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皇帝成长计划康熙擒鳌拜哪一年)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9 09:39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康熙智胜鳌拜的故事。康熙继位时年仅8岁,鳌拜是四大托孤大臣之一。一度朝野大权在握,甚至建立了空皇权。为了夺回权利,康熙只能和大臣商量如何逮捕鳌拜。后来,康熙以智取胜,成功地赢得了鳌拜,并宣布鳌拜已被解职,并以30项罪名入狱。

其实对康熙来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尽快杀了鳌拜,但是康熙在鳌拜立下战功,决定对他宽大处理,以避免死刑,但是他的同案犯却没有这么好的下场。

一个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名义上执掌朝政的康熙帝决定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师,并特别命令其亲信掌握京师的核心区域和驻军权力。清稿& middot圣父传:"五月初二,黄基为吏部尚书,郝维讷为吏部尚书,宫鼎子为吏部尚书,王洪卓为兵部尚书。"这都是帝国的。同时,皇帝安排兵部左侍郎黄希有管理兵部事务,并加以协调。

一场抓捕鳌拜的政治战争正式开始了& mdash& mdash

擒贼先擒王。

康熙派了一个信得过的太监来叫鳌拜入宫。当然,康熙会告诉宦官如何恐惧,以及如何回答鳌拜对皇帝目前状况的询问。皇帝爱上了摔跤,看中了一个新鲜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这是关键的前戏。

鳌拜靠自己"满语第一巴图鲁"照常进宫,看看小皇帝给他什么好处。康熙六年七月,杀了四辅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皇帝很识趣,特意给了他和他的战友一等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

康熙召集身边年轻的侍卫练习储布,说:"你们都是我的好伙伴。你害怕我还是鳌拜?"

大家磕头高呼:"我害怕皇帝!宣誓效忠皇帝!誓死保卫皇帝!"

康熙于是答应如何筹集,同时安排逮捕鳌拜。

狭路相逢勇者胜!

鳌拜一踏进寺庙的大门,康熙下令,少年们就蜂拥而至。康熙在一旁看着戏,他吓坏了。毕竟,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 middot勇敢的冒险。

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虽然有过斗争,可能会有战斗,但敌人还是很难打,很容易就屈服了。

清稿& middot《圣人传》记载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康熙八年五月"吴申下诏,逮捕侍郎鳌拜,并交朝廷任命。很长一段时间,我了解到鳌拜是武断而混乱的,尤其是考虑到很难控制他的力量。他选了禁卫军,把唐阿年轻力壮的人当耳旁风一样崇拜。那天,鳌拜走进会场,连警卫和其他人都惊呆了。所以有一个好的管理的体系,由关系密切的官员来领导"。

抓捕成功!

2

年轻的康熙反应迅速,清洗了与鳌拜有密切联系的官员。对于追随鳌拜的这些人来说,这是因为鳌拜擅长政治。只有一网打尽,才能稳定朝鲜。

清稿& middot圣父传:"、王提议将下狱,并将陈的大罪列为三十条,并要求进行宗族惩罚。赵越:& lsquo鳌拜对彝族无知而真诚。他长期服役,立过战功,借过死,没有被拘留。& rsquo他的弟弟穆里玛和塞本德对尼摩言听计从,他的党内大学士班布尔也不错,他的大臣阿夏、加楚哈和吉士,侍郎泰必图和学士乌格赛都被杀了。我坐在这里。其弟巴哈苏维纯,诚望卓布泰有军功,不容坐。此后,我要向兰布王子致敬。你一定是个很棒的老师,一流的大众。"

这段话传达了五个重要的信息。

首先,从抓获鳌拜到审判鳌拜只用了12天。

第二,按照法律,鳌拜应该被九族灭族,但只杀了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清史稿》记载了三个侄子:塞本特、尼摩和马赛)。对他来说,是战功救了他一命。

三、重点打击鳌拜一方的核心成员。注意了!康熙年间,代替魏为年幼的康熙作主人的姬石,被历史斩首。清史传& middot在整理《鳌拜传》中对鳌拜的指控时,有一条是关于拯救世界的:"以前的工业部缺少部长,而鳌拜用我不知道的东西帮助了世界。他假装能弥补,就成了小团体欺负我。"

第四,呼应鳌拜的隐忍,他被剥夺了官职和一等功。

第五,大学生班布尔太棒了。论关系,班布尔山是康熙的姑父,顺治的堂弟。

为什么首犯鳌拜免于死刑,而共犯班布尔却被斩首?

康亲王奉命整理夺权、欺行霸市的所有罪状,上报康熙,要求免职、斩首、取消资格。鳌拜和他的儿子南福都将被处死。

但在康熙第一次批评鳌拜任人唯亲、乱朝政、负皇恩、欺君之后,话锋一转:"然而,我不忍心惩罚鳌拜在疲惫的王朝中的漫长岁月,他曾经依靠科举考试。我姑姑被宽大处理撤职,还因为没有国籍被拘留。然后莫佛免于一死,被撤职拘留。"(《大清传& middot鳌拜传)

鳌拜罪该万死,但康熙为他赎罪了。

康熙赦免了鳌拜的死刑监禁,反复强调自己是三朝元老,屡立战功,搬出了前朝皇帝认为鳌拜不该死的观点。事实上,鳌拜虽然专事乱杀人,但主要针对多尔衮所属的正白旗官员,镇压两黄旗,史书也没有记载他篡位。至于后来的各种影视剧,比如《康熙王朝》鹿山公爵在康熙之夜炒作敖府,查出鳌拜穿着黄袍要篡位,都是空穴来风的虚构。

如果鳌拜真的有篡位的行为,哪怕是捕风捉影,也必然会成为他证据中最大的亮点。史料中记载的鳌拜的罪行不可避免地被康熙淹没,但康熙绝对不会疏忽篡权犯罪,让鳌拜案成为铁案!

正是由于鳌拜案中主要执政权之争,康熙想真正领导政府,而鳌拜不愿意回到政府。所以,事情发生后,康熙鳌拜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老死,让南摩佛回家等死。四十四年过去了,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特意立鳌拜为一等功臣,和他的侄孙、亲孙一起对他进行了攻击。

康熙之所以要为鳌拜平反,翻自己的帝国铁案,是因为鳌拜只有"单独处理政治"意图是继续控制辅政的绝对权力,但不存在获取皇权、篡位或废帝的行为。

然而,有一个鳌拜的臣下大臣对王位有着非分之想。

因此,康熙给了巴姆布尔山这个奉承鳌拜的叔叔最后一击。

《清史稿》对班布山的生平做了简单的介绍:"班布尔是好的,所有的祖父,孙郭芙,在塔里崇拜儿子。当初被封为国三等将,逐渐辅佐护国公。康熙六年,他带领侍卫内大臣拜刺史大学士,奉承鳌拜。而事败,王违奏班布尔《二十一大罪》,而坐搁浅。"

班布尔山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塔拜的儿子。崇德四年,塔拜卒,班布尔善攻全国三等将。皇太极对六阿哥父子也很吝啬,只给了他一个小爵位,属于清朝宗室十一品四品。

顺治摄政王多尔衮对侄子班布尔有点优待。先是晋升为国家二级上将,后又晋升为国家一级上将、镇三级上将。

直到顺治皇帝上台,才慷慨地给了这个堂弟一个封臣,他干脆为已经去世多年的伯塔白皇帝追封了封臣的头衔。

班布尔当了十几年的好助理护国公,只是在康熙五年因玩忽职守被封爵。至于哪个侍郎抓了辫子,史料上没有记载。

康熙对唐波·班布尔更加慷慨。康熙六年侍郎索尼去世后,让他和侍卫内大臣一起拜刺史大学士。都是核心岗位,两职一肩,权力不亚于辅政大臣。

掌管侍卫的大臣是皇帝贴身侍卫的总指挥和调度。据《清史稿》记载,皇帝的侍卫署三旗共收大臣六人,黄旗二人,黄旗二人,白旗二人。正一品。

刺史院作为清初三大内廷之一,负责与外国的书信往来,提取各衙门的信息,传播皇帝的命令,起草祭祀仪式。秘书处有两个大学生,也是正产物。清朝没有宰相,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士,直接参与国家军政大计的协商,掌握国家机密。

然而,拥有两种机密权力的班布尔·山与鳌拜订立了一个协议,记录并私下决定了一切,然后实施了它。

班布尔的善良确实雄心勃勃。他是皇族,是开国皇帝的嫡孙。他与鳌拜关系密切,他还利用鳌拜作为先行者,想办法篡夺王位并杀死国王。《康熙王朝》给了他这样的权欲。在鳌拜被俘后,他直接跳到前台,带领他的部队攻击康熙皇城。结果,他在紫禁城被吴六一率领的步兵杀死了。

其结果可想而知,班布尔被王非法发挥后被处以绞刑,其后代全部被废黜为宗室。

如果没有证据,皇帝再有生杀大权,也不可能如此严厉地惩罚皇亲国戚。只有血腥的叛乱,与皇帝有许多血缘关系的皇族分支,才会被永远驱逐出宗室。康熙和后世的国王再也没有把它带回宗室。

鳌拜有罪,但康熙没有杀他,甚至没有追捕他。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罪恶。

班布尔善恶极了,康熙把他杀得很彻底。这就是大义灭亲。

本文选自《阐述康熙:六十年朝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