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为何成功的是快被饿死的朱元璋?(元朝灭亡原因朱元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01 03:39

元朝末年也是乱世。农民阶级不满元朝统治,苛捐杂税,蒙古贵族强占土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自然会被迫造反,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起义军很多,比朱元璋更厉害的肯定有几个。为什么当时快饿死的朱元璋最后能得天下?

在中国历

史上,一个一无所有,父母双亡的年轻人,要经历,要经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最终缔造一个帝国,让世界和平。几千年来只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就是朱元璋,明太祖。

朱元璋,即明太祖(1368年至1398年在位),名郭蕊,原名崇巴,后号兴宗,濠州中坜(今安徽凤阳)人,政治家、军事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历元年),排行家族第四,家族第八,故称朱崇巴,后改称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濠州中里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字朱,母亲陈。

元末,天下大乱,人民贫困,爆发了红领巾起义。1343年,濠州大旱,次年春天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家里没钱买棺材,连一块安葬亲人的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墓地。两兄弟找了些破布把尸体包起来,把父母葬在了刘家的土地上。为了生存,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嫂子、侄子被迫分家逃亡。

无奈之下,朱元璋去了黄觉寺的和尚高斌那里,给和尚当了一个童子。他每天在庙里扫地烧香敲钟打鼓做饭洗衣服,还被老和尚训斥。很快,当地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方丈只好派僧人四处奔波化缘。就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庙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央求。他从濠州南下,到合淝,然后向西进入河南,到达固始和信阳,向北到汝州和周琛,向东到陆毅和亳州。1348年,他回到黄觉神庙。在流浪的三年时间里,他走遍了淮西各大名城,接触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见识了世界,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造就了朱元璋刚毅勇敢的性格,但也造就了他的残忍多疑。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国三年,也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明王一出,众生皆生"据说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的时候也接触过这样的宣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贫困的农民别无选择,只能铤而走险。

郑铮十一年(1351年)五月,汉和在颍州起义,将士都戴着红领巾,所谓"红领巾军"又推韩为明王。然后,徐寿辉从出发,李二、、赵都从徐州出发。几个月之内,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亚等人,数万人揭竿而起,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领袖。2月27日,起义军攻占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坚持要据濠州,并明确表示。朱元璋收到了儿时伙伴唐河的来信,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于是朱元璋去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从军后,因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精通笔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警察,任命他为秦冰的九大队长。朱元璋聪明能干,在战争中一马当先。他得到的所有战利品都交给了郭子兴元帅,他得到了奖赏。他说功劳属于每个人,所以他把奖励给了每个人。很快,朱元璋的好名声在军中传开了。郭子兴也视他为知己,经常和朱元璋讨论重要的事情。当时,郭子兴有一个养女,名叫马秀英(后来的马皇后大脚),是她的密友马工的女儿。马工死后,他最小的女儿被郭子兴收养。

鉴于朱元璋是个人才,郭子兴对他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他把养女马史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在军中改名为朱公子。有了身份,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绰号来强调八了,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正式的名字,张远,带了(朱,for "朱"元指大元,张,一件锋利的玉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受了郭子兴的"家庭"他善待谋士,笼络将领,赢得民心。

世界越来越近:陈友谅在西,张士诚在东,王小明在北与元军作战。朱元璋随后挺进江南,逐渐拥有江淮、湖广、闽浙等大片土地,他开始广招贤士,谋大业。此时,各路义军风起云涌,纷纷称王称霸,朱元璋攻其不备,面无表情,虚心接受学士朱升"筑墙高,积粮广,慢慢为王"建议向王小明北部低头,集中精力扩大地盘和队伍,韬光养晦,绝不霸道。最后在谋士刘伯温的计谋下,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军队。

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驱逐路虎,恢复中国"为了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还收复了失守四百年的十六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年号大明洪武。然后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后统一中国。

元末天下大乱,英雄辈出。但是,这其中,为什么饿死的朱元璋会出家?

朱元璋帝国工业的成功之一就是赢得了国家的权利。民国学者曾说,三代之后,国家最正直的人是汉明。普通人无意篡位,只是顺应天下大势而已。朱元璋升到最底层,最后完全恢复中国,而且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由南向北逐步统一,可见其艰难。

第二,可以谋全局。古今农民领袖,从田埂杀起,夺得一两座城池,立即称之为南方孤儿福子孙。但朱元璋不仅是白手起家,而且拉起来的兵还能跟他在一起,可见朱元璋的驾驭能力和笼络人心的能力。这种精神,的确只有汉高祖刘邦才能与之相比。

第三,战略独立。朱元璋从一群英雄起家,夹在张士诚和陈友谅之间,异常艰难。其聚集在根据地(后改为应天,即今天的南京)并不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以关中、冀州为雄厚资本,争夺天下,进退自如。在两线作战的困难局面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终收复中国,可以说得益于其战略运用的成功。

第四,获得大量人才。朱元璋事件后,有李善长、唐河、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淮上人,刘基、宋濂等谋士以其名辅佐。他们能够内养亲人,外养仇人,选贤任能,因材用才,最后以一郡之才平定九州,这是很大的功绩。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就像一个有着强大血性和勇气的年轻人。它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在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无畏的精神把中华民族从元末的暴虐统治中解救出来,进而恢复了汉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统治地位。

在朱元璋和朱迪的领导下,明朝的疆域覆盖了汉朝,东北达到日本海和兴安岭,北达戈壁滩,西北至新疆哈密,西南至孟加拉湾。在鼎盛时期,它的领土大约有1000万平方公里。后人评论说,明末没有汉朝的外戚,没有唐朝的藩镇,没有宋朝的旧币。天子护国,君亡。沿袭明朝的清朝也客观评价明朝"治理唐宋"、"元麦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