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不篡位称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8 14:26

清朝初期,除了开国和继承清朝皇帝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很有名,就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多尔衮当时执政。如果他有主意,王位将完全属于他。但是,多尔衮自始至终都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多尔衮真的对皇位没有兴趣吗?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篡位自己当皇帝?

多尔

衮是清代一位家喻户晓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后第三代清政府的核心人物。16岁统一军队,征蒙古,攻朝鲜,得大明。他战无不胜,不可战胜。33岁入关,所向披靡,实现了大清的统一。

余生一直处于皇权中心,也是离清朝皇位最近的人。他要想夺取皇位,那是小菜一碟,那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呢?

1.地位略低,错失良机。

多尔衮的母亲获得了努尔哈赤的宠爱,但遗憾的是,年幼的多尔衮并没有得到父亲可汗的特别宠爱,至少不如哥哥阿齐格和哥哥多多。1620年,努尔哈赤“立阿敏塔吉、孟古尔塔吉、皇太极、德格、岳托、吉拉尔朗、阿济格阿戈、朵朵多尔衮巴别为和硕真”。

细心的人看看。这不是九个人吗?怎么能叫“八贝勒”呢?翻看《旧满洲档案》原文,发现多多和多尔衮之间并没有分离点。原来努尔哈赤把多多和多尔衮算成一个人,弟弟多多排在哥哥多尔衮前面。当时多尔衮8岁,多多才6岁。可见多多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是高于多尔衮的。

1624年正月初一的庆典仪式,也显示了多尔衮与其弟阿齐格、弟多多身份地位的差异。

“御八角庙出来,大贝勒先磕头,接着是以恩格尔额为首的蒙古贝勒磕头,第三个阿敏贝勒,第四个芒古台贝勒,五四贝勒,第六个阿奇格哥,第七个哆哆哥,第八个阿巴泰哥,嘟嘟哥,第九个岳托哥,硕托哥...,第十一伍纳格贝克领导第八。」

多尔衮不仅不能像阿齐格和多多那样单独敲他的恭喜,就连他弟弟之后,也没有资格并排磕头。

在这份名单中,也可以发现只有身为旗主的贝勒能独自敲开祝贺的大门。而不是旗主只拥有几项战绩的“统治贝勒”,而是排在旗主贝勒之后,并排跪拜。阿齐格,多多,多尔衮,努尔哈赤都在两黄旗。阿齐格已经是旗主贝勒了。多多虽然才9岁多,但也是旗主贝勒,多尔衮连“执政贝勒”都算不上。

在鲁牛(满清产军结合的社会组织,每鲁牛300人)的分配中,两黄旗有60个鲁牛,阿孜格、多尔衮、朵朵有15个鲁牛,努尔哈赤自己管辖的有15个鲁牛,在他死后会分给朵朵。所以多尔衮的政治地位低于他的哥哥阿齐格和弟弟多多。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十五战绩的“闲贝勒”。

这种待遇,让多尔衮从小就缺少了“独当一面”的自信,少了几分傲气。至于为什么不受宠爱,只有努尔哈赤自己知道。

2.礼仪反对,双方争论。

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后宫突然驾崩,没有留下子嗣。当时真正有实力参与皇位争夺战的是瑞太子多尔衮和苏太子郝,双方你争我夺,委决不离。

对皇子苏豪格来说,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时年35岁。他年届古稀,战功卓著,得到皇太极迎面黄旗、镶黄旗的支持。而皇太极生前一直试图集权,使得豪格以极大的优势参与竞争。

然而多尔衮的实力却不在豪格之下。他第一次远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战功卓著,被皇太极封为“莫尔根代卿”。在随后的征伐朝鲜、攻明战争中屡立战功。

皇太极生前一直由多尔衮掌管六部电影,参与朝政。而且有白旗白旗忠于自己,又有哥哥阿齐格和哥哥多多的支持,多尔衮更是如虎添翼。

多尔衮的反抗主要来自于前朝皇太极的亲信。黄旗卫队的指挥官鳌拜全副武装。他和其他两黄旗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将齐聚豪格府,“誓死同生”,密谋拥立苏豪格为帝,以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局势既糟糕又紧张。

3.情况复杂,以免出现动荡。

皇太极死后第五天,王在崇政殿讨论王位继承问题。两黄旗代表索尼首先提出:“天皇长子虎口(指豪格)应占统一之利”,豪格以“不配受小德之福”为由拒绝了。

多尔衮由此声明:“虎口王既然放弃了,就没有继续统一的意思。”。豪格本打算以退为进,但多尔衮以此为借口取消了继承资格。之后,多多提议建立戴山,戴山在两个红旗中资历最长,实力最强。但戴珊无意竞争职位,年纪大了,身体弱了,不好拒绝。

无争时,两黄旗将军拔剑上前,以示对皇帝的忠诚,不立皇帝之子,宁死不屈。戴珊见情况不对,退出了会议。多尔衮很快提出了让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做皇帝的想法,他帮助自己对付了吉拉尔朗。

吉拉尔朗的蓝旗是八旗的中间力量。他是皇太极和他最信任的堂兄提拔的,但他不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所以在血缘上没有资格。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同意。

福临为太子,两黄旗、蓝旗大臣无话可说;豪格虽然不开心,但也只能有苦说不出;吉尔哈朗没想到自己能当上辅政大臣,自然不会反对;戴珊无意争位,只求大局稳定,没有异议。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处理了皇位之争的棘手问题,避免了动乱,基本实现了皇位的和平过渡。入关初期,满清的团结是清兵在与农民军的几次较量中取胜的关键。

4.停下来等待,然后意外死去

顺治继位后,多尔衮带兵南下,扩张清朝版图。

经过几年的艰苦战斗,他打败了庄王李自成,迁居北京。此时多尔衮当政,满清的文武百官唯他是从。他外出打猎或带兵打仗,王公贵族都要下跪送行。多尔衮在礼仪和排场上都像个皇帝。"使用礼仪、音乐和服从的人害怕模仿至尊."但是他为什么不自称皇帝呢?

多尔衮带着小皇帝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了紫禁城。他需要顺治定都北京等一系列政治操作来确定清朝是明朝的事实。这不仅是对汉人的正式宣告,也坚定了满人进军中原的信心。如果他在北京称帝,满清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整个满清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此外,多尔衮无子,只有一个养子,多尔博。他无意将王位传给养子。

从种种迹象来看,多尔衮是野心勃勃要称帝的。他不称帝的原因是时机不成熟,所以对皇位持观望态度。同时,他还不到四十岁,以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有等到那一天。

1651年,多尔衮在古北口外打猎时,从马上摔下受伤,治疗无效。12月初九死于卡拉城,人生定格在39岁。

纵观多尔衮一生,他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没有绝对的把握和机会。除了命运,似乎没有更合适的理由来解释他为什么没有篡位当皇帝。