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国力是如何发展强盛的?三点原因让魏国越来越强(魏国的实力有多强)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1 16:00

晋三分后,魏国一度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也常年被他镇压。那么魏是如何发展繁荣起来的呢?其实这也与魏积极推行变法有关。但是魏国的巅峰来的快去的也快,只维持了70年左右,最后被秦国灭了。这一次,我将告诉你魏强大的原因和他走向衰落的原因。

这个魏跟也有很大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氛围活跃的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完全纳入东周。

可以说,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几个强国相继称霸,许多小国不断灭亡。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还屹立不倒的诸侯国,已经不再只是追求霸权了。他们一路走过春秋战乱,眼光变得更加长远。在他们心目中,统一天下才是最终目标。

为此,他们以小博大,以强凌弱,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战国初期,秦国经过变法,国力越来越强。以其险要的地势和凶狠的民风,要拿下中原是隐隐的。在惊叹秦国壮大的同时,其他国家也日益提高了警惕。其实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不是秦国,而是占据中原的魏国。

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就一直在和秦国打仗。正如魏军士兵所指出的,秦军无一例外地逃跑了。魏军的追击不仅占领了秦国以西的大片地区,还把秦国逼退至洛水。魏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攻占了整个河西高原和秦川东部,把秦国缩小到只剩下关中中西部和甘肃西部。从此,魏迅速成为最强大的新兴势力,对天下诸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魏国在击破秦国的首级后,于公元前404年派大将攻打齐国。齐国虽奋力抵抗,仍未能守住长城。在诸侯国中,秦、齐一直以强硬著称,但都被魏打败。令其他诸侯国惊讶的是,他们在与魏的外交中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经过仔细分析,研究者认为魏在战国初期成名有几个原因:

一、地理位置优越:中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魏地处中原,只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才能与其他国家抗衡。

二、利器:战国时期,军队作战时逐渐开始使用铁器。当时,世界冶金中心在汉魏地区。魏以高超的冶金水平,率先用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据史书记载,魏军作战时,许多士兵身穿重甲,手持锋利的铁剑,手持巨大的铁弓。他们的弓箭能拉伸到十二担,装备了五十支利箭。

其他国家很难给士兵配备如此精良的武器。这样一来,魏军战前增加了不少战斗力。

三、果断变法:很多人都知道变法后秦国富强了,但其实战国第一诸侯国确实是魏国。当时的魏国君主魏文侯果断采纳了李傕和西门豹的主张,推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农业,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变法之后,魏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

有了这三大优势,魏的国力越来越强,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老牌强国。然而,为什么魏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却没有统一全国呢?

其实,魏的衰落也是有道理的。

第一,魏心胸狭窄,不能留住人才。继魏文侯和魏武侯之后,魏国的君主每况愈下。吴起和寿是天下少有的名将,为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魏国的君主却无缘无故地怀疑他们,并强迫他们去楚国和秦国。他被推荐为才华横溢的商鞅,却置若罔闻,完全不考虑商鞅的想法。仁人志士见魏国君主如此行事,纷纷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第二,魏虽然在强大的时候是连胜,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战国初魏侵天下,令诸侯国胆战心惊,但一会打南一会打北,没有明确的进攻策略。这期间虽然攻占了很多城市,但只是盲目扩张,没有组织。魏胜利时的疆域就像一根杆子,两头大中间小,东西只能靠狭窄崎岖的上党地区连接。

魏粮草皆在东梁,若西有警,必取党径。这条路又窄又难走,很难救急。自秦国强大后,就盯上了魏国以西的土地,一直出兵进攻。魏军从东方派出数千里来帮助,但秦军越来越早,魏军几乎无法利用这一点。后来,魏惠王把河西六百里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不是因为魏国弱小,而是因为它的疆域有限。

在魏国的鼎盛时期,其他诸侯国还在发展。打败秦国后,如果魏国能审时度势,继续西进,一举灭秦也不是不可能。就算灭不了秦国,也一定会削弱秦国。不过,魏在太有利的时候停了下来,给了喘息的机会。

第三,树敌太多:战国初期,魏攻赵,征服朝鲜,逼秦入齐。虽然他名声大振,但也树敌太多。虽然魏很强,但他周围没有危险。此后齐秦和中国相继崛起,从左到右攻击魏。魏疲惫不堪,顾此失彼。他怎么可能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