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是如何丧失对各诸侯的控制权的?浅谈分封制的弊端(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的坏处是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30 17:52

周朝虽然存在了800年,但从西周末年开始,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楚王熊通敢于自立为王,周氏的权威才正式宣告消失。此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早已成为其他诸侯国的天下。其实这也是分封制的弊端之一。随着时间的积累,终有一天会无力控制周

那些逐渐强盛的诸侯国。那为什么周武王还实行分封制呢?

事实上,周朝的分封制在后期或多或少被美化了,尤其是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所美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相互竞争,无止境地攫取土地,导致人性贪婪,道德沦丧,社会失序。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儒家知识分子,对西周初年的社会图景进行了想象和解读。在这种想象和解读中,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场面是温柔的,有序的,有耐心的。

比如孟子曾经说过:"天子之制,地在千里之外,诸侯王皆封百里,仆在七十里之外,子孙五十里之外。"那么,真实情况也是如此有序吗?先说两个例子,你可能就明白了。

我们知道,被分封的土地是齐国。姜太公在西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当周文王和他的儿子失明时,周文王多次被商纣王拘留和镇压。但是在他们找到姜太公之后,姜太公为他们规划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奋斗理由,那就是"纣王失去了他的美德""世界上应该有一个善良的人"。因此,周文王和他的儿子与当地的统治者联手,他们都成功地度过了商朝。

姜子牙对周文王父子的策略非常恰当。很快,四面八方的诸侯都支持周,打败了,赢得了天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姜子牙在周武王得天下的过程中贡献最大。原则上,他应该得到最大的一包。然而事实上,姜太公被封印在同一个地方。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齐国是个好地方,尤其盛产盐和铁。齐国也靠盐铁发家,成为东方强国,一度称雄诸侯。然而,当时的齐国还只是一片未开化的不毛之地,与刚刚被打败的东夷部落为邻,心中充满了仇恨。换句话说,其实齐国是一个既不富饶也不危险的地方。

既然姜子牙的贡献最大,周怎么会把他包在这种地方呢?

显然,周最初的分封制并不那么公平公正,它是光明正大的。他对姜太公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他对姜太公的怀疑和警惕,害怕姜太公及其后代变得更大,从而给予他蓄意的打击。

再说说楚。楚成为周朝分封后最不稳定的因素。几乎在周朝分封之初,楚国和周天子就将其消耗殆尽。楚国完全不接受周天子的调遣,该进贡的不进贡,该听宣的不听宣。周对的行为非常不满。周昭王曾经率军讨伐楚国,可惜最后全军覆没于汉水。后来,楚王甚至自称"王"。

为什么楚一直与周摩擦?根本原因是周分封楚国使楚国不满。当时,周只分封楚王为"子爵"这是一个很小的标题。当然,如果楚王只做了这么大的贡献,给他一个"子爵",估计他不会有多大意见。但问题是他一定有更大的贡献,这也是他不满周分封的原因。

既然楚王有更大的贡献,为什么周没有给他更大的一包呢?根本原因是当时楚国是蛮荒之地,楚人性格坚韧,容易惹事。如果周天子授予楚国更大的爵位,那么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大。一旦变大,对中央可能是很大的威胁。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周分封时,肯定不是那么公平合理,是根据功劳的大小来划定的,而是一种斗争和妥协的结果。

这句话怎么理解?

因为在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并没有自己出手,而是借助了周围部落的力量。为了赢得周围部落的支持,除了宣称自己属于"有德行的人生活在其中"在外面,我肯定对诸侯们许下了各种各样的承诺,说要分封天下,而不是像商纣王一样把东夷这样的周边部落打下来作为自己的地盘。正是因为这个分封,诸侯部落才支持周天下,帮助他最终赢得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实际上是不愿意分封的,他当然希望像那样得到全部土地。只是形势逼着我们分封。

不过,在分封制的时候,也耍了一个花招。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稳固周朝的统治,他封了很多诸侯国。这样,没有一个诸侯国有足够的力量与周天子抗衡。这有点像汉武帝的政令,目的是防止诸侯变大。王子们后来之所以越做越大,是因为他们彼此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