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死后他的家人的结局是怎么样的?(李鸿章最惨的后代)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9 06:26

说起李鸿章,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真的很厉害。他不仅勇猛,而且很爱国,所以在清朝的时候真的很受爱戴,但是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李鸿章死后,清朝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呢?如何处理李鸿章的葬礼?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实在受不了这种窝囊,签订条约后,回到家中,李鸿章大口大口地流血。

慈禧太后听说李鸿章病了,马上派御医给李鸿章治病。

由于病情严重,年事已高,李鸿章于1901年11月7日逝世,享年78岁。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五千两银子用于哀悼,十个祠堂被牺牲。

李鸿章的去世,让慈禧太后仿佛失去了灵魂。

慈禧太后不停叹息:李鸿章,李鸿章!整体情况不确定。有什么事,没人分担。

慈禧太后连连称赞:李鸿章真是"再造黄之人。"

再怎么夸,人死了也得埋。

慈禧太后下诏,追授李鸿章为太傅,为一等侯爵,谥号文忠。

除了虚名,慈禧太后还给李鸿章家族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慈禧太后特地赐5000两银子给李鸿章家,作为安葬李鸿章之用。

清政府允许李鸿章享有特殊的"荣誉"在李鸿章原籍和李鸿章建功立业的省份共建立了10座祠堂,以表彰李鸿章对清朝的贡献。

最神奇的是,李鸿章享有一项特殊的荣誉,这是清朝从1644年到1901年统治中国的257年间,一个汉族官员所享有的唯一荣誉,即"史静坦普尔"。清政府还规定,地方官员每年必须定期去李鸿章的史静庙祭祀。

5000两银子是真货,李鸿章一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给李鸿章封号、谥号,为李鸿章建10座祠堂,似乎是一个虚名,或者说是一种形式。其实只要清朝还存在,这些都是李鸿章家族的福气。

即使在清朝灭亡后,清政府给予李鸿章的这些赏赐,有时或明或暗地或多或少地让后人受益。

清政府具体是如何安排李鸿章一家的?

清政府对李鸿章直系七人做了安排,安排如下:

1、两位女士,享受薪水,安度晚年。

李鸿章一生娶了四个老婆。

一八六一年,原配妻子周去世。

第二任妻子赵小莲给李鸿章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景书;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了一个女儿。她叫李晶莹,小字是菊藕。大多数人都叫她李菊藕。

1892年,赵小莲去世。

因此,周夫人和李鸿章的第二任妻子赵小莲先于李鸿章去世。

李鸿章死后,他的侍从室,墨氏和他的妃子董梅,都享受着御妻的俸禄,吃喝无忧,过着富足的生活。

景迈,侧室莫氏之子。

李鸿章死后,莫与儿子李景迈相依为命。

李鸿章一生有三子二女。他们的名字是李、、李景迈、李、李菊。

2.长子李,清朝重用,辛亥革职。

从李鸿章去世到清朝灭亡的11年间,李的地位变化频繁,所以这部分文字看起来很琐碎。请耐心看完。

李方静是李鸿章从其六弟李昭庆处收养的。

1901年,清政府命令李鸿章尽快赶赴北京,与十一国公使谈判。

长子李一直跟随父亲李鸿章,照顾父亲,帮助媾和。

李鸿章在京辞世后,李护送其父灵柩返回家乡合肥。

1902年4月,清政府任命李为四品京堂候补,命其与英国人马凯、盛宣怀在上海共同谈判通商条约。

与马凯签订通商条约后,清政府命令李参与筹建皖赣铁路和沪宁铁路。

1903年2月,李、李景迈等人聚集在合肥大兴夏小营,将李鸿章安葬在墓中。

其父李鸿章下葬后,李赶赴北京,上书清政府,要求交出位于北京崇文门本部胡同的一处房屋,为北京首都李鸿章修建专门的神社。

在料理完父亲李鸿章的相关事宜后,李方静留在家中与四品敬堂待命。

1907年3月,清政府任命李为驻英大使。

李继续展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1911年12月,清政府将李调回中国,任邮政部左侍郎。

当时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也开始发展现代通信。

由于清政府被西方国家奴役,中国的邮电部门被英国人控制。

根据在英国工作时对英国人的了解,李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经过几轮谈判,终于把邮政业务从税务部门转回了邮电部。当时中国的税务部门是由英国人控制的。

清政府任命李为中国邮政总局第一任局长。

在李的领导下,邮政事业,尤其是电报事业,在清政府软弱无能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1912年,清帝退位后,李被解除一切职务,不再担任任何官职。

李现居上海,为宗社堂建言献策。

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皇室的顽固派组成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和革命政府,企图恢复清朝的统治。宗社党的总部叫宗社厅。

1917年,复辟,李和李景迈吹捧张勋,希望清朝东山再起。

复辟失败后,李和隐居在大连的一个平民城市。他隐居了许多年。

李鸿章家族在安徽合肥、六安、霍山、寿县等地拥有大量土地和房屋。李鸿章死后,李继承了的大量财产。

清朝复辟无望,他老了。1933年,李写了一份遗嘱,明确地把他的遗产分配给他的子子孙孙。

1934年9月28日,李在大连逝世,享年80岁。

3.次子李景书,孝顺忠义,继承爵位。

1901年秋,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的谈判非常艰难。李鸿章崩溃,住在贤良寺,吐血。

李景书很快带着他的长子李国杰去拜访李鸿章。

在李鸿章的床前,李景书每天不思饮食,晚上不思睡眠。他从未离开超过50天。

李鸿章死后,李景书痛苦万分,不断自责自己的无能。

李景书实际上计划自杀。他的家人跪在他身边,让他不要冲动。李景书没有自杀。

由于过度悲痛,李景书的身体完全垮了。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要求李景书继承其父李鸿章的一等侯爵,并以四等京堂作为后备。

每当我想起我的父亲,李景书总是哭;每次他哭,李景书呼吸和出汗。

李景书觉得他的生命不长了。

1902年2月11日,李景书写了一封遗书。一周后,李景书跟随父亲去了西方天堂。

李景书今年38岁。

李景书在他父亲李鸿章死后仅100天就去世了。

直隶总督周浩和按察使杨世英联名上书,请求袁世凯褒扬李景书。此时,袁世凯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

袁世凯在清廷上奏,慈禧太后专门写信表扬李景书,让李景书列入国史孝友传。

李景书去世后,他的长子李国杰继承了一级侯爵。

4.三儿子李景迈,头衔多,善于理财。

李鸿章去世那年,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景迈25岁。

清政府特批李景迈;

特别奖励外交部长李景迈走在工业部水务司;

给李景迈一根花羽毛换四五品京唐;

慈禧太后特意挑选了三四件产品作为敬堂备用。

1905年,清政府任命李靖为奥地利公使。李景迈是当时清廷最年轻的外交官。

第二年,李景迈被授予光禄寺秘书。

1907年9月,因母亲患病,李景迈回国,先后在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任按察使。慈禧太后特别下令将李景迈登记为副都。

1910年,清政府安排李景迈为首席大臣,跟随贝勒载涛出访西方国家。他们先去了日本,然后去了欧洲,最后去了美国。这次主要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现代军事。

出访西方国家回国后,清政府给了李景迈二等双龙宝兴,暂代蒙古副都统,挂红旗。

次年,李景迈被任命为清政府民政部右侍郎。

不久,邮政部代理副部长。

清政府发布圣旨,授予李景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称号。

清朝被推翻后,李景迈到上海生活,秘密联络宗社党员,试图恢复满清统治。

1917年,李景迈积极参加张勋光复活动,任外务部左侍郎。

相反,张勋恢复只是回来了。仅仅过了12天,跳梁小丑张勋就被打回原形,复辟彻底失败。

李景迈再次回到上海,精心管理他的数千套公寓,收取租金,很快积累了巨额财富。

李景迈的英语水平极高,具备担任驻外大使的资格。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向英国借钱时,李景迈每次都参与其中,从中斡旋。

李景迈通过参与向英国的借贷活动,获得了无数的真金白银。每一次斡旋成功,李景迈收取不少于200万两白银的中介费。

收了房租和稿酬,李景迈的财产超过1.2亿银。

20世纪20年代,李景迈拥有6辆汽车,还有专门观光的船只和摩托艇。

在上海生活时,李景迈住在大厦中路的六楼和七楼(复式)。

李景迈的家居陈设中西合璧,在宽敞的豪宅里布置了大量的皇家礼品、祖先画像和西方油画。

李景迈用一张巨大的、完整的白虎皮做成地毯,铺在大门口。

李景迈用了9个大房间来收藏各种古董。

李景迈的奢华生活堪比清朝皇帝。

1938年,李景迈在上海病逝,享年62岁。

5、长女李菊藕,补家张甲,严格育儿。

李菊藕,原名李晶莹,小字菊藕,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

1888年,李举22岁。

父亲李鸿章爱才心切,欣赏张培伦的才华。他把女儿李菊嫁给了左副都张培伦。

李菊莲成了张培伦的第三任妻子。

李菊莲与张培伦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

1901年,李举的父亲李鸿章病逝;一年多一点后,李菊的藕丈夫张佩伦在南京去世。

张培伦是清代国子监的助理讲师。张培伦死后,李菊莲接受了朝廷俸禄。

丈夫去世后,李菊回到天津立夫。

李菊致力于教育他的儿子张志毅,也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丧偶的李菊藕染上肺结核,去上海治疗。

1912年,李傕藕死于上海,享年46岁。

6.二女儿李·,命运多舛,婚姻平淡。

李鸿章的小女儿李嫁给了任德和。

任德和比李小6岁,父亲是直隶总督任道荣。

李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满意,因为她比她的男朋友年龄大,而且年龄相差很大。

但是,在物质生活上,李很富有。

李和任德和原住苏州;1946年,他搬到了上海。

李鸿章一生致力于清朝,尤其是慈禧太后。

李鸿章死后,慈禧太后对待李鸿章的子女,能用的重用,不能用的奖励,让他们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

李鸿章的儿子们也想尽办法恢复清朝的统治。

心的恢复是无力的!李鸿章的儿子们只能承受滚滚历史潮流的洗礼,尽管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