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晚年是如何寻求自保的?(杜月笙晚年落败的真实原因)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30 22:13

1949年4月,一度在上海叱咤风云的杜走到了穷途末路。当时蒋介石在撤退时多次召见他,希望杜跟随他逃往台湾省,而不是留在即将解放的上海。杜的心里也很清楚,名义上的盛情邀请,实际上并不放心。但是如果你违抗老蒋,按照老蒋的性格,被杀死也不是不可能

的。所以,杜想到了一个折中的主意。他以哮喘病复发为由,无法适应岛上湿热的气候,要求先赴港治疗,康复后再跟随老蒋。

事实上,这是杜的缓兵之计。谁赢谁输他也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双方都不想得罪。老蒋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只是叹了口气,说道"我不希望杜先生成为共军刀下之鬼,也不希望杜先生晚年投敌,末世不保!"藏在棉花里的这两个人的对话,暗示着谋杀。

不久后,杜和租了一艘荷兰船,带着孩子来到夹在两岸之间的香港结婚。他的门生为他租了一套三居室,远不如上海的杜公馆富丽堂皇。此外,由于杜离开得匆忙,上海还有许多业务没有整理出来。例如,他仍然是中国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张公权、宋、李明、等人与他平等持股。

1950年左右,解放后,中国银行改组,需要召开股东大会。为了争取杜这一特殊的有影响的人物,北京秘密派出专员邀请他们来北京参加改组会议,其用意不言而喻。然而,对于这个消息,所有的人都拿不定主意。有些人想被邀请,有些人担心被秋后算账,所以他们犹豫不决,于是他们请去请杜做决定。

得知这个消息后,杜并没有马上出出主意,而是让把全香港的人都请来,在青山宾馆聚一聚,商量一下。当天晚上,三巡酒后寒暄,大家开始进入正题,还在为去不去北京而僵持不下,争吵不休。杜静静地听着,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他缓缓站起来,说了大概三个字——

第一,我们都是同路的老朋友。我们去不去,都要站在同一边,不能自相残杀,让外人看笑话。这句话很好听,也印证了大家的脉搏。要不是立场相同,他们也不会坐在一起说话,而杜指出了说话的底线,却让大家都吃了定心丸。

第二,香港弹丸之地,绝非长久之计。很难说是去北京还是跟随老蒋。我们不能两边都有人。但北京既然给了面子,热情邀请,我们也应该回礼,迁就他们。这句话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我颇为怀疑地问道"杜先生打算回北京吗?"另一方面,杜环顾四周,充满自信地说道"不要!不,我们自己去!如何看待写委托书,派代表来北京开会?"

在人们眼里,杜的谋略确实超群,有进有退,两边都不进攻,相当顺利。不过,这也隐藏着杜的良苦用心。他想拉大家一起签名,一起进退。这无疑是在绑架大家。所以,当另一个没有参与讨论的旁观者钱鑫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本来是想参与这件事情的,但是当他得知要共同委托的时候,才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犹豫了一下,他终于拒绝签字,说"这个字一签,我这辈子就只能种花和杜老师聊天了!"别人得知后,自然恍然大悟,都开始支支吾吾,不肯签字。

没有大家的联署,杜不敢一个人北上,只好走了。不过,杜的战术之精明实在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