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宝忠于元朝。朱元璋为什么对他评价很高?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9 12:13

如果一个王朝即将崩溃,那么下一个将要建立的王朝,或者已经被取代的王朝,必然会抹黑上一个王朝的一些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清朝抹黑明朝,汉朝抹黑秦朝一样。然而,当明朝取代元朝时,朱元璋称赞元朝的王宝宝。王宝宝是元朝著名的将军,他对元朝非常忠

诚。朱元璋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1.元末明初,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已经失去了祖上的勇气。王宝宝是唯一能对抗命运的人。连朱元璋都很器重这个忠臣。那么王宝宝到底有什么才能让朱元璋如此器重他呢?

王宝宝,原名阔阔吐木尔,是元末少有的蒙古族勇士,在蒙古阵营中脱颖而出。而且凭借着不输给任何一个明朝将领的实力,连朱元璋都后悔自己不能拥有这样的人才。然而,王宝宝的成功恰恰反映了蒙古军事实力的衰落。他在很多方面都不是真正的蒙古人。只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它成了蒙古军队重返草原前的回光返照。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王宝宝时代的蒙古宫廷已经基本失去了封建时代的蒙古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力量和勇气。他们经常陷入中央集权帝国的内乱和混战,完全无视京吉之外的局势如何发展。

这也是农民起义军迅速壮大,长期难以扑灭的重要原因。蒙元混合制使各地封建领主和军队缺乏实力。以多数派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忙于内讧。至于基层处理实事的官员,大部分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虽然王宝宝擅长战斗,但他也是一个代表人物。

所以,王宝宝所代表的并不完全是梦苑的核心。他的成长更多的体现了当时北汉地主集团的利益。

2.这些人很多都是自蒙古军队进入中原以来与帝国并肩作战的汉军后裔。虽然屡遭政权更迭打压,但在地方上仍保留着自己的小财权和军事权。他也是不同规模的各个地区的领导者。其余的人虽然没有这样的地位和权利,但也分享了蒙古元相对宽松的制度带来的红利。

这让他们更倾向于继续支持日益汉化的蒙古皇帝,而不是把宝押在煽动乌合之众揭竿而起的红巾军身上。第一波红巾军平息后,更不可能支持朱元璋集团,开始有了淮西地方主义的特点。相比之下,他们可能对张士诚、方国珍、陈有鼎更了解、更有好感。

作为朝廷和地主集团两股势力的核心,王宝宝在元朝大厦即将倒塌的时候挺身而出,大显身手。他主要利用中国蒙古人提供的武装力量和广大的北方地主集团作为自己的军事和政治资本。虽然被封为河南王等高级荣誉,但他实际上是以山西、河北、河南为根据地的大军阀。不仅南方众多农民军势力与他对抗,北方草原等蒙元领地也对他有所提防。

此外,王宝宝本身并没有特别强大的本土基础。他的大多数追随者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才认可他的。王宝宝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使其辽阔的领土均匀化。因为那意味着他必须组建空整个蒙古朝廷,走曹操式的权臣之路。同时,这种权力结构也迫使他采取强硬姿态应对朱元璋的北扩。否则他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当朱元璋打败同样在南方有很大实力的陈友谅集团时,肯定会与之发生激烈冲突。这两组在这方面完全一样。张士诚、方国珍、陈有鼎这些纯粹的地方派系,是不可能幻想做一个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的土豪的。

3.然而,与朱元璋建立的明政权相比,王宝宝的利益联盟在许多方面仍有天然的劣势。

首先,就可利用资源而言,北方省份已经不是江淮流域的对手。尤其是朱元璋吞并淮南和整个江南的时候,更是捏了支撑北朝的粮税大头。虽然还有陈友定不断的为大部分人海运粮食,但能继续为单于消耗的粮食,除去沿途的损耗,就是杯水车薪了。

经过元末的动乱、黑死病和红巾军的浩劫,王宝宝能够控制的地区陷入了萧条。但是,局势的发展并不能给这些地区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能够凑齐抵抗朱元璋北伐的钱粮,自然不足以应付。

其次,朱元璋集团在南方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较为集权的结构。这更有利于明朝在南方的势力吸收战争所需的一切资源。在元朝统治下被养肥的地主和商人,没有他们的财产是无法支持朱元璋的军事行动的。被俘的地方封建武装、蒙古和色目人工匠也被组织起来为明军贡献兵力和武器。

相比之下,王宝宝还没有确立其教条主义的核心地位。尽管有蒙古朝廷的任命,他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封建盟友。在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较为宽松的制度难以对抗资源丰富的集权对手。王宝宝没有军事才能,不可能用他的幕府来对抗朱元璋的帝国。这迫使他不得不彻底放弃河南和山东,甚至对大部分地区的防守都没有信心。只能重点以山西为根据地,以蒙古高原为后方,一个接一个地抵抗。

结果这个战略选择给凯旋的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虽然朱元璋的部队有绝对的资源优势,但是补给线的延长会抵消这种优势。王宝宝可以利用山西的地形优势,进行局部作战。如果不是蒙元长期有意识地削弱草原腹地的实力,王宝宝在陕西的抵抗时间可能会更长。

4.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王宝宝回到了草原,继续辅佐北元皇帝,继续抵抗明朝的进攻。他最引人注目的一战就发生在这个阶段。面对骁勇善战的徐达,王宝宝采取了典型的草原式战争策略,重创了这支明军。这次漠北之战也是明初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溃败。以至于历史学家不敢对这个过程做详细的记录。如果考虑到王宝宝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指挥汉族地主武装,那么他晚年的这种转变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王宝宝在理论上满足了被新朝批判的所有条件,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相对中肯的评价。这完全取决于朱元璋对自己能力的欣赏。明朝长期注重吸收有能力的蒙古人,这一传统始于朱元璋时代。关于王宝宝的可观结论不仅有助于招募更多的蒙古士兵归降,也反映了朱元璋认为其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于蒙古的态度。

当然,王宝宝没有坚持多久。他的死也基本预示着北原至少失去了招架之力。明军在修建土木堡之前,大部分时间会保持压制蒙古南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