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姜维与邓艾谁更厉害?(后三国时代钟会姜维邓艾)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30 10:52

三国时期,姜维邓艾分别是蜀汉和曹魏的战将。姜维虽然原籍魏国,被诸葛亮逼降蜀国,但收他为徒,被认为是让姜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邓艾,他的导师是诸葛亮的死敌司马懿,姜维和邓艾的战斗也像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战斗。诸葛亮最终没能和司马懿抗衡,那么姜维和

邓艾谁更胜一筹呢?

姜维和邓艾是三国时的死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个人物。正史上,姜维和邓艾也有过几次交手,都有赢有输。

说到姜维,就不得不说他的伯乐,那就是诸葛亮。偏偏邓艾的伯乐是司马懿。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世时恰好是棋逢对手。后来,姜维和邓艾在战场上似乎注定了胜负。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治国能力。首先,我们来看姜维。姜维投降诸葛亮后,一直在蜀汉手下当武将。蒋琬、费祎死后,姜维没有接掌大权。蜀汉朝廷增加姜维监督内外军务,这意味着他把军权交给了姜维。

我们再来看看邓艾。起初,邓艾在魏国担任标准的农科(从事农业),魏国准备在东南开荒,储存对抗吴国的口粮,于是派邓艾去考察。邓艾提出了两个重要建议:一是挖渠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疏通水运;第二,在淮北、淮南实施大规模的军营建设。司马懿看后非常满意,采纳并实施。正始二年(241),魏在两淮开河,大规模开垦田地。北方以淮水为界。从中坜南到横石西,在沁水源头之间四百多里的土地上,有一座五里军营。每个营60人,一边耕田,一边守卫。

同时,淮阳和白螭两条运河也被拓宽了。从黄河引水到淮水和水影,在颍南和颍北修建了许多农田。淮河流域开凿了300多英里长的运河,灌溉了2万公顷的农田,从而把淮南和淮北连为一体。几年后,从京都到寿春,一路上,兵戎相见,鸡犬之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富强的景象。此后,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营建设迅速发展,魏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

邓艾一共和姜维交手四次。

第一次,256年春,姜维被提升为将军。姜维重整兵马,与镇西将军胡姬一同出兵,约定在高珊会合,但胡姬没有来,导致姜维在端谷被魏国将军邓艾击败。姜维伤亡甚多,百姓怨姜维,陇西也不安分。

第二次是257年5月,魏联合诸葛诞、东吴在淮南与作战。司马昭调兵东进讨伐诸葛诞。蜀将姜维乘机攻魏秦川(渭水谷)。十二月,姜维率领数万将士出洛古(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凌(今陕西周至南)。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囤积了大量军粮,防守薄弱。邓艾(当时的安西将军)和司马望、郑将军,害怕姜维进攻夺取长城,立刻联合起来避难。姜入邙水,依山为营。邓艾和司马望领兵在水边建寨。蜀军多次挑战,邓艾和司马望都坚持不下来,两军对峙了很久。

第三次,262年,姜维率军出汉、后河,被邓艾击败。姜维退到了栈中间。太监黄浩在搞政治的时候,想废掉姜维,培养右将军严羽。姜维要求将黄皓斩首,但刘禅拒绝了。姜维不敢回成都种麦。

第四次,263年,魏军分三路攻打蜀国:大将邓艾率领三万余人由滴道(今甘肃临洮)行军,牵制蜀国大将姜维的主力;邓艾命天水太守王琦直攻姜维大营,命陇西太守洪倩等人邀姜维诱敌,命金城太守杨信直攻甘松。姜维闻钟会等部已入汉中,知汉中难守,遂除邓艾,退守尹平。杨信等人追击至江川口,双方交战,姜维撤退,被先取桥头堡(阴平东南)的诸葛绪挡住。

姜维佯作从函谷关北上,佯作要出兵攻诸葛绪的后方。在诱导诸葛绪离桥三十里以阻北攻时,姜维趁机迅速过桥,与廖化、张仪联手,设立剑阁。这场战斗没有大的胜败。之后邓艾派骑兵从阴平攻成都,很快蜀国就被灭了。

历史上,在两人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邓艾几乎没有被姜维打败过,姜维的战术和战法也多次被邓艾破解,除了最后投降。姜维最后假投降除掉了邓艾,只能证明钟会有野心,邓艾没有心计和明察秋毫的智慧。邓艾被杀是因为他没有看透钟会的野心、司马昭的算计和高超的政治头脑。

但在治国和军事能力上,邓艾的综合能力高于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