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石狮发展简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1 09:13

狮子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雕塑。现代仍有许多建筑,如寺庙、桥梁和花园。一对石狮子将被放置在大门的左右两侧。说到狮子,我想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狮子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据说狮子最初是从西域引进的。当时月氏王国把狮子献给了汉朝皇帝。后

来,狮子被赋予了许多其他的含义,成为一种神话动物。石狮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在古代还有辟邪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石狮的历史。

1.狮子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当你行走在神州大地,游览名胜古迹时,你会发现一对对表情各异的石狮子或站或蹲,或站在门口,或守着要害,姿态雄伟,气势磅礴。

这座石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凝聚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不愧为古代艺术的瑰宝。

中国不是狮子的故乡,中国也没有野生狮子。那么,这只狮子是什么时候被引入中国并引起人们的喜爱的呢?

据说,狮子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域,让这种奇怪的野兽进入了中华民族的视线。

东汉时,西域的疏勒王曾派使臣到洛阳朝贡。在送给东汉政府的礼物中,狮子逐渐为人所知。

狮子是百兽之王。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动物相当神秘。当它被介绍到中国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也向狮子进贡,这让第一代男首领李世民很高兴,任命于世南为秘书监,撰写《狮子赋》。当时,著名画家颜也创作了狮子画。

狮子从汉代就开始传入中国,但是数量相对有限,几乎都是养在皇宫里,民众看不到它们的本来面目,这让他们对狮子更加感兴趣,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感觉,以为狮子可以"吃老虎和豹子""异常异物"因此,民间艺人开始创作"狮子"创造出来的狮子形象和真正的狮子肯定有很多不同。

艺术家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沈瑞华传统的装饰手法,将狮子威武、强壮、凶猛的形象表现出来,并在狮子的肩膀上加了一对飞翔的翅膀。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狮子的头上添加了单角或双角,并用云钩或火焰图案进行装饰,以显示其强大的一面。

由于给了狮子太多的想象和夸张,它变得更加神奇和怪异,它的名字也各种各样。有的叫林林,有的叫辟邪,有的叫猛兽,有的叫天禄,赋予它神奇的色彩,演绎出世间不存在的东西"瑞寿"。

二、唐朝的狮子

关于唐朝,随着唐朝的繁荣和对外开放,揭开了狮子的神秘面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狮子(石狮)。

追溯到东汉时期,石狮就很流行。山东省嘉祥县乌石墓碑庙前的石狮是东汉遗迹。

据说,1973年在陕西咸阳沈家村附近出土的一对石狮子被专家认为是东汉时期的遗物,现藏于xi安博物馆。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历代帝王和达官贵人的墓前都流行雕石兽之风,所以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石狮。

梁南康王墓前的石狮,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精品石雕狮。它雕刻精美。石狮高三米,张着嘴,吐着舌头,肩上雕着翅膀,四条腿粗壮有力。它有一副威猛的样子,趾高气扬,俯视一切,彰显了狮子强大而傲慢的风范。

到了唐代,除了继承和保留了东汉石狮的行走形式外,还出现了大量蹲式石狮,更接近写实。肩膀上的翅膀,头上的装饰角,身上的花纹都被去掉了。

表现形式一般是前肢翘起,挺胸,狮头高昂,双目圆睁,威严。

位于陕西省赣县梁山的甘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墓地。墓前陈列着一对巨大的石狮。狮子高约三米,整体呈金字塔形,前脚外伸,身体后蹲。它是唐代石狮的杰作。

武则天当了皇后,修复了母亲杨的墓地,四门都刻了石狮。

南门的一对石狮,高约2.5米,由一整块青石雕成(与底座融为一体)。雕刻的惟妙惟肖,狮子似乎听到了什么,停下来昂首挺胸,神情自然。

西门石像据说是历代最杰出的雕塑手法,在夸张中带有灵性。最接近人们视线的前肢和前爪,雕琢得又粗又细,肉质突出,结实健壮,满嘴都是舌头,仿佛闻到了咆哮声。

唐代遗留下来的石狮,造型古朴雄健丰富,肉质结实紧实,有呼吸山川的威严,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他们还洞察到盛唐崇尚肥胖的特点,充满了健康和美丽。

第三,越来越温顺的石狮子

唐代石狮的造型是后人传下来的。宋代石狮继承了唐代的特点,也分为走(立)狮和坐(蹲)狮两类。磅礴气势逐渐减弱,可能与宋朝崇武抑武政策有关。行走的狮子胸部收缩,头部凹陷;坐在狮子身上僵硬平和,四肢合拢,缺少那种傲气和豪迈的气魄。

但河南开封龙廷堂五毛门前有两只石狮子,是北宋时期的皇宫大门。它们精神非凡,形状独特:这些狮子有一尺高,成年人可以在它们下面弓着背。

石狮颈上有丝带,金铃,红缨,气势磅礴。东方的狮子卷毛,威严,英气,满眼,满身绣球,悠闲自在,无人围观;西部的母狮,一头油油的毛,神态优雅,双眼微闭,怀中抱着幼狮,看起来善良温柔。更耐人寻味的是,狮子的胸前刻着"沉睡的狮子醒来了"四种苍劲有力的楷书。

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晋人进开封,看到这只石狮,伤了它的腿(腿上至今还有伤痕)。当时有个爱国者晚上偷偷修复了受伤的腿,刻了"在石狮上。沉睡的狮子醒来了"四个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转眼间,到了明清时期,石狮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看不到威严的气势和神态,越来越温驯。坐狮成了主角,几乎所有的宫殿、寺庙、衙门大门都雕有一对坐狮,成为一种潮流。

原因也是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是权力的象征,大户人家门口雕刻一对狮子很流行。

清代的石狮大多一扫狮子的雄风,成为门楼的装饰,变得温顺。

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前的青铜镀金狮子,头上卷发,胸前挂铃铛,脚上挂绣球,看起来像一只温柔轻佻的巴哈狗,又增添了几分可爱。

从石狮的演变中,也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气息。

如今,中华国狮崛起,傲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