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顺序)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1 16:52

在中国清朝时期,它是非常讲究的"祖宗成法"是的,每当我们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时,我们都喜欢参考我们祖先的制度和做法。顺治作为清朝的第一个皇帝,作为祖辈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虽然康熙、雍正、乾隆是现代影视剧中的三个皇帝"曝光率"很高,但就影响力而

言,历史上的顺治皇帝不亚于他们三个。

但清史中有一件颇为有趣的事:顺治判多尔衮谋反,收回其所有封号,不准其为冤屈求情。随后的康熙和雍正这两个大权在握的君主,从来不敢质疑这个冤案,但甘龙鼓足勇气,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给"易皇帝"多尔衮被平反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历史。

多尔衮之死与定罪

努尔哈赤的后代中,第十四子多尔衮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早在天聪二年,多尔衮就被赐"因为努尔哈赤征服了多罗特岛。摩根戴青"的标题。

Morgen Daiqing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善于射击的智者。多尔衮精通骑射,足智多谋。他在跟随父亲和哥哥参战的过程中获得了经验,也取得了许多军事上的成就。后来成为明清之际的关键人物,亲自策划实施了清军入关的战略行动,为清朝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顺治六年期间,多尔衮遭受了比较惨痛的打击。这年12月,博尔济吉特公主的去世让多尔衮感到非常难过。直到第二年,多尔衮仍然没有走出妻子去世的阴影:

王勋哀悼公主的去世,生病了。韩喜和内政部长西纳布库等。,向王抱怨:"受这种担心很可惜,身体也不开心。虽然我是世界上的主人,但我也应该遵循家庭礼仪。一个是好运。"——《大清传·和硕睿太子多尔衮》

顺治七年七月,多尔衮因为过度回忆公主的重病,情绪非常低落。当时顺治并没有前来探望,这让多尔衮颇有怨言。他甚至在韩喜等人面前表达了他的不满。

几个月后,心怀不满的多尔衮带着一个人去长城外拍摄。结果,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多尔衮不幸受伤,从马上摔了下来,不久就死在卡拉赫屯,年仅39岁。得知多尔衮的死讯,顺治皇帝非常震惊:

上(顺治皇帝)丧时,头王、贝勒、大臣毛有样学样地在东直门外迎接饮酒,...对王太子的多尔博攻封,俸禄为王太子的三倍。——《清史传》

顺治对多尔衮的礼遇前所未有。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封信,尊多尔衮为"茂德的修养,广泛的事业,对人民的贡献,建立政府和尊重正义的皇帝"并设置庙号成为门派。就这样,多尔衮成了"易皇帝"而享殿号,其实和皇帝一样。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多尔衮旧部苏克萨哈和战岱在顺治八年二月突然报告了多尔衮的叛逆行为:

二月,苏克萨哈、战岱初报王(多尔衮)时,其侍女吾尔库尼殉道,召侍奉罗施、伯夷、苏白、木吉伦,告诉王增他做了八件黄袍,让他和大东诸朱超、貂卦藏于棺中;此外,大王想在永平圈住房子,举两旗感动官兵,与杜通、罗惠作反谋,因狩猎较晚,未去。——《清史传》

根据苏克萨哈等人的报告,有一个名叫乌尔库尼的侍女,在为瑞亲王下葬之前,告诉近侍罗什,多尔衮制作了八件黄袍和其他侵夺物,并命令他偷偷放在棺材里。此外,苏克萨哈等人还说,多尔衮计划在永平圈地建房,并把他指挥下的两旗官兵迁到这里,与都统、罗惠商定叛变。结果因为打猎耽误了,没有实施。

苏克萨哈等人出面举报后,很多人都出面批评多尔衮。最后顺治态度突然转变,多尔衮被判谋反:

圣旨下诏削秩,退出殿中享用,然后谥号,孝武猛皇后,上殿,失宗室,以家产入官,多尔博归祖。十二年,吏部副主任彭长庚、一等精锐徐二安,各褒扬王公,并请赐封号,王提议长庚与二安坐下来谈死,并发函至宝塔。——《清史稿》

多尔衮生前死后的荣耀全部收回,大清的功臣一下子变成了不能容忍刑罚的叛逆者。顺治惩治多尔衮的态度非常明确。比如彭长庚等人上书要求恢复多尔衮的骑士身份,却遭到了监禁和惩罚。虽然他们没有被处决,但他们最终悲惨地被流放到了宁古塔。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策划与实施

鉴于顺治皇帝对多尔衮案的坚决态度,康、雍两位皇帝都不敢关注此案。然而,一百多年后,甘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多尔衮平反。

但是,如前所述,清朝是一个特别注重祖法的朝代。即使此时的乾隆皇位稳固,有着盛世繁华君主的光环,也不敢轻易越线。于是,在多尔衮正式定罪之前,他在乾隆三十八年试探性地颁布了一道敕令:

睿亲王多尔衮在世祖张皇帝掌练时摄政王几年,卫府自修,不能履行公务。死后因其个人控告,被大臣定罪解封,案件成了。在王朝初期,瑞亲王实际上是统一了所有的人入关,灭都,定中原,前期工作层出不穷。今其嗣已废,居东直门外者,长盛而悲;我派工作人员到内务部检查修复情况,但我仍然种植松树,并允许他们及时支持王子和其他官员献祭。与赵我笃于。——《清史传》

乾隆诏书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多尔衮不能全部抹杀。这份遗嘱发布后,王公大臣们普遍理解了这份神圣的遗嘱,乾隆也没有否定顺治皇帝的结论,所以事情进展顺利。按照乾隆的想法,可以在不触及张世祖皇帝权威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多尔衮的清白和正义。

乾隆四十三年,恰逢国史馆修史。此时,甘龙正试图总结一些历史问题,包括如何定位一些被定罪的王室。经过深思熟虑,我下定决心为多尔衮平反。一切准备就绪后,乾隆下旨为多尔衮平反。后半段圣旨,乾隆再次为多尔衮下了定论,彻底为他平反:

王(多尔衮)行事用心,但对他忠心耿耿,大感恩情,深明君臣之大义。这是一个轻微的犯罪,这构成了不公正的监狱。怎么才能摆脱不掉呢?恢复瑞亲王爵位,追求忠义,享受宗庙,再合适不过了。按睡太子园制度,春秋修墓,祭太常庙。他的贵族身份是世袭的。——《清代高宗皇帝实录》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甘龙认为多尔衮那些深明君臣之义的忠臣,只是因为奸臣的批判而构成冤狱,必须平反昭雪。所以乾隆恢复了瑞亲王的爵位,追谥号为"忠诚度",享宗庙,并按太子规格修墓,太常庙主持春秋祭祀。于是,这起持续了100多年的冤案终于尘埃落定。

浅析甘龙敢于为多尔衮平反的原因

多尔衮案实际上是一个冤案。既然乾隆能窥见一斑,康雍自然不会不知。只是,让多尔衮去,势必会触动顺治皇帝的权威,这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风险。但是,为什么乾隆敢做康熙雍正不敢做的事?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首先,多尔衮案是冤假错案,而瑞亲王是清朝的功臣,忠心显而易见。

多尔衮不仅善骑善射,骁勇善战,而且有很大的政治谋略。李自成进京后,正是多尔衮抓住了机会,拉拢吴三桂,果断决定出兵入关。值得注意的是,入关之初,多尔衮还特别立下誓言,表现出相当出众的政治智慧:

"此行是除暴救民,除贼安天下。不要滥杀无辜,掠夺财物,焚烧房屋。与其罪,不如约。"——《清史传》

当时清军以报复明朝为由入关。另外,清军入关的地方,多尔衮对军队有严格的约束,所以没有遇到太激烈的抵抗,保证了清军的顺利入关。多尔衮作为清军入关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可以说是清朝丁丁京的第一功臣。

在乾隆看来,多尔衮不仅功勋卓著,更是一位清朝的忠臣。这是乾隆圣旨中明确规定的:

如果傅锐王子有不同的野心,那么军事力量在手。为什么不呢?而吴三桂之迎,旧臣之役之胜,才知有摄政王之耳,其势更难呼求...当时不方便,直到后面,不合理的利用明黄龙,指的是梦寐以求的牌。!——《清代高宗皇帝实录》

按照乾隆的说法,如果多尔衮要造反,他生前就可以实施了。清军入关前,多尔衮已经大权在握,完全可以把年轻的顺治放在一边,自己登上皇位。而且吴三桂率领清军入关时,汉人只知道多尔衮的名气。甘龙甚至断言,多尔衮在拥有一切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谋求权力和篡位。他为什么要留下擅闯的把柄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在乾隆看来,所谓谋反的证据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其次,乾隆处处模仿康熙,却自以为更胜一筹,为多尔衮平反。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自夸。

众所周知,乾隆登基以来,处处以康熙为榜样,甚至许下了在位时间永远不超过圣人的大愿。历史上的乾隆到处模仿康熙,似乎以康熙为典范。然而,甘龙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在他心里,他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面对康熙、雍正不敢碰的多尔衮案,甘龙敢于为其报仇雪恨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平反多尔衮,这只是一个开始。由于清初尖锐的政治斗争,一些曾经立功的皇子被定罪,甚至没有得到好下场。

乾隆后期有意对建国以来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全面总结,所以国史馆在修史时才为多尔衮等人平反。当然,就算乾隆把多尔衮案定为"错案",但顺治皇帝并没有否认英明的神武,正如他在圣旨中提到的,构成这桩冤案的,主要是"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