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简介竺可桢资料(竺可桢个人资料)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2 00:00

说起竺可桢,边肖其实略有印象,但是让我说他是什么,我却一点都不记得了。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这个竺可桢是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让我们跟随边肖去看看这个竺可桢是谁。不要错过关于竺可桢的介绍和信息!

竺可桢简介

可桢(1890.3.7-1974.2.7),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中国现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学美国,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他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1934年,竺可桢、翁和共同创建了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地理学会主席。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征、分区和变化,以及地理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信息

年轻的天才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刻苦学习,养成爱国思想,仰慕宋代诗人陆游、明代学者王阳明的学识和思想。竺可桢年轻时聪明好学,2岁开始读书。

1905年,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那年秋天,他进了上海城中学校。他为人热情正直,学习成绩优秀,被同学们提拔为班长。

1908年春,学生们要求更换不称职的教师,并举行罢工。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暑假后转入复旦公学。

1908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中国赴美留学潮。此时,竺可桢正在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读书,他"最殷切的希望是出国去欧美"。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美国留学

1910年,竺可桢被录取为留美第二期公派学生。因为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他被选中到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我转入哈佛大学地理系,研究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

1914年,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的任鸿隽、杨全提议组织科学学会,创办杂志,向中国介绍科学知识和思想。不久,科学社及其出版物随其创始人转移到哈佛大学。1915年10月,科学社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了"中国科学社"第一批会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活动。他在《科学》第二卷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成为《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

1915年竺可桢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深造。竺可桢也是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留美学生创办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为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提供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最终促进了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中国的降雨和风暴理论》和《台风中心的一些新事实》等多篇论文,并于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获得Imasun奖学金。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然后带着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激情,在秋天回到祖国。

回国研究

回国后,竺可桢受聘在武昌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天文、气象。他自己做了讲义,内容新颖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理论。他还带领学生课后参观实践,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教学成绩和负责任的精神也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1920年秋,竺可桢转到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气象和地理。这年冬天,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创办东南大学。1921年,竺可桢被任命为地质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式、历史气候变化和科学地理学发展的专著,并当选为中国科学学会讲座委员会主任(1923年)、中国气象学会首任理事(1924年)和副会长(1925年)。后来由于东南大学的派系领导,1925年至1926年,竺可桢调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兼南开大学教授一年,1927年回到东南大学任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他被中国科学学会派往东京参加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大会。

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在南京北极阁成立气象研究所,辞去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职务,出任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国第一部现代气象学问世。从此至1936年4月,他全力创办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kloc-0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业务,推动国家气象站建设,培养气象人才,率先探索气象研究,8年间发表文章约50篇。1929年起,多次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3年,中国代表团作为首席代表参加了第五届泛太平洋科学大会。1934年,与翁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5年,它派人建立了拉萨天气观测站,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评审员。

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兼气象研究所所长)。

抗战爆发,敌焰逼近杭州,他率校西迁至江西太和。在西迁过程中,教育部接到电报,建议将浙江温岚馆四馆所藏的全部图书内迁。经批准,浙江大学将在贵阳协助运输和储存。

1938年,敌骑入赣,引校移至广西宜山,主张建立"求真"校训1939年冬,敌骑攻打广西,12月率校转战黔北。

1940年初定居遵义、湄潭,1946年夏复员后回到杭州。就在竺可桢第三次忙着勘察新址的时候,他的二儿子朱恒和妻子张夏·索尔相继去世。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竺可桢以极大的毅力,顺利完成了搬迁到学校的任务。六年来,竺可桢立志发展浙大,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扩建院系,设立分校,培养良好学风,使浙大的声誉大增。

1940年3月15日,竺可桢和陈济在重庆结婚。

1940年12月14日,陈济生生下一个女孩,小名毛毛,取名朱松。

1946年,浙江大学被组织迁回杭州,成立医学院。他本人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的气候学家,并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大会。

1947年,"余子三案"发生,并围绕所谓的"余子三自杀了"竺可桢和国民党当局几乎决裂。而且围绕于子三的安葬和纪念,竺可桢也配合"学生运动"摩擦,几乎由"格贝"。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4月下旬,他拒绝了教育部长杭的召唤,前往上海暂住。7月,应邀赴北平出席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和全国教育家代表大会筹备会议。8月,出席CPPCC预备会议和中国CPPCC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讨论和制定《共同纲领》的过程中,提出并采纳了利用专列发展自然科学的建议。10月1日,他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就职典礼。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自然科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根据国家关于科学研究的政策,竺可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调整和建立研究机构的原则,并组织实施;选拔和聘用研究人才,组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竺可桢一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并亲自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老年生活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宣告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竺可桢任副院长兼生物与地理学部主任,主要负责地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

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随后进行棉花和水稻的物候观测。

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兼任生物地质系主任。

1955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正式提出成立"全面调查工作委员会",负责综合调查工作,以适应全院日益繁重的综合调查任务。在竺可桢的推动下,1956年1月1日,"全面调查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

从1957年开始,作物物候观测推广到全国。

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主持下,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我国常见的物候观测类型。

1962年6月,72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3年,他加入了其他科学代表,并导致他呼吁人民代表大会保护自然。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中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非常高兴,并专门邀请竺可桢到中南海来谈话。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我们有农业八字体质,你的文章管天,弥补了八字体质的不足。"

文革期间,他是唯一不能参加中科院党组活动的党员、中科院副院长。由于周恩来的保护,他没有受到暴力的直接影响。整个"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他既没有受到正面的批评和斗争,也没有受到财产盗窃的困扰。

1972年左右,文革还没结束,中科院领导体制还不健全,有些领导不方便出国。竺可桢与吴副主席一起,为当时开展民间外交、沟通对外科技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