做了王,还让朱由检出点血,给李自成一百万两银子。此外,君主李自成也不必去朱由检朝圣。

当然,如果朱由检同意李自成的请求,李自成也会得到一些回报,比如帮助朱由检除掉其他的起义军。如果朱由检需要的话,李自成可以出兵帮助政府军,打击东北的女真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自成的这个条件可以说是太优厚了。李自成确实是个农民,老实巴交。

崇祯也觉得这个条件可以商量,但是他觉得天帝接受一个农民这样的条件,他没有面子。他没脸见祖宗,也没脸见老百姓,不好意思说"Deal "。沉默片刻后,我把球踢给站在一旁的大学生魏早德,问他什么意思。

魏早德听了崇祯的问话,二话不说,立刻跪了下来。魏造德不是因为害怕才替崇祯背黑锅的,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此时此刻,他如果背上丧权辱国的黑锅,以后就再也无法翻身了。轻则失官,重则算账,斩首。

事实证明,人总有那么一点自私,无私,没有人性。朱由检只好派杜荀回去给李自成送个信。只有六个字:我有一个目标,我会制定另一个计划!

而李自成见到崇祯也不买账。他下令全力进攻内城,说这是进攻。其实只要摇旗就够了,因为守城门的太监已经开了内城门。

3月18日晚,连零星的炮弹声也停止了。残酷的事实告诉崇祯,内城抵抗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带着崩溃前的短暂平静,他匆匆赶往后宫,为家人安排了一条后路。

3月19日凌晨,崇祯皇帝朱由检多次试图逃离成卫,逃往南方,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他来到景山公园的寿皇阁,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随行的只有一个名叫王承恩的太监。

三天后,李自成的部队在万岁星上发现了崇祯的尸体。朱由检没有戴帽子,整个蒙住了脸,赤着一只脚,袖子里藏着一封信。

在信中,崇祯首先自我反省:我在朱由检没有德行,让上帝惩罚我,我有今天,都是因为大臣的错误。(原话:我淡然纡尊降贵的鞠躬,我把我的错误归罪于所有的大臣。)检讨结束后,朱由检惩罚自己:我为什么要面对祖宗和祖宗?现在我已经摘下帽子,用头发遮住了脸。至于身体,我会让李自成分享,只是要求不要伤害我的人。(原话:从皇冠,到用头发遮住脸。如果一个贼分裂了,没有人会受到伤害。

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从德胜门入京。建立276年的大明,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